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6篇
  免费   3074篇
  国内免费   3978篇
林业   3485篇
农学   2773篇
基础科学   2416篇
  23306篇
综合类   17723篇
农作物   1456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2440篇
园艺   735篇
植物保护   3516篇
  2024年   458篇
  2023年   1295篇
  2022年   1782篇
  2021年   1841篇
  2020年   1928篇
  2019年   2138篇
  2018年   1755篇
  2017年   2645篇
  2016年   3161篇
  2015年   2196篇
  2014年   2507篇
  2013年   3531篇
  2012年   4539篇
  2011年   3401篇
  2010年   2627篇
  2009年   2697篇
  2008年   2390篇
  2007年   2656篇
  2006年   2259篇
  2005年   1936篇
  2004年   1528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1007篇
  2001年   962篇
  2000年   832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556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307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氮磷钾配施对甘草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414”方案进行N、P、K营养液配方设计,在配方营养液浇灌条件下进行甘草育苗质量比较,旨在探寻适宜甘草育苗的施肥配方,为其测土配方施肥和无土栽培育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纯沙石作为育苗基质,在添加Hoagland营养液条件下,不同N、P、K配比营养液对经98%硫酸处理的甘草种子的出苗质量和幼苗生长发育均具有极显著影响。N2K2配比下出苗质量均优于空白对照,且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出苗质量呈下降趋势,出苗质量依次为N2P0K2>N2P1K2>N2P2K2>N2P3K2。而出苗活力依次为N2P1K2>N2P0K2>N2P2K2>N2P3K2。N2P2K2和N2P1K2处理均可极显著提高甘草根系活力,为培育壮苗奠定良好基础。单纯缺N、缺K和过量N、P和K肥均不利于甘草出苗和幼苗的生长发育。以上说明在甘草出苗阶段需P量小,但出苗后开始显示其营养效应。从育苗效益和环境保护双重考虑,配方施肥宜采用N2P1K2,即添加80 mg/L NH4NO3、89 mg/L KH2PO4和298 mg/L KNO3作为N、P和K营养源,每隔20 d浇1次。需要注意的是浇灌后应及时喷灌适量水,使氨态氮下渗到底部基质,以避免氨的挥发而灼伤幼苗。  相似文献   
52.
4日龄 Aiboi Acies肉鸡健雏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给钙-磷缺乏(Ca 0.02%,P0.30%)、缺钙(Ca 0.02%,PO.71%)、缺磷(Ca 0.95%,PO.30%)和正常对照(Ca 0.95%PO.71%)日粮三周,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缺磷组病变表现为肋骨头肿大,长骨骨骺生长板之肥大带明显增宽,骨小梁减少;缺钙组和钙-磷缺乏组病变表现为肋骨增粗弯曲,长骨骨骺生长板之增生带显著增宽,海绵骨类骨组织和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丰富。结果表明,钙缺乏和磷缺乏所致病变显著不同,为鉴别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毛玉林 《草业学报》1999,8(2):76-80
紧实土壤降雨后常由于板结而严重影响作物出苗,导致建植不良乃至失败本实验采用遮阳膜覆盖、麦秸覆盖、不覆盖、土壤稳定剂4个表面处理和快速干燥、缓慢干燥2个干燥速度处理,研究芷蓉播后模拟降水条件一出苗情况,不同的覆盖及土壤处理条件下芷蓿出苗具有显著的处理效应,处理效应主要在出苗早期形成,遮阳膜覆盖比其他出苗显著要高;干燥速度地芷蓿出苗无影响。土壤剂和麦秸对苜蓿出苗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菌落总数是衡量生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乳中菌落总数基数越大,其品质越不稳定.但因为奶源产地等原因,生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运输才能到达乳品企业进行生产,运输过程可能由于微生物繁殖导致生乳品质下降.试验选取菌落总数基数不同的两批生乳,通过在2~6℃和10~15℃条件下存放,模拟生乳在冷藏储运和脱冷储运状态下,分别储存24 ...  相似文献   
55.
几种草被植物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马琦  王琦 《草业科学》2005,22(10):72-74
利用小型观测场,对比了几种草被植物地降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 与裸地相比,草被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降水的径流系数,减少土壤侵蚀量,其中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的效应最为明显.草被植物可以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空隙率,使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加,同时提高土壤入渗速率和土壤的抗蚀性,其中百脉根地土壤含水量和入渗速率最大,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地崩解所需时间最长.如苇状羊茅地、葛藤Pueraria lobata地、百脉根地和空旷地0~2 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是15.74%,15.83%,16.06%和14.61%,苇状羊茅、葛藤、百脉根地土壤完全崩解所需时间分别比空旷地多780,627,704 min.  相似文献   
56.
在草甸盐土上种植鲁梅克斯Rumex patientia×R.tianschanicus cv.Rumex K-1,脱盐改土效果十分明显.种植鲁梅克斯3~4年,鲜草产量达100.51 t/hm2,pH值由8.43降为7.99,耕作层土壤总孔隙度增加5.29%~7.06%,土壤容重降低0.14~0.21 g/cm3,水稳性团粒结构增加23.14%~32.34%,自然含水量增加72.12~89.44 g/kg,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7.
简述了国内外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已被科学家们所共识。我们利用碱茅属(Puccinelia Parl)植物改良盐碱地已取得重大进展。新育成的“吉农朝鲜碱茅”(P.chinampoesis Ohwi CV.“Jinong”)具有更加优良的性状和广泛的适应性。该品种将在“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践踏和降水对环县典型草原土壤颗粒分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林慧龙  任继周 《草业学报》2009,18(4):202-209
采用试验践踏与模拟降水控制试验,对16个不同试验组合样区表土(0~15 cm)质地的机械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践踏强度增加,土壤颗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粗化趋势,降水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利用分形模型计算了土壤粒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分形维数指标与践踏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分形维数递减幅度与模拟降水处理水平相关,在模拟降水处理水平依次为干旱、自然降水、平水、丰水时,粒径分形维数递减幅度依次为4.33%,2.61%,1.34%和1.23%。降水与践踏的匹配关系,对形成确定的分形维数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具有较高分形维数的土壤更易发生放牧侵蚀,若管理不善则会发展为荒漠化。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说,土壤分形维数的测算对进一步研究放牧侵蚀机理和荒漠化形成过程可能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9.
补饲对湘东黑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2只3~4月龄的湘东黑山羊,研究三种不同补饲水平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设1个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试验组平均补饲量依次按100 g/d、200 g/d、300 g/d.结果表明:肥育羔羊的血清尿素氮、钙、无机磷与总蛋白含量在各组间的变化范围依次是:19.77 mg/dL~20.98 mg/dL、8.28 mg/dL~10.52 mg/dL、4.14 mg/dL~4.80 mg/dL、72.53 g/L~81.33 g/L.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a single surface application of biosolids (at 20 dry Mg ha? 1) on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forage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C stocks after 14 yr of rest in rangelands of the Central Interior of British Columbia. More than two times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grasses and the percent cover of plant litter were found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along with reductions in bare soil and microbiotic crust cover. Significantly greater plant uptake of all macronutrients (C, N, P, K, S, Ca, and Mg); most micronutrients (B, Cu, Mn, Mo, and Zn); and Al occurred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P and Cu were the only two nutrients to b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biosolids-treated forage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forage, while N, Mg, and protein we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control fora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rage digestibility was found between biosolids and control treatments. Bluebunch wheatgrass, the late-seral native grass species,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ver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in the biosolids treatment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however, between 2006 and 2016, non-native Kentucky bluegrass had reached > 25% cover in the biosolids plots, perhaps restricting the full recovery of bluebunch wheatgras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osolids application to ungrazed rangeland can increase long-term forage production and reduce bare soil. However, at our study site biosolids application also led to a long-term shift in the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away from the late-seral (i.e., bluebunch wheatgrass) trajectory,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shift on rangeland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