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27篇
  269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为了定量计算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和西葫芦产量的影响,根据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点和西葫芦生长试验,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和水盐生产函数,并将二者联立,建立了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对产量影响的预测模型。利用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水盐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与实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模型计算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9 cm~3/cm~3、0.065 g/kg和3.83 t/hm~2,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17%、7.42%和5.84%,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和西葫芦产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7 cm~3/cm~3、0.062 g/kg和3.95 t/hm~2。所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用于模拟西葫芦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动态和西葫芦产量。  相似文献   
882.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83.
为评估AquaCrop模型在黑龙港流域模拟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与作物产量的适用性,根据田间试验数据和FAO提供的参数值,对AquaCrop模型进行模型非保守性参数的本地化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AquaCrop模拟冬小麦冠层覆盖值和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5.90%,模拟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NRMSE为4.23%;模拟夏玉米冠层覆盖值和产量值与相应实测值之间的NRMSE分别为11.59%和11.69%。本研究校准所得参数对黑龙港流域典型站点有较好的适应性,校验后的AquaCrop可以用于黑龙港流域冬小麦-夏玉米水分管理、产量潜力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84.
本文梳理了两汉以前文献中对于寒署变化成因的记载,将众多学说归纳为神话说、日因说、阴阳二气说和地理方位说。在这些学说中,日因说与地理方位说均有较早的起源,在纬度与气温变化、太阳入射角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初步的科学解释。相比而言,两汉时期阴阳二气说更占据主流地位,并为农学、医学和天文学领域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885.
为了探究皖西北地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的特点及规律,利用皖西北地区6个气象站1959—2016年夏季(6—8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皖西北地区58年来夏季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西北地区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相似,整体上西北部为高值区、东南部为低值区。皖西北地区是高温热浪多发地区,年均发生高温热浪频次为2.1次·年-1,其中轻度热浪占1.5次·年-1、中度0.5次·年-1、重度0.1次·年-1;年均热浪日数为11.0 d·年-1、强度为18.8℃·d·年-1。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的年较差变化都较大,高值年基本都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21世纪出现在2013年。一般高温热浪频次多的年份对应的热浪日数较多,同时强度也较大。高温热浪频次、日数和强度整体上都呈减少趋势,分别以0.2次·10年-1、1.7d·10年-1、4.3℃·d·10年-1的速度减小;其年代际变化极为相似,都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即20世纪50、60年代—90年代中期呈下降趋势,90年代末至今转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86.
【目的】寻找滴灌夏玉米最佳施氮量。【方法】本试验在测坑-防雨棚设施条件下进行,试验设置2个灌水定额,分别为50 mm(WH为充分灌溉)25 mm(WL为限水灌溉);4个氮肥水平,即0、90、180、270 kg/hm~2,分别以N0、N1、N2和N3表示。采用完全区组设计,共计8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定额和氮肥互作对土壤水分消耗、NO3--N运移积累以及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灌水、氮肥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限水灌溉条件下,玉米拔节期—灌浆初期发生中轻度水分亏缺,对后期产量形成产生显著影响,但限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贮水的消耗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2种灌溉水平下,施氮量与产量均成抛物线关系,充分灌溉条件下施氮量264.3 kg/hm~2时为转折点,限水灌溉条件下施氮量176.9 kg/hm2为转折点。充分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但在限水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土层土壤硝态氮量显著增加,且60~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所占比例增加。与充分灌溉相比,限水灌溉作物吸氮量降低,各生育期土壤中硝态氮残留增加。【结论】玉米产量对氮素的响应与供水量相关,水分亏缺下,产生最大产量需要的氮素用量随之降低。因此,生产中应根据土壤含水率调整施氮量,以实现最高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87.
[目的]针对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的生产特点,将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应用于作物周年生产,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种植模式的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农979、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传统平作(CK)、垄沟配置为40cm∶40cm(R-F40)、40cm∶60cm(R-F60)、40cm∶80cm(R-F80)4个处理,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不同垄沟配置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小麦季R-F60和R-F8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垄沟集雨各处理小麦籽粒产量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R-F60、R-F80处理较CK仅减产1.75%、1.67%;集雨各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IUE)显著提高,并随种植沟宽度增加增幅减小。在玉米季,集雨各处理WUE、产量显著提高,且随着种植沟变宽呈先增后降趋势。小麦-玉米周年WUE、产量显著增加,其中以垄沟配置为40cm∶60cm(R-F60)处理增幅最大,分别较CK增加12.75%、7.98%。[结论]垄沟集雨种植技术是调控作物高效节水的可行途径,其中R-F60处理是优化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二熟制种植体系稳产高效节水的理想集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88.
施钾对西葫芦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土栽培5个钾肥水平对西葫芦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以株施硫酸钾10 g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系活力表现最好,且化果率、发病株率低;叶绿素含量、先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单株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也最高.当施钾肥水平较低(5 g/株)、偏高(20 g/株)或不施钾肥时,植株光合速率下降,产量与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889.
低温弱光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阿兰一代西葫芦为材料,研究了西葫芦幼苗在低温弱光胁迫下的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的阿兰一代西葫芦幼苗在昼、夜温度分别为10℃、5℃时,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幼苗的株高降低,茎粗、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减少,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90.
夏季连阴雨对信阳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年夏季6~8月份信阳市出现的罕见连阴雨天气及其背景下的其它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夏季连阴雨对水稻分蘖、幼穗分化、灌浆乳熟等关键生育期以及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其它秋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