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9篇
  免费   1268篇
  国内免费   2366篇
林业   2805篇
农学   1460篇
基础科学   1321篇
  5057篇
综合类   8911篇
农作物   874篇
水产渔业   1332篇
畜牧兽医   1282篇
园艺   482篇
植物保护   1849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856篇
  2021年   863篇
  2020年   873篇
  2019年   985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975篇
  2016年   1252篇
  2015年   981篇
  2014年   1257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685篇
  2011年   1564篇
  2010年   1292篇
  2009年   1269篇
  2008年   1134篇
  2007年   1228篇
  2006年   995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663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西北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化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化是影响地下水资源质量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的农业地区。该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搜集了武威、昌宁、民勤共21个灌区1981-2003年间观测站点的地下水矿化度数据,选用反距离加权法(IDW)进行空间插值处理。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流域内年平均矿化度(TDS)整体呈增加趋势,且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高,矿化度的年际波动也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大。该文还分析了矿化度变化对当地主要作物的安全生长影响,研究了当地两种典型作物春小麦和棉花的适合种植范围,得出:适合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略有缩小趋势。该研究表明在一些需要采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西北干旱灌区,应加强对地下水矿化度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92.
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螨类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生物之一。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数量、类群数、群落结构以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试验选取位于东北黑土区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5种耕作方式(免耕耕作、少耕耕作、平翻耕作、组合耕作和旋耕耕作)试验区内土壤螨类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良干漏斗(Modified Tullgren)法, 于2009年5月、6月和7月3个时期分离0~15 cm土层中的土壤螨类。结果表明: 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数量和类群数存在显著影响, 3个时期共捕获土壤螨类2 441只, 免耕耕作、少耕耕作、组合耕作、旋耕耕作和平翻耕作分别捕获土壤螨类366只、436只、553只、819只和267只, 分别隶属于13科、18科、13科、14科和11科。传统的旋耕耕作具有最高的土壤螨类个体数量, 而保护性耕作中的少耕耕作具有最高的土壤螨类类群数。不同时期耕作方式对土壤螨类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 5月除免耕耕作外其他4种耕作方式均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垂直分布的表聚特征, 即0~5 cm土层中土壤螨类的数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两层(5~10 cm, 10~15 cm), 其中组合耕作和少耕耕作在3个时期中均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的表聚特征, 且少耕耕作较好地保持了土壤螨类的多样性。MGP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甲螨群落随季节的变化在组成上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高等甲螨为优势类群转化为低等甲螨为优势类群, 免耕和少耕的这种趋势较其他耕作方式更为明显, 少耕耕作3个时期土壤甲螨的组成类型分别为P型、G型和O型, 而免耕耕作3个时期土壤甲螨的组成类型分别为P型、O型和G型。少耕和免耕两种保护耕作方式较其他耕作方式更有利于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多样性的保持, 有利于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和Fragstas 4.0软件,研究庆阳市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大,各土地类型间转换频繁。落叶阔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的落叶阔叶林转变为灌木林,且落叶阔叶林减少量大于灌木林增加量。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地、居住地和交通用地明显增加。(2)庆阳市斑块数目较多,平均斑块面积在增加,但景观丰富度、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呈减小趋势。斑块破碎化程度在减小,景观空间异质性减小和均质化发展使得景观稳定性降低。林草地边缘效应的降低,使其景观生态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994.
梁子湖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2003年10月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梁子湖湿地保护区内一块63.9km2区域的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以400m400m的网格采集了101个表层(015cm)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变异系数分别是36.0%、30.6%1、3.7%和29.3%;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高为50.4%。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随机变异分别是68.5%、68.3%、75%和71.5%;速效磷的自空间相关性较弱,变异为82.4%。5种养分的空间自相关距离比较接近,变程在2853m~963m之间。通过克里格插值进行土壤养分空间插值制图显示,土壤养分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95.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结线虫雌虫会阴花纹近圆形 ,有些花纹在侧线部位向一方或两方延伸成翼状 ,在近尾端区有刻点 ;能侵染烟草、辣椒和花生 ,而不为害西瓜和棉花 ;雌成虫酯酶同功酶凝胶电泳只出现一条酶带 ,迁移率 0 .5。根据以上结果将牡丹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  相似文献   
996.
丹参抗氧化成分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借助超声波萃取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DAD)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丹参6种抗氧化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离定量条件,并对这些成分在全株丹参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常温下的超声波萃取可避免热解作用给丹参酮类化合物带来的损失,布辅助的加热处理可使原儿茶醛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两种操作方法简单可行,6种化学成分在丹参不同部位及不同等级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异,丹参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根部皮层,而叶子中丹参素的含量却较为丰富,可为丹参品质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及该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997.
Leguminous ley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nitrogen (N), especially in forage-based animal production and organic cropping. Models for estimating total N2 fixation of leys—including below-ground plant-derived N (BGN)—are based on grazed or harvested leys. However, green manure leys can hav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above-ground plant-derived N (AGN) and BGN when subjected to different cutting regim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utting on N distribution in white clover, a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15N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N2 fixation, N rhizodeposition and root C and N content of cut and uncut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L. cv. Ramona) plants. Percentage N derived from air (%Ndfa) was lower in uncut (63%) than in cut (72%) plants, but total Ndfa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cutting. The higher reliance on N2 fixation in cut plants was thus counterbalanced by lower biomass and total N content. With BGN taken into account, total plant-derived N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50% compared with AGN only. Cutting did not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BGN to standing shoot biomass N after regrowth, but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BGN to total shoot biomass production during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 Thus, estimates of N fixation in green manure leys should consider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cutting regime, as this can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above- and below-ground proportions of plant-derived N.  相似文献   
998.
胶东地区不同花生品种的养分吸收分配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我国花生种质资源丰富,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更新速度较快,且栽培方式、栽培条件各异,不同类型花生对养分的吸收、分配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明确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胶东地区不同花生品种的养分需求特性,本研究分析比较了5个花生品种对N、P2O5、K2O的吸收、分配特性,以期为该地区花生生产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以鲁花11、丰花5、花育25、潍花10和青花6为试材,在平度市白埠镇良种繁殖场进行试验,并分别于花生播种后50 d(开花期)、90 d(荚果膨大期)和125 d(收获期)取样,同时测定花生根系(包括果针)、茎枝、叶片、荚果等器官的干鲜重及氮、磷、钾含量,收获时测定花生荚果产量、百果重、单株荚果数、饱果率等指标。【结果】丰花5和花育25的荚果产量较高,平均为557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青花6和潍花10则相对较低,分别是丰花5的82.0%和84.5%。大粒丰花5及小粒青花6的饱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花生品种各养分的累积分配特征及养分利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鲁花11和花育25的N、P2O5、K2O累积量均较高,潍花10的3种养分累积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不同取样时期各花生品种对N、P2O5、K2O的吸收累积量均表现为NK2OP2O5。播后50 d,5个花生品种整株的养分需求量平均为N 28.29 kg/hm2、P2O56.03 kg/hm2和K2O 16.32 kg/hm2,分别占全生育期总需求量的13.0%、15.2%和19.9%;N、P2O5、K2O累积速率最快的时期是播种后50 90 d,3种养分需求量平均为N 134.02 kg/hm2、P2O528.17 kg/hm2和K2O 72.35kg/hm2,分别占总需求量的61.7%、71.0%和79.6%;播种后90 125 d,各品种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分别降低为54.77 kg/hm2、5.45 kg/hm2和-6.60 kg/hm2,各占总需求量的25.2%、13.8%和-8.04%;生育前期养分主要累积在地上部,后期则大部分集中在荚果中,且整株花生的K2O可能会出现负吸收现象;潍花10荚果的N、P2O5、K2O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均较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花11和花育25为养分高效累积型品种,潍花10为养分生理利用高效率品种,丰花5为养分利用高效率品种;对于荚果养分分配系数较高的品种,尤其要重视营养生长期的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999.
1000.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光合产物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大田试验,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3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比不覆盖全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增加7.02%,总光合势增加7.07%,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增加2.97%,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36%,经济系数增加1.57%,最终单位面积子粒产量增加10.4%,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分别比翻耕和免耕全生育期平均面积系数高3.43%和5.70%,总光合势高2.73%和5.66%,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2.94%和6.74%,经济系数高0.90%和1.53%,最终子粒产量增加3.92%和5.95%,差异极显著。覆盖加深松产量比不覆盖免耕高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