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9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999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456篇
基础科学   848篇
  694篇
综合类   2356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330篇
畜牧兽医   1713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80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阐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概括了病毒的检测方法,并对近年来流行病学及疫苗的研发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2.
将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程度的黄金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毛发皮质醇激素不仅可用于检测及估计动物慢性应激程度,且有助于了解动物体生理病理过程,并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血液、唾液、尿液及乳汁中皮质醇激素含量作为反映急性应激程度的模型,被用于检测和建立持续的皮质醇激素昼夜循环规律研究。而毛发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模型却可以回顾性地反映慢性应激程度。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的生化指标不仅具有采样应激小、检测灵敏、方便的优点,而且是可遗传性状(h2=0.31),可以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活性标记,进而利用其解释遗传变异对慢性应激中HPA轴活性变化的影响程度。作者综述了皮质醇激素与动物体健康的关系,慢性应激下机体调节机理及遗传适应改变,慢性应激评定指标研究进展,毛发作为皮质醇激素研究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毛发皮质醇激素作为反映慢性应激的生化指标的限制与未来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病变为主的一种急性蚊媒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乙脑病毒的增殖宿主和贮存宿主涉及猪、马、牛和禽等多种家畜,且主要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广泛流行,不仅造成畜牧业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对乙脑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对乙脑的快速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传统方法、新兴技术和试验特异性改良等进行较全面的综述,意在为快速、简单、准确的乙脑诊断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rice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 and chemometrics. The profiles of 25 elements in brown rice measured by ICP-AES were subjected to data-mining processes, 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 PLS-DA clearly discriminated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rice samples grown in three countries. Eleven elements (Cu, Ag, Zn, Cr, Ca, Ba, Cd, Bi, K, Pb, and I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the ric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use of multielement profiling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s as a tool for discriminating food origins. This study extends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applications of both multielement profiling and chemometric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od authenticity, and thus can be useful for controlling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of rice by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and protecting consumers from improper domestic labeling.  相似文献   
995.
Enteromyxum scophthalmi is a myxozoan parasite that causes severe parasitic diseases in cultured turbot affecting mainly the intestine of the hos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roducing acute enteritis, starvation and eventually death. Current diagnosis of E. scopthalmi us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the parasite. These techniques take extended time to be carried out and do not favour the adoption of control measure at turbot farms and require the sacrifice of fish. This study develops a fast real‐time PCR molecular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E. scophthalmi in infected farmed turbot. This methodology is applicable for routine controls on the farm at every stage of the parasite infec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specificity,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chniqu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non‐invasive procedure of sampling through swaps. This allows control, prevention and diagnosis of the parasite infection at turbot farms while maintaining the welfare of the cultivated fish and avoiding sacrifice of the fish sampled.  相似文献   
996.
为建立牡蛎疱疹病毒魁蚶株快速、灵敏、准确和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已测序完成的OsHV-1-SB全基因组序列,选择其保守区域,建立了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温度、dNTPs、Mg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温度为63℃,反应时间为60 min,dNTPs浓度为1.4 mmol/L,Mg2+浓度为6 mmol/L.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30拷贝的质粒DNA,并且特异性较强,与贝类常见病原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鲍鱼疱疹病毒、派琴虫、包纳米虫、马尔泰虫以及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和副溶血弧菌均无交叉反应.使用实验建立的CPA检测方法对2012年分别采自韩国庆尚南道、山东长岛、辽宁大连共计22份OsHV-1-SB感染情况未知的魁蚶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实验所建立的OsHV-1-SB的CPA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强.由于其检测结果可通过简单离心或者向反应管中加入核酸荧光染料GeneFinderTM进行肉眼观察,所以可以在沿海贝类养殖厂及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在稀碱条件下,河鲀毒素(TTX)与次溴酸钠和尿素于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荧光性能的物质,该反应与已报道的TTX在强碱下生成C-9碱的碱解不同。本研究拟对该衍生反应所需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并尝试依据该反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河鲀毒素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扫描光谱显示,产物最大激发波长(EX)为233 nm,最大发射波长(EM)为370 nm。该反应对p H要求比较严格,反应最适p H在11.6~11.9之间。对样品进行衍生检测获得最强荧光信号的条件为:次溴酸钠0.036~0.09 mol/L、尿素10~50 g/L、碳酸钠0.2~0.3 mol/L,温度75℃。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此衍生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信号强度与TTX含量成正比,在0.01~1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09.17x+0.396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依据该衍生反应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品中河鲀毒素含量,检测限达到20μg/kg,平行样品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44%~7.25%,准确度高。对河鲀、虾虎鱼和织纹螺产品检测表明,该反应特异性强,不易出现假阳性,可用于河鲀毒素检测的确证。  相似文献   
998.
1疾病概述
  冷水鲑科鱼类价格昂贵,是世界三大养殖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目前我国的鲑科鱼养殖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主,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以下,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鲑鱼,尤其是大西洋鲑鱼(Salmo salar )[1-2],鲑鱼甲病毒病对于我国的鲑科鱼养殖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反应出的容器污染情况,采用发酵法、滤膜法以及涮洗法对乳品塑料预制瓶容器在不同贮存时间和不同污染程度所产生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法不能全面反应出容器的污染情况,涮洗法和滤膜法的采样方式更全面,能更好地反应污染情况.但滤膜法不适用于高污染的环境下的检测.因此,涮洗法更适合在工业化生产中用于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使用盐酸克伦特罗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基于免疫荧光层析原理,实现对猪尿中所含克伦特罗的定量检测,并对试纸条的灵敏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以四参数法对定量曲线进行拟合,线性系数为R2=0.99972;检测限达到0.1 μg/L;对3个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为80%~120%;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2%、11.1%、15.2%;与4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8种常用的抗生素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01%;同时验证了本试剂盒在1年的保存期限有效。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