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04篇 |
免费 | 855篇 |
国内免费 | 13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56篇 |
农学 | 840篇 |
基础科学 | 944篇 |
4016篇 | |
综合类 | 6495篇 |
农作物 | 556篇 |
水产渔业 | 414篇 |
畜牧兽医 | 869篇 |
园艺 | 355篇 |
植物保护 | 10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19篇 |
2022年 | 489篇 |
2021年 | 508篇 |
2020年 | 497篇 |
2019年 | 615篇 |
2018年 | 359篇 |
2017年 | 654篇 |
2016年 | 813篇 |
2015年 | 642篇 |
2014年 | 843篇 |
2013年 | 960篇 |
2012年 | 1273篇 |
2011年 | 1269篇 |
2010年 | 1040篇 |
2009年 | 1035篇 |
2008年 | 919篇 |
2007年 | 976篇 |
2006年 | 809篇 |
2005年 | 643篇 |
2004年 | 486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311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48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10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CO2释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黑土滩”3种不同处理:“黑土滩”植被-土壤系统呼吸(BC),土壤呼吸(BJ)和土壤微生物呼吸(BL)的CO2释放速率日变化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点,且白天大于夜间;CO2释放速率季节动态变化明显,且3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黑土滩”植被-土壤系统呼吸与地表温度及5cm地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而土壤微生物呼吸与0~10cm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高寒地区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扁茎秆结合日晒干燥法所用干燥时间短,减少了紫花苜蓿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损失,有利于营养价值的保持,从而提高了干草的质量。 相似文献
53.
54.
55.
为探索外源性IL-6可否通过反馈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选用3~4月龄、体重1.5~2.5kg的健康青紫蓝家兔,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试验组Ⅰ动物(n=8)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2.5pmol/LIL-62μL;试验组Ⅱ动物(n=5)在疑核处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0.5μL后,再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2.5pmol/LIL-62μL;对照组动物(n=4)在下丘脑外侧区注射人工脑脊液2μL。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无菌采血作细胞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试验组Ⅰ动物的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注射IL-6后60min显著升高;试验组Ⅱ动物的T细胞百分率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在注射IL-6后120min出现显著升高;对照组动物在注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由此证明,下丘脑外侧区一定量的IL-6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这种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疑核到达免疫系统的。疑核是下丘脑外侧区IL-6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的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56.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通过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的对比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评估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品种间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差异较大,Ameristand 201和Algonquin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Ameristand 201和Sandili的地下生物量显著大于其它7个品种,而Ameistand 201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在同一时期高于其它8个品种。可以看出以某一性状评价9个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的适应性,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运用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叶片中积累的脯氨酸量3个指标,对参试9个品种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Ameristand 201和Sandili较其它7个品种在黄土丘陵区的整体适应性较好,适宜大面积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57.
为探明植物对锰胁迫的耐受性机制,以采自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鸡眼草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锰浓度胁迫下[0 (对照)、1000、5000、10000、15000、20000 μmol·L-1] 开展盆栽试验,比较研究锰胁迫对两种来源鸡眼草表型、生理生化特性及锰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1)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根干重、芽干重、根冠比均呈降低的趋势;当锰浓度达5000~20000 μmol·L-1时,与对照相比,污染区、非污染区鸡眼草的芽干重分别下降4.34%~27.71%与16.33%~49.77%,根干重分别下降19.00%~66.06%与27.90%~77.54%,污染区下降幅度均较非污染区的小;2) 两种来源鸡眼草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升高;3) 两种来源鸡眼草根、茎、叶的锰含量均增加;锰浓度为20000 μmol·L-1时,污染区和非污染区鸡眼草的叶锰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53和13.41倍。因此,污染区鸡眼草锰耐受能力及富集能力均较非污染区鸡眼草高,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是其耐受高锰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8.
研究5种禾本科牧草与草原二号苜蓿在不同混播方式下种群的生长高度、种间竞争率(CRi)及产草量。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的生长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混播促进了禾本科植物的生长。随着豆科播种量的增加,各试验小区的产量增加。人工草地较天然草地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混播人工草地比单播人工草地又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其中2/3草原二号苜蓿+1/3披碱草的混播组合比其他组合增产现象明显。综合结果表明,草原二号苜蓿和缘毛雀麦的混播组合具有合理的禾/豆比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较合理的物种组合。 相似文献
59.
选择15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采用链烷法测定四季干物质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其结果为:每只成年母羊春夏秋冬四季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0.85,1.36,1.48和0.75kg·d~(-1),成年母羊每kg代谢体重四季采食量分别为61.72,93.86,93.83和47.99g·(w0.75kg)-1。每只甘肃高山细羊春夏秋冬四季代谢能食入量分别为6.11,13.30,13.99和5.08 MJ·d~(-1);粗蛋白质食入量分别为71.49,212.31,188.26和43.83g·d~(-1);钙食入量分别为2.27,8.22,9.61和2.58g·d~(-1);磷食入量分别为0.94,4.98,5.87和1.01g·d~(-1)。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春夏秋冬四季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4.65%,64.02%,57.73%和45.98%,四季牧草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47.40%,62.69%,59.67%和48.05%。 相似文献
60.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年、10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年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均提高了土壤质量,其中10年紫花苜蓿草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在渭北旱塬区,种植牧草、建植乔木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