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1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524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523篇
基础科学   218篇
  542篇
综合类   1823篇
农作物   291篇
水产渔业   188篇
畜牧兽医   547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5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水杨酸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水杨酸(SA)浓度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甘薯接种薯瘟菌前3 d喷施不同浓度SA,1-7 mmol.L-1SA均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的抗性,其最适浓度为5 mmol.L-1;SA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过氧化氢(H2O2)累积减少.可见在薯瘟病菌浸染下,SA能够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942.
不同气流条件下做青过程青叶的呼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气流条件对乌龙茶毛茶品质影响的内在生理机制,以毛蟹品种鲜叶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和暑季均分别设计恒温、恒风(处理Ⅰ)、恒温、无风(处理Ⅱ)和自然开放(处理Ⅲ)3种环境做青,观测做青过程中青叶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茶做青过程中3个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在三摇前均呈上升趋势,三摇后开始下降.暑茶做青过程中,处理Ⅰ和处理Ⅱ的青叶呼吸速率均在每次摇前下降,摇后上升,处理Ⅲ则在二摇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春、暑茶做青全过程的平均值来看,均以处理Ⅰ的呼吸速率最大,处理Ⅱ的最小,而暑季各处理青叶的呼吸速率总体上高于春季.处理Ⅰ所制毛茶春茶品质最佳,处理Ⅲ最差,暑茶品质处理Ⅰ最佳,处理Ⅱ最差.  相似文献   
943.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单株木树高和树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方面,高采样密度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单株木三维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单株木参数。该文利用高采样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离散回波,平均激光点间隔0.52 m、平均光斑直径0.3 m),研究了单株木的树高提取技术和树冠边界识别算法,针对单株木的树冠特征,提出了一种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最后,使用重庆铁山坪林场的9个外业样地数据,对单株木树高和冠幅,以及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单株木树高和冠幅的R2分别为0.34和0.03,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的R2分别为0.97和0.71,样地尺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单株木尺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4.
灵芝三萜高产菌株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HG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处理,经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生长速度、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9株诱变株;通过10次PDA斜面继代培养、液体培养以及栽培试验筛选,获得了菌丝干重和三萜含量稳定提高的诱变株UV-3,该菌株在栽培袋中的菌丝生长速率及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高58.6%和29.4%。SRAP-PCR结果表明,诱变株UV-3与出发菌株相比,DNA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45.
ALA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AM-21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50~200 mg·L-1 ALA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观察到ALA处理可以提高西瓜幼苗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以及叶片获取光能能力(1/F0-1/Fm)的效应.对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研究表明,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能量耗散(P)均随着光化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PCR)、天线热耗散(D)以及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能量耗散(E)则随着光化光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作用光照强度为40 μmol·m-2·s-1时,Fv′/Fm′、ΦPSⅡ、qP、P、E、D和NPQ等光响应曲线出现1个明显的转折点;当光化光照强度低于40 μmol·m-2·s-1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曲线呈相反趋势.外源ALA处理明显提高西瓜叶片Fv′/Fm′、ΦPSⅡ、P、PCR和ETR.当光化光照强度高于1 500 μmol·m-2·s-1时,ALA处理叶片NPQ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从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比率上看,ALA处理叶片D下降,E上升,同时保持较高P,说明ALA处理有利于能量进入PSⅡ反应中心,促进光化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46.
王宏炜  史亚琪  黄峰  袁琳 《作物学报》2008,34(1):157-162
以不同浓度HgCl2溶液涂抹蚕豆(Vicia faba L.)叶片30 min后, 测定进入叶片组织的汞含量、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随着外施HgCl2溶液浓度的增大, 进入叶片组织的汞含量增加。当HgCl2溶液浓度高于10 mg L-1时, 处理显著抑制蚕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 且随着浓度增加, 抑制程度也加强。同时, HgCl2溶液处理能够显著降低PSⅡ光量子产量(DF/ Fm’)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 增加叶片的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NPQ)。 结果表明, 低浓度HgCl2短时间处理导致蚕豆叶片Pn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HgCl2抑制了光合电子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947.
选用西农优30和富优1号两个水稻品种, 在灌浆结实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 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活性氧活力的动态及成熟稻米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 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 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明显上升, PS II的潜在活性(Fv/Fo)和PS II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均低于对照, 呈下降趋势; 灌浆结实后期Fv/Fo和Fv/Fm的下降速率最快; 灌浆结实后期抗氧化活力低于对照。同时, 高温胁迫下的成熟稻米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蛋白质含量升高, 垩白度上升而千粒重下降。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被抑制, 抗活性氧活力降低, 水稻叶片功能期缩短, 可能是稻米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8.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可变荧光(Fv)下降,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降低.Fv,Fv/Fm和Fv/F0在水分胁迫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为N>L.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Fv,Fv/Fm和Fv/F0值也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949.
Detailed karyotypes of Hydrangea macrophylla, Hydrangea paniculata and Hydrangea quercifolia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rm lengths and centromeric index, together with 45S rD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lthough the chromosomes were small, they were well distinguishable for all species. Chromosome morphology and karyotypes were different for the three species. H. macrophylla had six metacentric (M), eight submetacentric (SM) and four subtelocentric (ST) chromosomes. The karyotype of H. paniculata contained seven M, 10 SM and one ST chromosomes and H. quercifolia had six M, 10 SM and two ST chromosomes. The variability among three species also was expressed by 45S rDNA signals. H. macrophylla had a 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 on chromosome 2, H. paniculata had 45S rDNA signals on chromosomes 2, 5 and 11 and H. quercifolia on chromosomes 3 and 8. Hybridization signal always was distally on the short arm but the strength of the signals was different for the three species. The chromosome portraits made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d to trace chromosome behaviour in interspecific hybrids resulting from breeding work between the three species.  相似文献   
950.
逐渐干旱对牡丹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 研究逐渐干旱条件下牡丹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变化。(方法)以胡红、洛阳红两种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逐渐干旱处理,从牡丹光合响应、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来研究牡丹光合与荧光特性。(结果)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干旱降低牡丹净光合作用、限制气体交换。(结论)7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合牡丹的生长,同时发现与干旱胁迫相比,水分过多更不利牡丹的生长。不同品种间比较发现,胡红比洛阳红更耐旱,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