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97篇
  208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者依据清河林业局的自然条件和交通、种苗基地及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论述了在清河林业局建设商品林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基于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稻株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地定位稻株是水稻株间除草机械作业的前提,提出了侧位俯拍的图像采集方式获取稻株茎基部图像,采用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方法定位稻株,解决了除草期内水稻冠层接连引起的定位不准确问题。首先分析稻株生长形态,探究侧位俯拍稻株茎基部的相机安装参数设定,以及影响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遮光条件下采集图像的方法,构建了具有遮光功能的图像采集系统;其次采用2G-R-B彩色图像灰度化、自动阈值、形态学操作等方法处理并分割稻株图像,检测茎基部边缘并分析其形态特征,并提出了分区边缘拟合定位方法:划分拟合区间为3个子区间,在子区间内进行边缘拟合,以拟合边缘线段中点坐标均值作为子区间茎基部中点,根据中点拟合茎基部中线,以中线中点作为定位的茎基部中心。最后进行了基于茎基部与冠层的稻株定位精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插秧后10~20 d内,基于茎基部的稻株定位误差均在7.0 mm以下,其中10 d、15 d、20 d时的定位误差分别为6.9mm/6.8 mm、5.9 mm/5.8 mm、6.3 mm/6.5 mm(有水条件/无水条件);基于冠层的稻株定位误差在8.0 mm以上,其中插秧20 d后,定位误差超过15 mm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稻株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除草适用期长,可满足株间机械除草过程中对稻株精准定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3.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农药命名实体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农技问答平台现仅依靠人工提供答题服务,响应速度慢,回答质量难以保证。实现智能农技问题解答,构建农技知识库,需要从现有问答数据提取“农作物-病虫害-农药”命名实体三元组。现有对农业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的研究较少,且准确率较低。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及农药命名实体的特点,针对农技问答数据,提出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农药命名实体的识别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格式整理及自动分词,并对分词后的语料,针对是否包含特定界定词、是否含特定偏旁部首、是否是数量词、是否是特定左右指界词及词性等特征进行自动标注。利用标注后的数据训练CRF模型,可以对语料进行分类,包括判断语料是否属于农作物、病虫害、农药3类命名实体并识别该语料在复合命名实体中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3类命名实体的识别,由此可自动构建关联三元组。通过试验选择特征组合和调整上下文窗口大小,提高了本方法的识别准确度,降低了模型训练时间,对农作物、病虫害、农药命名实体识别的准确度分别达97.72%、87.63%、98.05%,比现有方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4.
园林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可以作为园林专业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有利于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将不同课程的实验集中整合在实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以串联多门专业课程,并整合相关课程中重复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教学相长,并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5.
Soil erosion in mountain rangelands in Kyrgyzstan is an emerging problem due to vegetation loss caused by overgrazing. It is further exacerbated by mountain terrain and high precipitation values in Fergana range in the south of Kyrgyzsta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map soil erodibility in the mountainous rangelands of Kyrgyzstan. The results of this effort are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erodibility modelling approaches for mountainous areas. In this study, we mapped soil erodibility at two sites, both representing grazing rangelands in the mountains of Kyrgyzstan and having potentially different levels of grazing pressure. We collected a total of 232 soil samples evenly distributed in geographical space and feature space. Then we analyzed the samples in laboratory for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calculated soil erodibility values from these data using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K-factor formula. After that, we derived different terrain indices and ratios of frequency bands from ASTER GDEM and LANDSAT images to use as auxiliary data because they are among the main soil forming factors and widely used for prediction of various soil properties. Soil erodibility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hannel network base level (geographically extrapolated altitude of water channels), remotely sensed indices of short-wave infrared spectral bands, exposition, and slope degree. We 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predict soil erodibility from spatially explicit terrain and remotely sensed indices. The final soil erodibility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spatially explicit predictors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then improved by adding the residual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model was 30 m, and the estimated mean adjuste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was 0.47. The two sites indicated different estimated and predicted means of soil erodibility values (0.035 and 0.039) with a 0.05 significance level, which is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相似文献   
56.
基于GIS的绿色农产品基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根本保障。研究依据基地认证者、规划者、生产者3种评价主体实际需求,分别引入污染潜在风险指标和经济状况指标,建立面向不同评价主体需求的多种主导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最后以北京大兴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地与工矿企业距离、与居民地距离等潜在污染风险对基地适宜性限制大,且不同评价主体下建立不同指标体系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利用GIS功能可提高效率,评价结果可视化程度好,具有很强的  相似文献   
57.
南昌市郊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郊杨子洲乡蔬菜生产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u 33.86 mg/kg、Zn 111.85 mg/kg、Cd 0.24mg/kg、Pb 52.51 mg/kg、Cr 55.26 mg/kg、Ni 20.24 mg/kg。该区土壤中的6种元素都高于土壤背景值,部分土壤已受到Cd的轻度污染,部分土壤Cu、Zn为警戒级,其他元素为安全级。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Cd>Cu>Zn>Ni>Cr>Pb。  相似文献   
58.
平稳高斯向量序列最大值的几乎处处中心极限定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rn(p)logn(log log n)^1+ε=O(1),rn(P,q)log n(log log n)^1+ε=O(1),1≤P≠q≤d的条件下,证明了平稳高斯向量序列最大值的几乎处处收敛.  相似文献   
59.
对深圳市宝安区30个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调查,选取Zn、Cu、Cr、Pb、Hg、Cd和As共7个指标,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0个样点土壤中,21个样点为1级土壤;5个样点为2级土壤;4个样点土壤受到轻度污染,为3级土壤。2级土壤和3级土壤由Pb、Hg、Cd和As造成的污染比重依次为56%、33%、22%和11%。30个监测点的土壤均没有受到Zn、Cu和Cr污染。  相似文献   
60.
以纳米γ-Al2O3粉体为载体,应用等体积浸渍CH3COOCs制备Cs2O/γ-Al2O3催化剂,并通过TPD-CO2、XRD、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碱性、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红麻籽油制生物柴油反应.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分析了纳米固体超强碱制备过程及酯交换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径为10-25 nm,负载量为2mmol.g-1时,催化剂具有强碱性,其活性最好.甲醇与红麻籽油的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油料的2.5%,反应时间3 h,转化率可达到9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