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53篇 |
免费 | 2752篇 |
国内免费 | 35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74篇 |
农学 | 2223篇 |
基础科学 | 2297篇 |
22079篇 | |
综合类 | 15096篇 |
农作物 | 1085篇 |
水产渔业 | 72篇 |
畜牧兽医 | 1478篇 |
园艺 | 508篇 |
植物保护 | 30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1篇 |
2023年 | 1233篇 |
2022年 | 1621篇 |
2021年 | 1663篇 |
2020年 | 1712篇 |
2019年 | 1929篇 |
2018年 | 1585篇 |
2017年 | 2376篇 |
2016年 | 2806篇 |
2015年 | 1908篇 |
2014年 | 2154篇 |
2013年 | 3087篇 |
2012年 | 3929篇 |
2011年 | 2883篇 |
2010年 | 2238篇 |
2009年 | 2327篇 |
2008年 | 2085篇 |
2007年 | 2276篇 |
2006年 | 1973篇 |
2005年 | 1670篇 |
2004年 | 1290篇 |
2003年 | 1117篇 |
2002年 | 886篇 |
2001年 | 847篇 |
2000年 | 726篇 |
1999年 | 537篇 |
1998年 | 468篇 |
1997年 | 483篇 |
1996年 | 411篇 |
1995年 | 460篇 |
1994年 | 405篇 |
1993年 | 308篇 |
1992年 | 255篇 |
1991年 | 252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54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75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宁南旱区草粮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 cm土壤容重减少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 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55.22和-42.55 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 725.95,1 485.80和1 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 6,8.432 5和5.816 1 kg/mm.hm2。为使旱区农地有限的土壤水分达到合理、高效及可持续利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紫花苜蓿实行草粮轮作的最适宜年限在5~6年生。 相似文献
103.
肉牛场生命周期估计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生命周期估计(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江西高安某存栏1 800头的肉牛育肥场在整个育肥期间(7个月)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在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系统边界包括化肥生产、农作物种植、饲料运输、肉牛生产和粪便处理。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以CO2当量计)为11 908t,环境酸化气体排放量(以SO2当量计)为84.6t,富营养化气体排放量为(以PO43-当量计)为14.4t,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气体排放量为(以C2H4当量计)为1.68t。其中饲料运输主要影响全球变暖(占总排放量的49.8%)和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占总排放量的54.1%),而粪便处理主要影响环境酸化(占总排放量的70.1%)和富营养化(占总排放量的76.4%),肉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全球变暖(占总排放量的18.1%)和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占总排放量的30.9%)。因此,可考虑通过降低运输距离,改善饲料配方、粪便处理方式等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4.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的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及植被因素对土壤磷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全磷(TP)含量随着海拔由高到低而显著降低;两土层中,土壤全磷与土壤有机碳、土壤中0.05 mm粘粉粒含量及植被盖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磷沿土壤剖面的垂直分布没有一致规律性;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和草地类型的变化没有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两土层中土壤速效磷/全磷比值(AP/TP)与土壤pH值以及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该区土壤pH值和温度的变化能显著影响土壤磷的活化;多数样地0-10 cm土层速效磷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可能归因于植物对磷素的表聚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不同年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肥力能反映植物的生长潜力和表现,但又受到植物的影响。在多年生草地系统中,利用年限(牧草年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还没有准确的阐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年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土壤碳、氮、磷、钾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关联度进行排序对不同年龄草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层,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不一致。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发现,0-10和10-2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均为5龄草地,而20-30 cm土壤肥力最好的年龄为8龄,5龄草地次之。因此,从土壤肥力角度可确定黄土高原地区5龄紫花苜蓿草地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106.
模拟增温与施肥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气温升高和施肥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独增温导致高寒草甸土壤纤维素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4%、29.1%,而脲酶活性降低了18.0%,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增温促进高寒草甸土壤中碳磷循环。在不增温条件下,施肥抑制了土壤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而施NPK则提高了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温条件下,施肥不会引起土壤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显著变化,而施可溶性碳肥使脲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施NPK使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增温和施肥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多酚氧化酶无明显影响。因此,预测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中的多种酶活性对施肥的响应可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7.
黄河源区黑土滩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源区不同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及黑土滩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变化趋势总体上为先增高,后降低。人工草地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8月下旬土壤含水量达到最高。各个时期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为黑土滩退化草地〉2龄人工草地〉6龄人工草地。各时期0~20cm土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为人工草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黑土滩退化草地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8.
109.
施用豆科绿肥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缺磷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4份热带、亚热带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后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时段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用绿肥土壤,其中木蓝(Magnolia lotungensis)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增量变幅高达339%。此外,施用不同的绿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致。施用绿肥时砖红壤有效磷含量提高较大的最佳埋田时间为1个月。 相似文献
110.
禁牧对退化草地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之一,但目前草地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针对草地退化提出的围封禁牧措施对草地植被、土壤及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发现适度放牧对草地恢复是必需的,但采取长期围封禁牧恢复与重建草地的做法不可取,围栏封育并非恢复退化草地的万全之计。建议在我国要因地制宜,根据草地的退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划区轮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围封措施结合,以达到既能恢复退化草地,又可收获畜产品的双赢目的,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平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