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47篇
  379篇
综合类   909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2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中国北方冬季极端温度的变化及其与AO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51-2005年中国北方地区297站冬季(12月~次年2月)的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析计算出1951-2004年该区域内4种冬季极端温度指数(暖日、冷日、暖夜和冷夜)及其分布,并研究了其与同期北极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冬季暖日天数的分布从南向北增加;在北方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北部较小,南疆较高。冬季冷日天数的分布总体上在北方东部从南向北递减;在西北地区比较复杂,在青藏高原较高,在南疆比较小。冬季暖夜天数的分布复杂,形成几个高值中心,分别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北地区的新疆中部以及东北中部,其它地区较小,如青藏高原和北疆。冬季冷夜天数的分布,高值分布在辽宁北部、内蒙古的中东部、新疆北部和青海东南部;低值分布在华北地区的河北和西北地区的新疆南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显著增加,而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显著减少。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在天数高值区发生的概率增加了,而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在天数高值区发生的概率减少了。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当冬季AO指数偏强时,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偏多,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偏少;反之,冬季AO指数偏弱时,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偏少,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偏多。其中显著相关的地区表明了冬季AO对这些地区的极端温度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反映出在显著相关的地区两者联系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92.
黄河流域陕西片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气候、地质、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 5类因素中的 6个因子为预报因子 ,以陕西黄河流域水蚀区内 5大类型区中 3 3条小流域的实验观测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及有关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建立了适用于该区域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据运用该模型对本区域内 4条小流域水土保持遥感普查成果和建模所用 3 3条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进行验证 ,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可以在陕西黄河流域水蚀区及条件相近的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通过平衡吸附的方法,研究了Cd2+在单一及与Cu2+、Zn2+复合条件下,在陕西塿土、黄绵土、黑垆土、黄褐土、砂土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征,并通过多重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20、30℃条件下,Cd2+在各供试土样中吸附等温线总体上呈H或L型等温线形式,黑垆土对Cd2+总是吸附最强,而砂土的吸附总是最弱;Cd2+吸附的温度效应呈现升温负效应特征,塿土土样中,Cu2+的共存对其温度效应影响较大,而在其他4种土样中Zn2+的共存具有较大影响;Cu2+、Zn2+的共存均降低了Cd2+的吸附量,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Freundlich模型是描述Cd2+吸附等温线最佳模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2+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以电性引力吸附为主,Cu2+的共存主要和其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络和吸附等化学吸附作用有关,因此其对Cd2+以化学竞争性吸附的影响相对较弱,而Zn2+共存吸附与Cd2+吸附机制类似,因此表现出Zn2+共存对Cd2+吸附影响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梯田田坎水分耗散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陕北丘陵沟壑区梯田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监测结果的分析,认为田坎水分蒸发对田面土壤水分的减少作用,在距田坎1m距离内是明显的,它使作物单株产量较坡地减少了18.2%,理论计算表明:1m高田坎水分损失10.9%,2m高田坎水分损失11.2%。  相似文献   
95.
苏北山丘区典型性次生林下土壤蓄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佳  于法展  杨盼盼  曾晨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84-186,191
次生林下土壤蓄水能力作为水源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主体之一。研究采用“每木调查法”,以苏北山丘区现存的赤松林、黑松林、侧柏林、栎类林、杂木林、刺槐林6种典型次生林作为主要对象,通过对林下植被土壤各个层面水文特性的研究,比较分析其林下土壤的蓄水能力。结果表明:6种次生林下土壤蓄水能力范围为280.8 ~451.2 t/hm2,各次生林下土壤的蓄水能力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其蓄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刺槐林>栎类林>杂木林>侧柏林>赤松林>黑松林。  相似文献   
96.
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78-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陕西省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耕地面积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会偏离这种均衡;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解释水平为10%左右,预测期内不断增强,而耕地数量变化能够解释经济发展的35%以上,但预测期内先增强后减弱。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集约利用土地,发展节地型产业和低碳经济,提高耕地占用的经济成本,加大财政强农惠农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97.
研究农作物布局可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谷子、马铃薯、苹果3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选取8个主要的水土光热条件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水土光热条件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了作物综合适宜度评价模型,计算了500 m×500 m单元的适宜度及空间分布,采用自然断点法研究了3种作物的空间精准布局。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适宜度均在0.78以上,均值表现为谷子>苹果>马铃薯。谷子适宜度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适宜区在东南沿黄地区;马铃薯适宜度从西南向东北递减,最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苹果适宜度从北向南升高,最适宜区域主要在东南部地区。西部白于山区和东南部黄龙山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宜种植马铃薯和苹果,东部沿黄地区宜种植谷子和苹果。在精细化布局中,谷子主要位于东部的大部分县区和南部的北洛河流域,马铃薯主要位于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的河流周围,苹果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以及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县区。  相似文献   
98.
曹士国 《北方水稻》2013,(5):26-27,30
针对承德稻区水稻育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承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该地区育秧技术进行试验探索,集成了"水稻双无育秧法",结果表明,双无育秧法秧苗期温湿度容易控制,基本保持在20℃左右,适合秧苗生长;基质透气、透水性强,不携带各类病菌,避免了土传病菌的侵害;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根须比常规育秧多一倍,根粗、根壮,比常规育苗根长2~3 cm;水稻苗期立枯、青枯、黄化病没有发生,秧苗株型合理、根系发达、带孽率高、插秧后缓苗快;比常规育秧增产3%~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玉米作为我国重要农业作物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影响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几种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0.
几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适宜药剂,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4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计吡唑醚菌酯100g·hm-2、氟环唑135g·hm-2、丙环唑168.8g·hm-2及代森铵675g·hm-2三次药后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分别为82.1%、81.2%、82.9%和77.3%,对玉米安全、无药害;综合保产因素,生产上防治玉米大斑病宜采用含吡唑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成分的药剂为佳,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