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77篇
  576篇
综合类   427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研究适合新疆南疆设施番茄黄沙无土栽培种植模式的水肥运筹选择。【方法】 以不同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为因素,每个因素设定5个水平,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1/2,进行沙培番茄温室栽培试验。测定株高、茎粗、叶厚、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地下部鲜重、根系活力、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VC、番茄红素等17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中肥低水或中水低肥有助于促进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生长,增加同化物积累,并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根系活力。其中,T9处理地上部干鲜重较重,分别为72.30和616.70 g,根系活力较大,为917.09 μg/(g·h)。(2)高水高肥或低水高肥时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其中,T3处理产量较高,为8 102.72 kg/667m2;T5处理有机酸含量较多,为0.65%;T14处理番茄红素含量较高,为15.80 mg/kg。(3)各指标与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厚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酸含量与叶面积极显著相关(P<0.01);地上部干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干重与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4)提取7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的特征值加权计算17个性状主成分因子的综合得分。其中,T9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0.695,T1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0.295。【结论】 T9处理即灌水量310 mm、施氮量570 kg/hm2,施磷量438 kg/hm2、施钾量738 kg/hm2,可以有效促进沙培番茄生长发育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2.
Thermal stratification negatively affects water quality, and thus is a threatto fish culture in deep water ponds and reservoirs. To prevent and controlit, a device based on an underwater propeller that vertically transportsoxygen rich warm water from the epilimnion down to the anoxic and colderhypolimnion was assembl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o far obtained in Israelidual purpose reservoirs for field crop irrigation and fish culture aresummarized herein,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device's effect onreservoir thermal structure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组:对照组(鲜甘薯蔓单一青贮)、凋萎组(经2 d自然晾晒处理的甘薯蔓)、40%组(40%鲜甘薯蔓+40%酒糟+20%稻草混贮)、55%组(55%鲜甘薯蔓+25%酒糟+20%稻草混贮)、70%组(70%鲜甘薯蔓+10%酒糟+20%稻草混贮),每个组10个重复,压实密封后室温贮藏60 d,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1)甘薯蔓与酒糟和稻草混合以及凋萎处理后青贮均改善了其感官品质;2)与对照组相比,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丙酸、丁酸含量及p H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和凋萎组相比,3个混贮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都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及p H极显著降低(P<0.01);4)随着混贮组中甘薯蔓比例的升高,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总氮、丙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5)与青贮前各组原料相比,对照组和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损失较多,40%组损失最少。综上所述,鲜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比例为40∶40∶20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4.
Three waves of spawning Pacific sand lance (Ammo-dytes hexapterus) entered the Port Moller estuary from mid-January to late May 1990. Each wave laid its eggs on sand in lower Moller Bay with the center of egg distribution about 14 km inside the estuary. After incubation for 45 to 94 d, each cohort of eggs hatched out over a 41- to 63-d period. Larvae moved at a rate of 0.21 knvd“1 toward a deep fjordlike basin at the head of Herendeen Bay inside the estuary about 20 km southwest of the center of hatch. The basin has the lowest flushing rate of the estuary, and unlike the rest of Port Moller, it is vertically stratified, which a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a spring-summer zooplankton community with greater biomass than any other location in the estuary. Larvae may have moved to the basin to enhance growth or to avoid offshore transport to areas of low food abundance, but we cannot demonstrate a direct link between growth and habitat. We conclude that the Port Moller sand lance stock has an estuarine early life history that evolved in response to the unique physical conditions of the Port Moller estuary–a shallow, well-mixed site with sandy substrate that is suitable for incubation of demersal eggs next to a deep, vertically stratified fjord with a rich zooplankton community that is suitable for rearing of larvae.  相似文献   
145.
光合细菌(PSB)和翻富(FAMP)在温室无沙养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般的温室养鳖存在着鳖池底质和水质容易污染的问题,净化处理费工耗能;无沙养鳖新工艺可以妥善解决这一难题。本试验通过四个处理组──有沙、无沙、无沙+PSB、无沙+FAMP──进行对比,显示出无沙养鳖法具有节能、低耗、高产、优质等特点。光合细菌(PSB)对改善水质,提高鳖的产量有一定作用,但在较好的水质环境条件下其作用不明显。翻富(FAMP)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及水质改良剂,在本次试验中增产效果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总结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危害、成因、特点和防治对策,分析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中国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及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多年的研究工作经验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的成果。[结果](1)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蕴涵自然和人为两种动力,水和土两个流失主体,城市和周边及地表与地下两类分布空间;(2)城市水土流失危害主要包括管道淤积、风沙扬尘、水源污染、资源衰退、环境破坏等多方面;(3)城市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主要包括法律、机制、宣传、监管、兼治和科研等6个方面。[结论]人们对城市水土流失的认识尚存不足,城市水土保持理论、技术及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城市水土流失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应从理论研究、应用优化以及经验推广等方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7.
选取水力侵蚀极其剧烈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径流小区的连续监测试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与方差均值比率法相结合,对比分析砒砂岩坡面3种典型自然植被格局(聚集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下的产流产沙特征与坡面微地形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均匀分布格局对减缓水力侵蚀条件下砒砂岩坡面土壤侵蚀强度的效果最明显,与裸坡相比,减流率达到64%,减沙率达到72%,土壤流失量最少,为0.05 kg/m2。径流泥沙量之间存在多项式曲线关系,拟合函数为y=-0.0462X2+0.5355X-0.865,R2=0.736。(2)均匀分布格局的侵蚀区面积最小,为12.28 m2;沉积区面积最大,为3.44 m2,土壤侵蚀强度较其他坡面弱,以轻度侵蚀为主。(3)均匀分布格局的径流泥沙量与平均沉积深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与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603;与泥沙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71。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对于长江、淮河等重要干支流河道非法采砂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河道非法采砂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行洪安全及流域生态环境。该文以桐城市大沙河为例,分析了中小河道非法采砂的成因及危害,并初步探究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以贵州省境内人工干扰较少的都柳江为研究对象,对急流-深潭-沙(砾)滩系统中底质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都柳江不同河段底质中酶活性的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过氧化氢酶活性沙(砾)滩〉急流〉深潭,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都是深潭〉急流〉沙(砾)滩,脱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急流—深潭—沙(砾)滩系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深潭和急流中的最大值都在下游,沙(砾)滩的最大值在中游,磷酸酶活性的最大值均在上游,而脱氢酶活性在深潭和急流的最大值都在中游,在沙(砾)滩中的最大值在下游。(2)都柳江的河道形态结构因子与深潭中底质酶活性有一定关系,而与急流和沙(砾)滩中底质酶活性的关系不明显。(3)急流和深潭中的氮素水平与底质中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与脲酶活性的关系尤为突出;磷素水平与底质中酶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电导率和COD与底质酶活性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溶解氧与急流中的过氧化氢酶有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河道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介绍了规划种子沙藏后熟技术,包括采种、种子贮藏、水分控制、后熟催芽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桂花播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