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34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106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7篇 |
农学 | 482篇 |
基础科学 | 730篇 |
2227篇 | |
综合类 | 1637篇 |
农作物 | 212篇 |
水产渔业 | 130篇 |
畜牧兽医 | 272篇 |
园艺 | 90篇 |
植物保护 | 5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409篇 |
2015年 | 283篇 |
2014年 | 346篇 |
2013年 | 403篇 |
2012年 | 448篇 |
2011年 | 441篇 |
2010年 | 367篇 |
2009年 | 328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256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喀斯特区顶坛花椒适生的土壤水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以盆栽顶坛花椒幼苗为对象,在不同水分梯度及充分供水条件下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1年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益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维持顶坛花椒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2%,维持顶坛花椒较高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22.5%~25.6%,气孔导度最大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为25.6%,维持顶坛花椒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8%,根据喀斯特造林的基本构思,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和维持最佳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含水量低限值作为喀斯特造林树种顶坛花椒的适宜土壤水分的高限值和低限值。这一指标可量化为22%~28%。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136.
为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对抽梢期油茶树体养分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为试材,设置滴灌+花生秆+稻草、滴灌+生态膜、滴灌+油茶壳、滴灌、滴灌+黑地膜、花生秆+稻草、生态膜、油茶壳、黑地膜、不覆盖不灌水(CK)共10种水分管理措施,测定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抽梢期树体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并对各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油茶老叶和根N、P、K含量、新叶P、K含量以及枝条P养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老叶、根养分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当年生新叶和枝条的影响比较小。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和滴灌+黑地膜处理更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7.
138.
利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兴安岭谷地不同衰退程度云冷杉林表层土壤(0~20cm)水分空间异质性和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衰退明显增加了林地表层平均水分的含量,不同衰退程度的云冷杉林地之间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衰退程度的增加,使得平均块金值、基台值增大,空间结构比随着衰退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云冷杉林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以空间自相关部分为主,从占总空间异质性的99%减小到71%;各向异性分析也表明,不同衰退程度的云冷杉林地表层土壤水分在各方向上为各向同性,表明土壤水分变化是独立、随机、同质性的;其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随着衰退程度的增加,分数维变大,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增大,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明显破碎化。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以喀斯特断陷盆地小流域中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即桉树(Eucalyptus maideni)林、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天然次生灌丛、高盖度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和低盖度车桑子灌丛为研究对象,探究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同步监测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小流域降雨量与各林地土壤水分,采用变异系数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方法,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以及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衰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层雨季和旱季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相同,且雨季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旱季(P0.05),均为中等变异(Cv:12.88%28.66%)。(2)同一乔木林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活跃层与次活跃层垂直分布不同,但同一灌丛雨季和旱季分布相同。(3)6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在降雨量较充足的8—9月达到最大值,其变化范围介于26.25%44.08%之间,在降雨量明显不足的3—4月达到最小值,土壤体积含水量介于9.48%17.47%之间。(4)3种乔木林0 30 cm土层、3种灌丛0 10 cm土层充分降雨后约10 d土壤水分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低盖度和高盖度车桑子灌丛10 30 cm土层土壤水分降雨后15 d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并且接近植物萎蔫系数。[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雨季、旱季和月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均表现为桉树林天然次生灌丛冲天柏林马尾松林高盖度车桑子灌丛低盖度车桑子灌丛。喀斯特断陷盆地季节性干旱和临时性干旱问题严峻,乔木林和灌丛经充足降雨,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在连续放晴天气下林地土壤水分可供植物10 15 d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0.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对栗钙土理化性质和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过水林地比未过水林地具有较低的容重和土壤硬度、较高的土壤持水能力以及较高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氮含量,使得过水林地上杨树人工林的直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各级根系长度、根系总长度和根系总生物量整体上超过来过水林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