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增施草碳和盐碱地草坪专用肥能降低苏达盐土的pH值及含盐量,从而提高草坪草的出苗率和存活率,使高盐强碱的不毛之地种草成坪。秋季施肥不仅可增加草坪密度提高草坪质量,而且还能延长其绿色期20d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东亚和邻近地区受盐影响土壤的性质及盐化危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sia is the largest distribution area of salt-affected soils in the world,Very few countries in Asia could escape from hazard of salinization.This paper deals with various salt-affected soils spreading in East Asia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including China,Japan,Kampuchea,Democratic Peolpe‘s Republic of Kores,Republic of Korea,Laos,Mongolia,Burma,Thailand and Vietnam),Principles of occurrence of salinization,and features of salt-affected soils in these region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resent paper,Based on studies on types,feature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alt-affected soils.a salt-affected soil map of East Asia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s has been complied.Mechanism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salinization hazard on the regional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measures of preventing salinization hazard and exploiting salt-affected soils in these reg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施用有机肥是盐碱土改良与培肥地力的有效方式。选鸡粪和木醋液为改良剂,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未施肥(CK)、单施鸡粪(CM)、单施木醋液(PA)、鸡粪+木醋液配施(CP)共4个处理对滨海盐碱土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M相比,CP处理的pH值显著降低0.34个单位,电导率(EC)降低14.52%。与PA相比,施用鸡粪处理(CM和CP)的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CP的全氮、有效磷、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氮和硝态氮含量较CM分别高出55.32%、103.35%、16.64%、55.68%和45.43%;而土壤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49.58%、67.85%、40.84%、104.94%、17.66%、62.05%和37.50%。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水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增加促进酶活性的提高。综上所述,鸡粪与木醋液配施可显著降低盐碱土的pH值,并能显著提高盐碱土养分含量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及浑善达克沙地区域干涸湖床3种不同形态的盐土原状土为对象,通过风洞模拟实验,研究了干涸湖床不同类型盐土地表的净风吹蚀速率。对比风洞实验测定结果发现,3种盐土净风吹蚀速率依次是:蓬松盐霜盐土(14.44 g·m^-2·min^-1)>普通盐土(1.00 g·m^-2·min^-1)>结皮盐土(0.42 g·m^-2·min^-1)。风蚀过程中,不同类型盐土的近地表物质输移主要集中分布在0~10 cm的高度范围内,初始运动中,实验盐土风蚀颗粒物质以就地滚动和近距离跃移为主。实验观测发现,随着风速的增大,更多、更大的表面物质会受到更强烈的撞击与磨蚀作用,形成较细小的粉尘物质释放于空中,因此,干旱区盐土地表是形成区域盐碱浮尘或含盐沙尘天气的重要物源。不同类型盐土近地表物质输移总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蓬松盐霜盐土(3.17 g)、结皮盐土(0.42 g)、普通盐土(0.35 g)。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园林绿化中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基本上解除了土壤盐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种植方式和灌溉定额对碱化盐土及紫穗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甘肃白银碱化盐土表层土壤盐分高、植物生长困难的生产问题,在统一施用脱硫石膏18t/hm^2的基础上,通过2 a田间试验,在起垄沟植和未起垄种植2种种植方式下设置3个灌溉定额:8 250、9 750和11 250 m^3/hm^2,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及灌溉定额对土壤pH值、碱化度、含盐量及紫穗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碱化度和含盐量;起垄沟植方式下垄沟内可汇集灌溉水和降水,提高土壤含水率;在0~40 cm土层起垄处理的土壤盐分比未起垄处理低15.7%,起垄沟植处理可以形成"高水低盐"的水盐环境,从而使紫穗槐的成活率、株高、冠幅均高于未起垄处理;2)2种种植方式下,随灌水量增加脱盐效果越显著,紫穗槐的成活率、株高、冠幅指标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灌溉定额为9 750和11 250 m^3/hm^2时,紫穗槐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研究区地处干旱区,水资源有限,灌水量过多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增加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因此,施用脱硫石膏并起垄沟植适宜于甘肃白银碱化盐土紫穗槐种植,且适宜灌溉定额为9 750 m^3/hm^2。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内蒙古河套平原黏性碱化盐土土壤黏重,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产量低下等问题,对河套平原黏性碱化盐土进行了土壤耕层(0~20 cm)掺砂的土壤改良试验,研究掺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掺砂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提高了黏性碱化盐土的通气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降低土壤全盐量和碱化度,有效改善玉米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掺砂20%处理的土壤容重从1.64 g/cm3(CK)降低到1.49 g/cm3,土壤通气孔隙度从8.57%提高到18.17%,达到正常范围,使土壤砂粒、粉粒、粘粒含量比例趋向适中,土壤质地由壤质黏土转变为黏壤土,土壤全盐量下降了13%,碱化度降低了21%,玉米产量提高了301%。综合分析,掺砂20%处理对当地碱化盐土改良效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棉花种植对滨海粘质盐土物理性状及水盐动态的影响,笔者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粘质盐化潮土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连续种棉改良3年和盐碱荒地2种不同处理,探讨种棉改良对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和不同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盐碱荒地相比,种棉改良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5%(P0.01),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加了89.23%(P0.05)。在春季蒸发条件下,0~20、20~40、40~60、60~80、80~100 cm 5个土层中,种棉改良的土壤含盐量比盐碱荒地分别降低了52.07%、55.17%、55.23%、53.78%和47.43%。种棉改良还增加了少量降雨对土壤盐分的淋溶,有效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累,使棉花生育期内的土壤耕作层含盐量低于3 g/kg,保证了棉花不同时期的正常生长,是盐碱荒地改良和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天津滨海新区的野外灌水脱盐试验,对比分析了灌溉淡水、中水和微咸水的中壤质、粘土和贝壳堤土土壤含盐量及pH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滨海盐土经灌淡水后的土壤全盐量降低是逐渐的,中壤质滨海盐土则第一次灌水后土壤含盐量降低较多,表层(0~20 cm)由1.75%降到0.511%,以后灌溉土壤全盐量降低得较缓慢,20~40 cm土层的含盐量始终降低得较缓慢。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能使土壤全盐量降低,灌溉中水、微咸水后表层和土体下层土壤的含盐量均逐渐降低,而灌溉淡水的土壤表层全盐量降低明显,土体下层的土壤全盐量变化幅度较小。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使土壤pH有升高的趋势,灌溉淡水后表层土壤pH能够上升到9.0,灌溉微咸水、中水后土壤pH能够升至8.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滨海盐渍型水稻土脱盐过程中的碱化问题,可以通过施用改良剂来解决。施用经筛选确定的两种改良剂,可有效遏制土壤继续向苏打化发展,降低土壤碱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进而可实现水稻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