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林业   259篇
农学   225篇
基础科学   428篇
  416篇
综合类   121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1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为探究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试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优化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布局,基于2019—2021年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POI数据,运用平均最近邻、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网格维数法系统分析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过程中连片分布特征呈不断加强趋势,由嘉兴市、衢州市和台州市“三核心”变化为以嘉兴市、湖州市和绍兴市为核心的连片高密度区;2)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空间分布上概率不等,分形结构复杂,存在局部围绕平原地区集聚情况;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移动幅度逐渐变小;3)政策文件数、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GDP、地形起伏度和城镇化率是影响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强度依次递减,且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对试点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浙江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为改善水力机械抗空化性能,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NACA0015水翼非定常云空泡脱落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空化阶段下非定常空泡结构对翼型表面产生的空化脉动规律,探讨空化非定常过程中压力脉动产生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基于密度分域滤波器的湍流模型(FBDCM)能较好地模拟水翼表面空泡周期性脱落的非定常过程;在攻角为8°,空化数为1.25的工况下,空泡演化的非定常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附着型空泡形成与生长阶段、附着型空泡脱落与云空化形成阶段和云状空泡发展与溃灭阶段;在第二阶段结束时,空泡体积分数增至该周期内最大值;在第三阶段,由于空泡在翼型表面逐渐脱落并溃灭,翼型表面的压力水平逐渐回升,且回射流是空泡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半滑舌鳎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半滑舌鳎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盐度梯度下,半滑舌鳎的耗氧量和耗氧率与体重(W)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Q=aWb表示,其中,耗氧量与体重呈正相关,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盐度和体重对半滑舌鳎的耗氧量和耗氧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 01);不同规格半滑舌鳎耗氧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同一盐度组,最低值则因体重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盐度组。半滑舌鳎的耗氧率无较明显的昼夜变化,夜里的耗氧率略大于白天,昼夜两阶段耗氧率的差异不显著。窒息点随着温度和体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在较低的温度下,半滑舌鳎有很强的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64.
异育银鲫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昼夜变化、体重及水温对异育银鲫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应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分别测定异育银鲫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氧量,结果表明:异育银鲫日间平均耗氧高于夜间平均耗氧,耗氧量随体重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耗氧量、耗氧率、窒息点随水温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5.
试验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了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6.5~7.5℃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5:00左右,低谷在15:00左右,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叶尔羌高原鳅适应低温能力较强,适宜生长温度6~29℃,最佳生长温度8~15℃。  相似文献   
66.
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及其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1998~2007年)、重庆(2006~2007年)和合江江段(1998~2005年)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圆口铜鱼的种群死亡特征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分析和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圆口铜鱼资源的合理利用.结果表明:1)3个江段各年间的圆口铜鱼开发率和捕捞死亡系数均远远大于相应年份最大允许的开发率和捕捞标准的基准尺度F0.1,3个江段的圆口铜鱼资源均处于严重过度捕捞状况;2)葛洲坝江段圆口铜鱼的最适开捕年龄为4龄(体长330mm),重庆和合江江段圆口铜鱼的开捕年龄应至少为5龄(体长375 mm).为保护圆口铜鱼的资源,建议葛洲坝江段三层流刺网的网日(2a)应大于75 mm为宜,重庆和合江江段的网目(2a)应不小于90 mm且同时需要控制各种渔具的日均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67.
转基因与野生唐鱼耐温限度及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野生型唐鱼Ⅰ和野生型唐鱼Ⅱ的耐温和耐氧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30 °C,升温速率为1 °C / 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高温分别为:38.53±0.08 °C、38.28±0.29 °C和38.55±0.09 °C。在驯化温度为25 °C,降温速率为2 °C / 24h时,三种唐鱼的半致死低温分别为:1.13±0.40 °C、1.26±0.10 °C和1.21±0.12 °C。恒温25 °C时,测定三种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66±0.02 mg/L、0.74±0.21 mg/L和0.51±0.01 mg/L。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三种唐鱼对温度和溶氧的耐受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8.
在拖网渔船的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螺旋桨与船-机的匹配、渔具与船-机-桨的匹配,实现推进系统的高效能发挥。本文引入时间概率的最佳螺旋桨参数优化确定方法,考虑拖网渔船设计的限制条件,通过优化分析,达到运营工况综合效能最佳,实现螺旋桨与船-机的合理匹配。从拖网渔船数据库中选取30艘运营状况优良的渔船进行有效拖力计算,建立拖网渔船有效拖力与主机功率和拖速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依据此方程得出的有效拖力结果选择网具和网板,实现有效拖力与渔具的合理匹配,最终实现渔具与船-机-桨的合理匹配。通过实船计算对比,验证了回归的有效拖力估算公式误差范围和适用性。研究表明:在拖网渔船设计初期,可以利用该公式估算有效拖力进行网具和网板的匹配,实现技术经济优化论证,最终实现船-机-桨-网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69.
真鲷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 and S)是广东及其他各省市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随着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真鲷养殖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夫于鱼类的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研究早有不少,但是对真鲷除个别学者提及其窒息点外,真正对其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为了绘其鲷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运输和成鱼养殖提供呼吸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笔者于1990年春对真鲷的窒息点和耗氧率进行了初步测定,就不同规格大小的苗种及备种外界条件与窒息点和耗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
  • 1. Many rivers and streams across the world have been channelized for various purposes. Channel cross‐sections of meandering rivers are asymmetrical and have cross‐sectional diversity in their physical environment; cross‐sections of a channelized river are typically trapezoidal and have little cross‐sectional diversity, both in physical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Several programmes to restore stream meander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improve river ecosystems degraded by channelization.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versifica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due to meander restoration and th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structure is poorly known.
  • 2. This study of a lowland river in Japan assessed how the cross‐sectional diversity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changed with restoration of a meander in a channelized river, and how th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responded to the changes in physical habitat variation.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of a channelized reach, the restored meandering reach, and a natural meandering reach.
  • 3. Natural meandering and restored meandering reaches showed higher cross‐sectional diversity in physical variables and total taxon richness across a reach than did the channelized reach. Almost all taxa observed in the natural and restored meandering reach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shallowest marginal habitats near the banks. Shear velocity increasing with water depth ha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macroinvertebrate density and richness.
  • 4.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hallow river bed along the inside of bends formed point bars that provided a highly stable substrate, a suitable habitat for macroinvertebrates in a lowland river. It is concluded that meander restoration could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in‐stream habitat restoration in lowland meandering river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