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6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159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347篇
基础科学   637篇
  1768篇
综合类   4737篇
农作物   92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8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0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Yemen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xperiences problems of scarcity of natur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s well as soil erosion and degradation. Agroforestry systems (AFS) are being promoted as a more appropriate land use system than monocropping systems (MCS) worldwide. Unfortunately, long-term studies on agro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systems (LUS) do not exist in Yemen. Agroforestry in the Rima'a region has started to deteriorate and many farmers turned to (MC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Rima'a Valley, near Alsharq town, Dhamar, Yemen. The study evaluates the soil nutrients, organic matter (OM), and other soil properties such as pH, bulk density, and porosity under AFS and compares it with soil under MCS. Standard procedures for soil sampling and analyzing were us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36 composite samples from Site 1 and 36 composite samples from Site 2 from six cropping systems (treat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relation to LUS. Agroforestry practices—mixed trees with coffee (S1), and Cordia africana L. with coffee (S2) have higher nitrogen concentration (0.17–0.26%) as compared to the Ziziphus spina-christi L. with maize (S3) and the monocropping maize (S5), (<0.16% in both Sites 1 and 2). Similar results were seen on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LUS on the soil P, K, and OM contents at the two sites (p < .01). While soil N, P, and soil K were higher under agroforestry systems S1, and S2 in both sites, it was the lowest in S5 in both sit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groforestry has more favorable effects on soil fertility and other soil propert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programs and campaigns to disseminate AFS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agroforestry in soi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992.
玉米马铃薯间作施肥的偏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偏生产力(PFP)是反映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云南省玉米马铃薯间作主要种植区4个县(市)8个乡16个村共120个农户的田间访问和随机问卷调查,获得了云南省玉米马铃薯间作施肥的第一手资料,并从肥料偏生产力(PFP)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玉米马铃薯间作主要种植区总养分投入量为838.96 kg/hm2,其中化学养分总投入量为564.91kg/hm2,化肥施用的偏生产力为20.01 kg/kg,按氮(N)、磷(P2O5)和钾(K2O)计算则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27.41、137.17和164.39 kg/kg.与单作玉米相比,氮(N)、磷(P2O5)和钾(K2O)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增加7.34、47.61、47.93 kg/kg;与单作马铃薯相比,氮(N)、磷(P2O5)和钾(K2O)的肥料偏生产力分别增加9.1、103.29、124.9 kg/kg.玉米马铃薯间作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上与单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呼吸和夏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为西北旱作夏玉米田保护性耕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设置传统耕作(CK)、还田免耕(NTS)、还田深松(CTS)和还田旋耕(RTS)4个耕作方式。[结果]夏玉米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RTS>CK>NTS>CTS,CTS处理能够较传统翻耕极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P<0.01)。与CK相比,CTS、NTS和RTS处理能提高产量24.44%、6.96%和9.17%,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土壤深松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是西北地区旱地夏玉米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994.
代建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78-12878,12957
[目的]筛选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5种药剂稀释后,采用喷雾法对玉米田玉米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1d,600、750、900g/hm。60%甲维·杀虫单WP的防效分别为48.02%、50.49%、52.27%;药后7d,600、750、900g/hm^260%甲维·杀虫单WP的防效分别为79.79%、94.02%、94.60%。[结论]60%甲维·杀虫单wP的最佳使用剂量为750g/hm^2。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的氮素优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冀中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自然生产条件下,对2。土体氮素循环及盈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小麦/玉米轮作周期氮素变化呈“M”型;氮素纵向移动性较强,深层土壤仍含有较高量氮素。『结论]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氮素循环呈盈余状态,氮肥施用应以减、控为主。  相似文献   
996.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光合产物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大田试验,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2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3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比不覆盖全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增加7.02%,总光合势增加7.07%,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增加2.97%,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36%,经济系数增加1.57%,最终单位面积子粒产量增加10.4%,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分别比翻耕和免耕全生育期平均面积系数高3.43%和5.70%,总光合势高2.73%和5.66%,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2.94%和6.74%,经济系数高0.90%和1.53%,最终子粒产量增加3.92%和5.95%,差异极显著。覆盖加深松产量比不覆盖免耕高15.9%。  相似文献   
997.
河北省夏播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河北省1975—2002年审(认)定夏播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河北省夏播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株高和穗位有增高的趋势;果穗由细长形向短粗形(筒形)演变,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则趋于稳定;株型由平展型逐渐向紧凑、半紧凑型演变;半硬粒型和硬粒型品种增多,马齿型品种的比例降低;产量水平稳步提高,递增幅度逐渐减少。品种的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适宜种植密度则在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以后,近年又呈现逐渐回落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青贮夏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和不同时间尺度对拔节期青贮夏玉米水分亏缺指数(WDI)和陆气温差监测效果的影响,利用地面数据结合无人机遥感数据建立植被指数-温度梯形空间,计算WDI干旱指数,并生成WDI分布图和陆气温差分布图。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水分胁迫梯度下分析WDI、陆气温差与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被指数-温度梯形空间和WDI分布图对短期降雨事件反应敏感;日间尺度下WDI、陆气温差与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均表现了较好的相关性(R~2为0. 4~0. 85);旬间尺度下WDI与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的相关性(R~2 0. 68)明显优于陆气温差(R~20. 6);旬间尺度下100%充分灌溉时,WDI、陆气温差与土壤含水率、气孔导度均无显著相关性(R~20. 12);在不同水分胁迫下,WDI与气孔导度、土壤含水率均显著相关(R~2为0. 728 3~0. 82),而陆气温差与气孔导度、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则出现较大差异(R~2为0. 356 6~0. 807 4);与陆气温差相比,采用WDI实时监测青贮夏玉米旱情更为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大田作物干旱信息的实时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张超  童亮  刘哲  乔敏  刘帝佑  黄健熙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2):163-168,226
为给监管部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及时发现非法玉米制种区域,根据不同地物在多时相光谱、高空间纹理等特征上的差异,基于163个地面样本、多源时序优选植被指数集和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分析的方法,进行制种玉米田识别。通过相关性分析,从GF-1 WFV 多光谱影像计算的8个植被指数(VI)中确定6种,多维度反映不同作物光谱差异,并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方法实现玉米田块的识别;利用玉米抽雄期的1期0.7m Kompsat-3全色影像,构建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特征体系,并进行局部二值模式(Uniform-LBP)旋转不变处理,解决了影像中作物种植纹理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为体现制种玉米父母本间隔种植的特点,提出了Subtract纹理特征,进一步识别制种玉米田。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为研究区,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制种玉米田识别的制图精度、用户精度分别为93.34%、99.19%。  相似文献   
1000.
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滴灌带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滴灌带配置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合实际探究了当铺设50 m长滴灌带、设置6种不同首部压力时,毛管首、中、尾部的土壤含水率、干物质质量积累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带类型差异使得土壤的平均含水率在生育期内变化规律有所差异,滴头采用内镶贴片式(N0. 30)时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呈较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在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越平缓;滴头采用侧翼迷宫式(L0. 15)时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平缓,且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在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越显著。L0. 15下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均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水分;流入滴灌带的肥液流速越低、长度越长,附着在管壁的肥料质量越多,尾部作物的肥料利用率越低,致使养分吸收少,作物产量降低。对不同处理下毛管的首、中、尾部产量均匀性进行分析表明,随着滴灌带长度的增加,N0. 30的作物产量均匀性逐渐降低,L0. 15的作物产量均匀性逐渐上升,故不同滴头流量对沿滴灌带长度方向的产量均匀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