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92篇
  免费   2868篇
  国内免费   3737篇
林业   3088篇
农学   2381篇
基础科学   2354篇
  22203篇
综合类   15779篇
农作物   1241篇
水产渔业   468篇
畜牧兽医   1744篇
园艺   717篇
植物保护   3222篇
  2024年   436篇
  2023年   1273篇
  2022年   1675篇
  2021年   1738篇
  2020年   1787篇
  2019年   2000篇
  2018年   1656篇
  2017年   2476篇
  2016年   2911篇
  2015年   2006篇
  2014年   2269篇
  2013年   3223篇
  2012年   4070篇
  2011年   3048篇
  2010年   2348篇
  2009年   2462篇
  2008年   2183篇
  2007年   2389篇
  2006年   2056篇
  2005年   1763篇
  2004年   1357篇
  2003年   1181篇
  2002年   919篇
  2001年   888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503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316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藏北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藏北高原高寒草地不同海拔的12个样地对土壤有效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4 480m优势植物为嵩草(Kobresiaspp)、苔草(Carex tristachya)的高山草原土速效氮含量较高;人工种植的在海拔4 530m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海拔4 300m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有效磷含量较高;高山草原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在海拔4 466m优势植物为早熟禾(Poasp.)的高山草原土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较高;在海拔4 481m高山草甸土的裸地有效锰含量较高;在海拔3 473m原生植被覆盖的亚高山草原土有效锌含量较高。有效氮、磷、铜、锌和锰在高山草原土中分布异质性较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荒漠土差;速效钾在各种类型土壤中分布异质性较均匀;有效铜在亚高山草原土中分布异质性较差。总体而言,藏北高原高寒草地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高低和分布异质性,受到海拔高度、土壤质地、地上植被、人为开发利用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2.
对东祁连山金强河河谷轻度、中度、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全磷、全氮、速效磷、速效氮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02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不断下降,全磷含量呈现出先降后升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速效氮含量则不断上升,各养分的变化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划分的轻度退化草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与全磷、全氮、速效磷、速效氮含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另外所划分的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也同样如此。但是通过把3个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结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全磷,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与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在较大尺度上,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在研究高寒草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综合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其时空异质性,要重视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3.
在三江源区对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栽培草地进行围栏禁牧封育,封育期为3年,在每年8月中旬进行群落调查,以冷季放牧利用的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作为对照,分析围栏内外样地的群落特征以及逐年草地群落演替过程。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放牧>封育,且随草龄的增长,群落多样性指数有缓慢增加趋势;2)放牧、封育2种处理样地的总盖度和优势种的盖度及高度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 即随建植年龄逐步变小,与放牧相比,封育草地的各值显得较低一些;3)地上植物量变化随着演替年限的增加,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4.
ObjectivesTo evaluate whether a period of hyperoxia or after a period of hypoxia produced changes attributable to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anaesthetized horses.Study designProspective randomized experimental study.AnimalsSix healthy (ASA I) geldings, aged 4.5–9.5 years and weighing 510–640 kg?1.MethodsAfter 30 minutes breathing air as carrier gas for isoflurane, horse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breathe air as carrier gas (CG0.21) or oxygen as carrier gas (CG1.00) for a further 90 minutes. After an interval of 1 month each horse was re-anaesthetized with the other carrier gas for the 90 minute test period. Ventilation was controlled throughout anaesthesia. Arterial blood was sampled to measure gas tensions, lactate, cholesterol, vitamin E, 4-hydroxy-alkenals, 8-epi-PGF, half haemolysis time, half erythrolysis time, and erythrocyte membrane fluidity. Muscle blood flow and oxygenation were evaluated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oloured Doppler.ResultsAfter the first 30 minutes horses were hypoxemic. Subsequently the CG1.00 group became hyperoxaemic (PaO2~240 mmHg) whereas the CG0.21 group remained hypoxaemic (PaO2~60 mmHg) and had increased lactate concentration.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vitamin E, 4-hydroxy-alkenals, or 8-epi-PGF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90 minute test period the CG0.21 group had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free-radical-mediated lysis in erythrocytes, whereas the CG1.00 group had slightly decreased resistance of whole blood to haemolysis. CG0.21 induced a progressive muscle deoxygenation whereas CG1.00 induced an increase in muscle oxygen saturation followed by progressive deoxygenation towards baseline.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During isoflurane anaesthesia in horses, the hyperoxia induced by changing from air to oxygen induced minimal damage fro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Using air as the carrier gas decreased skeletal muscle oxygenation compared with using oxygen.  相似文献   
175.
在江河源区披碱草Elymus natans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上研究了牦牛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均呈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呈增大趋势.相关分析表明, 放牧强度与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且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均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76.
对广西富川县60个纽荷尔脐橙园土壤和叶片样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纽荷尔脐橙园土壤偏酸,土壤有机质、有效钾、有效锌、交换性钙含量较高;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铜含量中等;交换性镁、有效锰和有效硼含量较低。脐橙叶片中磷、钾和铁含量大部分处于高量水平,少量处于适量范围,但是铜和锌的含量多数处于低量水平。纽荷尔脐橙园土壤pH值与交换性镁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有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钙与叶片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镁与叶片镁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钙、镁与叶片锰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酸度和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含量对树体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营养水平有较大影响,各个果园的氮、磷、钾肥施用极其不均,大部分果园钾肥施用过量。本研究对指导富川县纽荷尔脐橙园配方施肥和营养调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mm粒径与2~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mm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和5~10cm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78.
文畅平  白银涌  苏伟  孙政  陈宗辉 《草业科学》2016,33(12):2425-2433
基于未确知数学理论和属性数学理论,研究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及分级的未确知属性测度分析法。该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状况的评价指标及分类标准,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级别组数;然后构建单指标的未确知属性测度函数,以计算单指标的未确知属性测度函数值和样本的综合未确知属性测度值;最后应用置信度准则对城市绿地土壤样本进行识别,以确定土壤样本肥力状况的级别属性。基于两个城市绿地土壤样本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及13个城市绿地土壤样本的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物元可拓法以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物元可拓法以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的一致性分别为100%、84.62%、92.31%和100%。实例评价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是可行的,为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9.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紫云英绿肥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培肥的微生物机制,本研究以7年肥料定位试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安徽沿江双季稻区稻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施用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紫云英可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58.09%~86.86%),尤其是增加了细菌数量(77.93%~112.76%),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及细菌数量均于G3F1处理(70%化肥配施22500 kg/hm2紫云英)达最大值(288.26×104和263.95×104 CFU/g)。2)施用紫云英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其中,70%化肥配施中高量紫云英的处理与CK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微生物熵(qMB)分别增加了102.77%~113.94%、172.53%~185.17%、69.47%~84.65%;与100%化肥相比,SMBC、SMBN、qMB分别增加27.74%~34.77%、74.14%~82.22%、20.50%~31.29%。(3)施用紫云英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化肥处理相当或稍有提高,但明显高于70%化肥和CK处理。与CK相比,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提高产量46.22%~51.44%。 因此,化肥减量30%配施15000~30000 kg/hm2紫云英可以提高安徽沿江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本试验以施加22500 kg/hm2的紫云英产量最高(增产率达51.44%),同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熵及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改善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0.
以北方风沙区、黄土区、黑土区的典型植物篱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篱系统带内、带间部位土壤质地、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等指标的基础上,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模拟了不同地区植物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结果表明,风沙区、黑土区植物篱带内土壤孔隙度、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比带间高,黄土区植物篱带内土壤孔隙度、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则比带间的低;各区域植物篱系统带内土壤含水率均比带间高,并且土壤持水力(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水吸力的增大而减弱,风沙区植物篱带内、带间土壤持水力最弱,黑土区植物篱相应部位土壤持水力最高。说明植物篱具有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提高土壤含水率的作用,在治理坡面水土流失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