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7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859篇
林业   892篇
农学   405篇
基础科学   430篇
  2278篇
综合类   2825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453篇
畜牧兽医   356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829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利用黄土区燕沟流域42场模拟降雨下土壤水分观测数据,研究2种坡度的草地、灌木地在不同经营方式(原状地、刈割地、翻耕地)下的土壤水分对模拟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5次降雨补充下,依据土壤水分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指标,0-100cm土壤水分受土地经营方式影响表现为,原状草灌地土壤水分可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刈割地全剖面为相对稳定层,翻耕地可分为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2)单次降雨事件则随降雨量增加,各经营方式下的水分活跃层逐渐变薄或消失,次活跃层变厚,而相对稳定层变薄,整个土壤剖面水分变化趋于一致。3)对于受高强度降雨补充的土壤水分变异性分层,建议采用更加灵敏的土壤水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判别标准:活跃层,标准差大于1.4,变异系数大于0.12;次活跃层,标准差1.4-0.9,变异系数0.12-0.08;相对稳定层,标准差小于0.9,变异系数小于0.08。4)坡度越小,土壤水分越高,坡度对草灌木地、刈割地的影响较翻耕地显著,且对50-100cm层水分影响远大于对表层0-50cm的影响。总之,降雨后土壤水分0-100cm层不断增加,且剖面土壤水分逐渐一致,土地经营方式、坡度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化强度和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2.
Spatial load forecasting is a process distributing the total forecasted load to all partitioned area, and involving more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more factor influencing application of the future small area, which need a great deal of memory space and longer operation time. Rough set is new method of data analysis. It need not be provided with any advanced information except data set. But attribute reduct is its main algorithms. Division matrix approach on rough set used to reduce the attribute related to land - use decision in order to remove redundancy attribute and then the rules of small area land - use decision is distilled. The method obtained better effect and enhanced the total load forecast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优秀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经济活力的主要释放点,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最邻近指数计算,判断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呈凝聚型。进一步探究这种不均衡性的区际分异,则发现不仅存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的分布态势差异,在同一个区内,还存在不同等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分布态势差异。文章分别从区域经济水平、城市体系结构以及旅游资源分布三个方面给出解释。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给出相应的城市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4.
Leprosis is caused by the Citrus leprosis virus cytoplasmic type and is vectored by the mite Brevipalpus yothersi. Miticide applications, which cost $54 million annually, are based on inspection for the presence of mit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B. yothersi-infested trees and trees with leprosis symptom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sampling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presence of mit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leprosis were assessed over two years in 1160 Valencia trees and 720 Natal trees in a commercial sweet orange grove in Sao Paulo State, Brazil. To assess the natural growth and dispersal of mites and leprosis, mite populations were not controlle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Maps of mite-infested trees and trees with leprosis symptoms were analysed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spatial hierarchy using complementary methods, i.e. among adjacent trees within and across rows, within quadrats, and the strength and orientation of aggregation among quadra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virus-infected and mite-infested trees were different, with a strong aggregation pattern of trees with leprosis symptoms that increased over time. Conversel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B. yothersi showed randomness or weak aggregation at all three spatial hierarchical levels. Disease incidence increased steadily in plots of both cultivars, unlike in mite-infested trees where incidence fluctuated over time.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leprosis. Sampling methods and action thresholds for mite control should consider primary disease inoculum in addition to the incidence of mites.  相似文献   
115.
沿黄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构建及优化对防治土地荒漠化、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磴口为研究区,分析2005—2020年磴口景观类型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电路理论和水文分析法综合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利用重力模型和景观连接度指数判断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重要性,构建磴口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磴口主要植被景观中,耕地规模最大且持续扩张,草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地则持续缩减;2)识别出重要草地生态源地8块,重要生态廊道99条和重要生态节点345个。以耕地和草地类型为主,均位于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3)提取出需重点优化生态障碍点面积159.83 km2,需重点优化生态夹点面积81.18 km2,分别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中部区域;4)最后,从维持南部并扩大西北部生态源地规模、打通并优化重要林草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生态障碍点和生态夹点等多方面提出荒漠绿洲区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本研究可为荒漠绿洲区生态环境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为探究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试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优化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布局,基于2019—2021年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POI数据,运用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网格维数法系统分析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过程中连片分布特征呈不断加强趋势,由嘉兴市、衢州市和台州市“三核心”变化为以嘉兴市、湖州市和绍兴市为核心的连片高密度区;2)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空间分布上概率不等,分形结构复杂,存在局部围绕平原地区集聚情况;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移动幅度逐渐变小;3)政策文件数、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GDP、地形起伏度和城镇化率是影响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强度依次递减,且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对试点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浙江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土壤速效钾养分含量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土壤养分连续空间分布数据是土壤信息系统工作的基础,土壤养分空间插值的研究因此变得尤为重要。对陕西省周至县北部猕猴桃适生区土壤进行采样,以对猕猴桃生长作用较为密切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研究对象,用普通克里格(OK)、样条函数(Spline)、趋势面拟合(TSA)、距离权重反比法(IDW)等常用插值方法对采样点进行插值获取土壤速效钾空间分布图,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能够反映出结构性影响的克里格插值方法明显优于其它方法,其中又以球形模型为最佳,样条函数、距离权重反比法在采样点密集区也能内插出较好的效果,但其受采样点密度影响较大.在采样点稀疏的地区内插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8.
寒地水稻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生态平衡施肥的概念、原理和原则,按照生态平衡施肥原理建立寒地水稻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同时介绍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以及系统运行环境,能根据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给出不同土壤以及生态因子的生态平衡施肥方案,为推广生态平衡施肥生产和供应高效专用肥料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9.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回归线以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其差异主要取决于水土资源供给状况与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3)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空间错位由北向南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变化趋势,整体以低错位为主。东北产区、中部产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错位呈显著的“东正西负”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错位程度较大,负向错位省份数量由13个增至17个。由于蔬菜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4)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中国省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要素对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准确把握现阶段蔬菜绿色生产现状,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0.
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对提升耕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东封开县为例,基于“现状耕地调出-可恢复地类调入”的微观调整逻辑,综合运用空间叠加、综合评价及蚁群优化算法,构建了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以调入调出数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实现了不同行政区尺度下的耕地布局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出耕地1 689.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62%,整体上呈现出“全局零散、局部聚集”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可恢复地类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为67.04,具有开展作物种植的良好禀赋条件。3)不同行政区尺度平衡情景下,调入结果在研究区北部空间差异显著,与镇内平衡情景相比,县内平衡情景下,调入耕地的农业生产适宜性均值提高了2.08,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均值下降了0.67。4)两种情景下,耕地的连片性、质量及稳定性均得到提升,因不受调入规模和行政单元空间范围限制,县内平衡情景下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适当扩大可恢复地类筛选范围有利于提升整体耕地质量并降低重要生态用地筛选概率。该研究构建的耕地空间布局调整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制定农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提升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