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0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1271篇
林业   2438篇
农学   871篇
基础科学   958篇
  3536篇
综合类   6767篇
农作物   574篇
水产渔业   414篇
畜牧兽医   918篇
园艺   403篇
植物保护   91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62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645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292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083篇
  2008年   943篇
  2007年   1010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结合文登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研究,作者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对文登水环境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文登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文登市区域水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农业建设方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952.
沙地衬膜水稻施肥效应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地衬膜水稻采用无土栽培原理,施肥以化肥为主。适宜的N肥能显著促进沙地衬膜水稻营养体的生长.P肥则对水稻后期籽粒灌浆结实有明显效应。N、P配施较单施N、P处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沙地衬膜水稻栽培中。纯N最适施用量为144.7kg/km^2,最佳N、P配比为1:0.502.以使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均表现较高。根据沙土特点和水稻生长发育规律,衬膜水稻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N肥分4次施入。P肥基施为主,K肥少量追施。另须基施Si等微肥。基肥采取沟深施。追肥撒施,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主攻分蘖肥和穗粒肥。  相似文献   
95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理论分析、试验观测、外业调查的基础上,从黄土成土速度、坡耕地表土养分平衡、保持坡耕地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黄河河道的容许来沙量、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土壤培肥和施肥能力的巨大潜力等角度综合分析,确定2.00t/(hm~2·a)作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的土壤容许流失量,在较长时期内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954.
周江红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3):63-64,74
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中建立的不同措施的径流小区的监测,选择具有典型黑土的黑龙江省宾县三岔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地埂植物带、荒山灌木埂、横垄、水平坑(坑内植树)、裸地、顺垄6个小区进行了为期2 a的观测。经实测分析计算得出:相对于裸地来说,水平台田、荒山灌木埂、横垄、地埂植物带和顺垄减少侵蚀量分别为99.14%,97.65%,90.66%,87.7%和58.72%,减沙保土效果最好的是水平台田,顺垄保土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55.
在贫困山区利用低值价廉的可饲资源,通过人工饲喂肉免转化为高值的肉食品,发展精饲料节约型养殖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6.
三峡库区奉节县新城建设大大改变了李家大沟中下游的地质环境,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到新城区的建设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对李家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工程活动)、基本特征(形成区和流通区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研究,对泥石流的危害性和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7.
近40年来,长江上游和支流地区,破坏得多治理得少,空话说得多认真实干得少,水土保持停的时间多搞的时间少,在点上兜圈子的多在面上铺开的少。所以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早洪风雹灾害日益频繁,危害惨重。长江上游和支流的水土保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现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大抓生态环境的认真保护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几年内即可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58.
浅论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正确把握合理利用土地的含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及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商洛山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区实际提出通过科学规化、强化管理,以经济手段调控土地利用,实行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充分利用存量土地等措施,以期获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进而促进商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9.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水资源平衡及其管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环洞庭湖丘岗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定位观测和小流域水平衡监测研究表明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水资源总量丰沛 ,可利用的集雨水量为现今农业用地最大灌溉水需求量的 2 .4 1倍 ,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但由于雨水的季节性配置差异 ,系统水分有季节性富余与亏缺 ,一般年份 3月中旬至 7月上旬水富余 3 11.3 mm ;8月上旬至 9月下旬水亏缺 13 4 .7mm。天然降水大约 76%产生派生资源参与系统水分循环 ,其余部分主要以径流形式溢泄入下游水域。这一过程使该地区每年流失或向洞庭湖水域输送水 1.3 1× 10 1 0 m3、泥沙 1.64× 10 4 m3、养分 ( N,P,K)0 .89× 10 4 t。该地区土类多属红壤 ,持水能力强 ,但有效含水量低 ,凸现出涝渍、湿害和干旱双重农业水问题。本地区水平衡管理应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集雨水利工程建设 ;二是合理构建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60.
浙江省生态旅游区的水土保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旅游区已经成为浙江省旅游开发的新天地,它以其提供自然性和原始性的环境深受游客青睐。水土流失是降低旅游区环境质量和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水土流失对旅游区的影响方式可分为自生型和外来型两种。按区域地理特征不同,浙江省生态旅游区水土保持类型可分为山区丘陵型、江河湖泊型、平原型、海岛型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