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97篇 |
免费 | 785篇 |
国内免费 | 13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40篇 |
农学 | 880篇 |
基础科学 | 968篇 |
3556篇 | |
综合类 | 6650篇 |
农作物 | 578篇 |
水产渔业 | 431篇 |
畜牧兽医 | 850篇 |
园艺 | 355篇 |
植物保护 | 8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318篇 |
2022年 | 492篇 |
2021年 | 516篇 |
2020年 | 495篇 |
2019年 | 623篇 |
2018年 | 345篇 |
2017年 | 636篇 |
2016年 | 785篇 |
2015年 | 651篇 |
2014年 | 834篇 |
2013年 | 957篇 |
2012年 | 1275篇 |
2011年 | 1269篇 |
2010年 | 1048篇 |
2009年 | 1017篇 |
2008年 | 909篇 |
2007年 | 988篇 |
2006年 | 798篇 |
2005年 | 619篇 |
2004年 | 456篇 |
2003年 | 348篇 |
2002年 | 286篇 |
2001年 | 255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44.
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适宜发展规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北牧区水资源和草地资源已被超极限利用的现状,应用水草畜平衡原理,分析了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的发展规模,提出了西北牧区灌溉人工草地适宜发展规模为215.76~239.71万hm^2,载畜量控制在13833.18万羊单位之内即可实现草畜平衡,总体可达到人工种植冷季补饲水平。新增灌溉需水量约为71.85~83.55亿m^3,占2000年灌溉总用水量(777亿m^3)的9.25%~10.75%。解决这一灌溉需水量的可行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5.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苜蓿叶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借助数码相机获取苜蓿叶片和参照物图像,经R2V矢量化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其面积和周长等特征信息。结果表明,参照物周长、面积提取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55%和1.08%,远小于叶面积仪器的测量误差(5%~15%),说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苜蓿叶面积测定是切实可行的;作为GIS应用的一个拓展,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一次性自动输出大量苜蓿叶片的单叶周长、单叶面积、叶片数等多项信息,因此与其他叶面积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叶面积具有精确、简捷、数据处理量大、额外投资小等优点,适用于在科研领域和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6.
47.
48.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是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现状,分析退化原因,提出优化改造模式,为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从而发挥可持续效益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目前呈严重衰败状态,尤其在个人管护的区域,残缺断代现象严重,部分地方甚至基本消失;2)病虫危害,耗水、胁地严重而被砍伐,耕地次生盐渍化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枯死,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农田防护林衰败的主要原因;3)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廊坊(P.langfangg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鸣山大枣(Jujube minshan)等树种为该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适宜树种,可采用农田防护林杨树优势树种轮换、针叶常绿树种优化改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营造等模式对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网进行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网的改造,将对完善防护林体系,保障景泰绿洲的安全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土丘陵区3种代表性植被恢复模式的沟谷地样地: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沟谷地(G-Rp),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灌丛沟谷地(G-Ck)和天然草地沟谷地(G-Ng).通过分析沟谷地5个坡位样带的土壤样品,评价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及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土壤全磷含量及储量略有减少的影响,其中柠条灌丛沟谷地土壤磷相对于对照(坡耕地)减少达显著差异(P<0.05);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及储量在沟谷地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呈由上到下递增趋势(除G-Rp沟底);沟谷地土壤碳氮元素间呈正向和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01).在黄土丘陵区沟谷地地貌单元实施植被恢复,可显著地提高沟谷地土壤的碳汇和氮素储量. 相似文献
50.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朝代及现代绢类织物的表面和纤维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像素法对蚕丝纤维截面积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蚕丝纤维截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同朝代及现代的9批绢类织物样品表面的完整度、光洁度、污染度以及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样品来源墓地的环境有关;不同样品蚕丝纤维截面形状有的较扁平,有的较饱满,还有一些呈碎块或空壳状,反映出蚕丝纤维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当时的养蚕技术水平相关;不同朝代样品间、同一朝代样品间的经纬纱线粗细及经纬纱线排列密度有差别,可能与绢类织物的种类及丝织技术水平有关。9批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存在差异,且大多数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方差数值较大,其中:东周到清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从38.57μm2增加至75.80μm2,可能与根据织物最终用途而选用的蚕丝原料以及家蚕长期驯养后茧丝的变化有关;现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在115μm2左右,明显大于古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这种变化可能与长期的蚕品种遗传改良以及饲养技术和缫丝工艺的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