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2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21.
 定点突变技术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必要手段之一, 随着蛋白质结构生物学深入发展, 研究中要同时构建多位点、批量表达载体, 研究者基于重叠延伸PCR和双接头PCR方法, 优化建立一种高效构建多位点突变重组表达质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将生态位理论运用于我国云南省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分析了云南省产业结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位视角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及其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物-杂草化感作用是作物与杂草之间生态位竞争的重要机理之一。利用作物-杂草化感作用和生态位理论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作物-杂草化感作用与其生态位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探讨,从生态位理论入手,对农作物及其杂草化感作用等个体或微观生态学研究在宏观生态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据此进行推导在野外生态环境中强化对杂草具有强化感抑制作用的作物品种的人工选择和合理布局,可以实现杂草的整体防控和宏观生态评价,为下一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作物-杂草化感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4.
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在我国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  万方浩 《草业学报》2010,19(6):222-230
意大利苍耳是20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的检疫性杂草,近年来呈快速扩散趋势。明确其适生区对科学监测和控制该杂草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生态位模型预测了其在我国的适生区。首先利用原产地北美洲的分布点构建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其在全球适生区,然后利用全球已知入侵点为独立检验数据通过ROC曲线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显示原产地数据构建生态位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AUC=0.91)。进而将该模型投影到中国,结果显示除青海、西藏、新疆天山山脉以南和内蒙古北部地区外的区域都是意大利苍耳在我国的适生区。针对于意大利苍耳在我国广阔的适生区以及繁殖能力强、种子具钩刺等易于扩散的生物学特性和多样化的扩散途径,意大利苍耳在中国即将进入一个快速扩散阶段。建议对新入侵的地区采取早期根除措施,加大对适生区内港口、机场、旅游区等极易传入区域的监测力度,以预防其再度入侵和控制其在我国进一步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5.
浙西北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evins、Hurlbert、Schoener和Pianka的生态位计测公式,以综合群落梯度为资源轴,定量计测了青山湖针阔混交林24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了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相似性比例和重叠的生态学意义,揭示了种群利用资源和效率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优势树种青冈、苦槠、马尾松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各优势树种,无论是耐荫种类还是阳性树种,均表现出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它们对现有环境适应的相似性;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能等同起来。各优势种群对地上垂直空间的利用是互补的,但生态位重叠较大,存在明显的空间竞争。  相似文献   
126.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水曲柳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山丁子、长白忍冬、水曲柳、家榆、糖槭和接骨木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上层林分主要树种水曲柳林下更新苗生态位宽度比其他植物种林下更新苗的生态位宽度较高,水曲柳更新程度较好。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低。说明不同种群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对不剧烈,可采取人工措施改善树种的配置,促进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127.
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鹞落坪半夏Pinella yaoluopingensis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鹞落坪半夏资源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对安徽省鹞落坪保护区特有种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进行调查,运用Levins和Shaa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鹞落坪半夏生境地17个主要草本种群中,多数草本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其中,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臭草Melica scabrosa、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生态位宽度居前3位,它们也是鹞落坪半夏生境地草本层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居最后3位的是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待宵草Oenothera strict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居中下水平。主要草本种群的重要值(IV)与生态位宽度B_i、B_i'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Sig.=0.000)、0.707(Sig.=0.002)。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下的种对占所有种对的83.46%,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占38.60%,而生态位重叠值1.0的种对仅占总物种种对的1.10%,各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并未与相应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呈现出相关性。【结论】鹞落坪半夏生境地主要草本种群生态学特性相似性不大,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主要草本种群能和谐地共生于群落中,但鹞落坪半夏生态位宽度并无优势,只处于伴生地位。  相似文献   
128.
基于GPS轨迹的农机垄间作业重叠与遗漏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有效评估农机作业过程的重漏程度,该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GPS轨迹数据分析农机垄间作业重叠区域面积和作业遗漏区域面积,提出表征农机作业完整性、无重叠的量化评估指标,即作业重叠率和作业遗漏率。基于农田作业机械GPS轨迹的历史数据,分别计算多个地块不同农作管理过程中的作业重叠率和作业遗漏率。其中,小麦收获作业重叠率高于遗漏率,最高作业重叠率达13.30%;施肥作业遗漏率高于重叠率,最高作业遗漏率达13.80%;喷药作业重叠率高于遗漏率,最高作业重叠率达12.93%,上述结果与实际作业情况相符。结果表明,农田作业机械无导航情况下的作业重叠与遗漏显著,导致作业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甚至会影响农田环境安全。该研究方法为农机作业过程监管提供有效地评价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解半干旱区湿地植物生态位格局,采用样线法对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湿生带、交错带和旱生带的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物种的重要值,并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了计量。结果表明,湿生带以耐盐碱的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为绝对优势种,其重要值、生态位宽度远大于其它物种。说明湿生带盐碱度太高,只有极少数物种可以生存。在交错带和旱生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是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最大。旱生带与交错带相比,大部分物种的生态位宽度有所提高,说明旱生带更适宜植物生长。同时,分析3带的生态位重叠度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0.
Diet overlap estimation among specie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Through these interactions, one species may extinguish others through competition or adapt through mechanisms such as resource partitio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domestic herbivores in a native assemblage may introduce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with wild herbivores. In southern Patagonian steppes, guanaco (Lama guanicoe) populations are increasing after a drastic demise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This is occurring in protected areas and extensive ranching areas for sheep, and in the latter ranchers have rising concerns regarding competition. In this observational study, we measured diet overlap, food selection and preferences, and niche width for guanaco and sheep to compare use of food resource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Fec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microhistological technique to determine sheep and guanaco diets. Diets of guanaco and sheep were dominated by tussock grass (Festuca gracillima, sheep > 60%, guanaco > 50%), the most abundant plant species. Although food niche widths, measured through Levin’s Index, were narrow, guanaco presented the broadest niche (P < 0.001). Of the 17 identified plant species present in guanaco and sheep diets, 5 were always selected by both ungulates and 1 was always avoided at the four study sites. Overlap between diets was high (> 0.90), evidencing potential competition. In addition, diet overlap coupled with our results of small variation in use and selectivity of food resources suggest the absence of resource partitioning. Therefore, both species might share resources or coexist, possibly due to high availability or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od resources and guanaco resilience to cope with numerically dominant competition from sheep. These findings offer new insight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pecies’ interactions. It is also a management challenge to emerging wild and domestic herbivores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livestock production concerns at la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