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33篇
  690篇
综合类   69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北方典型城市API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中国北方9个典型城市(北京、哈尔滨、青岛、太原、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2002-2008年连续7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各月空气污染指数大于200的天数和首要污染物以PM10和SO2出现的天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污染最为严重,PM10为我国北方9个典型城市(北京、哈尔滨、青岛、太原、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首要污染物。研究还结合北方典型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均值,分析了各地污染的成因;并对环境因素:温度、降水、湿度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与空气污染指数呈负相关;大部分城市湿度与其呈负相关,而乌鲁木齐则为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还以兰州市为例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降水对空气污染指数的影响。最后通过比较2006年3月份的一次强沙尘暴期间空气污染指数与2007年同期空气污染指数,讨论了沙尘暴对我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乌鲁木齐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水汽来源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NIP(Global of Isotope in Precipitation)乌鲁木齐站点1986-2003年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研究乌鲁木齐地区17年(1986-2003)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为...  相似文献   
93.
新疆达坂城地区52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乌鲁木齐市达坂城气象站(1958—2009)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滑动平均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并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年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近52a来达坂城地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及春、夏、秋、冬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90年代以来是气温上升最显著...  相似文献   
94.
近30年新疆降水量及雨日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新疆1971-2006年9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新疆年和四季降水量及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及雨日的空间分布均为北疆大于南疆,山区大于平原,二者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相似程度较低,有些地区甚至完全相反。南疆大部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雨日增加而造成的;北疆大部地区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  相似文献   
95.
延河流域NDVI与主要气候因子的时空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RS技术提取延河流域2000-2004年的NDVI影像,基于GIS技术生成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内插分布图,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空间回归分析法分别对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时间、空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的植被NDVI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96.
97.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环境容量下侧柏合理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永涛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56-158,162
利用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理论和水量平衡理论对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水量平衡和合理造林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造林密度不合理,大多存在着水分盈余或水分亏缺,应进行适当调整。在该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条件下,10年生侧柏的最大造林密度为2004株/hm2,最合理的密度应为1856株/hm2,相应集水面积为3.89m2。  相似文献   
98.
中长期降水量的预测是气象科学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对数马尔可夫模型预测降水量,弥补了传统的马尔可夫模型降水预测中峰值的不准确性,提高了预测精度,并用宁夏盐池县气象站43a的降水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半干旱风沙区中长期降水量预报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马强  宇万太  张璐  周桦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4):283-288
利用持续16年的长期田间试验与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下辽河平原不同施肥与降水条件对玉米体内养分浓度、养分在籽实与秸秆中的分配比以及每形成单位籽实产量所收获养分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体内养分浓度及养分在籽实与秸秆中的分配比例明显受施肥、降水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在平水年条件下,养分在籽实内累积的比例最高,其中N、P、K分别较偏旱或偏涝年景平均相对提高26.2%、33.3%和21.3%。同时,作物生长状况愈好,形成单位籽实产量所需养分量有减少的趋势,这些都说明良好的水肥条件有利作物生长,也有利于提高作物体内养分的转化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0.
不同降雨带上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我国不同降雨量等级下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轻度以上水蚀的百分比和水蚀综合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降雨量为 2 5 0~ 40 0 m m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带上 ,分别为 5 5 .7%和 182。风蚀综合指数、冻融侵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最高值分别为 6 40 ,192和 44 7,均出现在降雨量小于 2 0 0 mm的干旱地带上。在降雨量大于 16 0 0 mm的带上不存在冻融侵蚀。在湿润、潮湿和过湿的地带上主要以水蚀为主 ,均占 96 %以上。在半湿润地带上 ,水蚀也占优势 ,占 76 .1%。在半干旱地带上 ,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接近于各占 30 %。在干旱地带上 ,以风蚀为主 ,占 5 8.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