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01篇 |
免费 | 1321篇 |
国内免费 | 24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05篇 |
农学 | 3465篇 |
基础科学 | 1052篇 |
4729篇 | |
综合类 | 10936篇 |
农作物 | 2959篇 |
水产渔业 | 194篇 |
畜牧兽医 | 1606篇 |
园艺 | 801篇 |
植物保护 | 13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2篇 |
2023年 | 552篇 |
2022年 | 875篇 |
2021年 | 1069篇 |
2020年 | 1080篇 |
2019年 | 1088篇 |
2018年 | 875篇 |
2017年 | 1292篇 |
2016年 | 1436篇 |
2015年 | 1098篇 |
2014年 | 1464篇 |
2013年 | 1627篇 |
2012年 | 1914篇 |
2011年 | 1723篇 |
2010年 | 1369篇 |
2009年 | 1202篇 |
2008年 | 999篇 |
2007年 | 1035篇 |
2006年 | 886篇 |
2005年 | 799篇 |
2004年 | 590篇 |
2003年 | 526篇 |
2002年 | 375篇 |
2001年 | 434篇 |
2000年 | 348篇 |
1999年 | 343篇 |
1998年 | 284篇 |
1997年 | 273篇 |
1996年 | 248篇 |
1995年 | 267篇 |
1994年 | 196篇 |
1993年 | 198篇 |
1992年 | 177篇 |
1991年 | 162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04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8篇 |
1962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以蓝莓为原料,考察了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配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蓝莓出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复合酶酶解蓝莓汁的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制取蓝莓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20%,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配比3∶1(m∶m),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84 min,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达78.38%,与模型预测值78.54%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20%,表明在蓝莓汁复合酶法制取过程中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氮磷肥减施20%条件下,氮磷钾肥施用时期对加工番茄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为加工番茄化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试验设5个处理,即:(1)NPK对照(CK):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2)T1:NP肥减量20%,PK肥全部基施,全生育期追施N肥;(3)T2: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P肥,花期后追施NK肥;(4)T3:NP肥减量20%,花期前追施NK肥,花期后追施NP肥;(5)T4:NP减量20%,全生育期追施NPK肥。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加工番茄的品质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相比,T2、T4处理在加工番茄的生物量、产量以及NPK的吸收量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T2处理更优于T4处理。与CK处理相比,T1、T3处理产量分别下降11、19 t/hm2;生物量下降1.6、2.13 t/hm2;N素吸收量减少49.43、60.0 kg/hm2,P素吸收量减少8.47、12.37 kg/hm2,K素吸收量减少40.93、50.01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T1处...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保障粮食安全,基于山东省2地市6县市区50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探究“一户一田”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施“一户一田”会增加粮食单产,即实施“一户一田”与小麦和玉米单产存在稳定的正向关系。2)实施“一户一田”对不同农户群体影响存在差异,即实施“一户一田”后,仅农业劳作和家中非农劳动力少的受访农户其小麦和玉米单产增幅更大。3)农户生产经营培训情况、农民合作社员身份、村组土地质量等因素对粮食单产有促进作用,参加过生产经营培训、合作社成员和土地质量高的受访农户其粮食单产更高。因此,政府应尊重民意,鼓励村组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户一田”,同时优化村组生产条件,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74.
Zhong-wei TIAN Xiao-xue LIU Shi-lu GU Jin-hong YU Lei ZHANG Wei-wei ZHANG Dong JIANG Wei-xing CAO Ting-bo DAI 《农业科学学报》2018,17(12):2648-2661
Excessive nitrogen(N) fertilization with a high basal N ratio in wheat can result in lower N use efficiency(NUE) and has le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 However, wheat requires less N fertilizer at seedling growth stage, and its basal 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reducing the N application rate at the seedling stage and postponing the N fertilization period may be effective for reducing N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wheat yield and NUE. A 4-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two cultivars under four N rates(240 kg N ha–1(N240), 180 kg N ha–1(N180), 150 kg N ha–1(N150), and 0 kg N ha–1(N0)) and three basal N application stages(seeding(L0), fourleaf stage(L4), and six-leaf stage(L6))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the basal N application rate and postponing the basal N fertilization period on grain yield, NUE, and N balance in a soil-wheat syste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in yield between the N180 L4 and N240 L0(control) treatments, and the maximum N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N agronomy efficiency were observed in the N180 L4 treatment. Grain yield and NUE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L4 treatment. The leaf area index, flag leaf photosynthesis rate, flag leaf nitrate reductase and glutamine synthase activitie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N uptake post-jointing under N180 L4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under N240 L0. Reduced N application decreased the inorganic N content in the 0–60-cm soil layer, and the inorganic N content of the L6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0 and L4 treatments at the same N level. Surplus N was low under the reduced N rates and delayed basal N application treatments. Therefore, postponing and reducing basal N fertilization could maintain a high yield and improve NUE by improving the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capacity, promoting N uptake and assimilation, and reducing surplus N in soil-wheat systems. 相似文献
75.
76.
利用山东省1981-2011年历年冬小麦生育期及产量资料、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1992-2011年冬小麦生长季逐旬20cm土壤墒情资料,分别构建考虑和不考虑土壤墒情的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气候适宜度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与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两种气候适宜度指数的3-5月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历史回代检验和动态外推预报。结果表明:考虑土壤墒情的气候适宜度指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山东省冬小麦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和土壤水分对其产量形成的影响,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冬小麦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均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相关性高于不考虑土壤墒情的气候适宜度指数。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92-2009年历史回代检验的平均准确率均在95.0%以上,标准化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6%。对2010-2011年外推预报准确率最高达99.4%,最低为95.4%,说明预报准确率较高,建立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可以在业务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不同氮肥水平下杂交粳稻滇杂35产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施氮(0,150,300,450kg/hm2)条件下,对滇杂35及其亲本(母本合系42-5A, 父本南34)以及全国超级稻品种楚粳27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供氮水平较高条件下(土壤碱解氮154mg/kg),随施氮量的增加,滇杂35及合系42-5B的产量明显下降(P<005),南34的产量显著增加(P<005),楚粳27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50kg/hm2的条件下,滇杂35的产量表现均优于其余供试材料,特别是不施氮条件下产量差异尤为明显,较合系42-5B,南34和楚粳27分别高3144%, 3856%, 2477%。此结果与滇杂35多年的推广生产结果一致,表明滇杂35特别在适合土壤氮肥较低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8.
黄土高原南部土层深厚疏松,质地中壤,土壤水分性质优良,作物具有良好的水分生态环境。对农田水分条件及其产量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是进塬农田水分亏缺率和减产率为30%左右,西部旱塬为10%在右。同时还对旱作水分产量潜势进行了估算,表明:在目前生产力条件下冬小麦旱作水分产量潜势为5330-6300kg/hm^2,春玉米为7700-90000kg/hm^2。此外,水肥产量铲庆的研究指出,目前水 相似文献
79.
小麦/玉米垄沟套作条件下施肥部位对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旱棚小车模拟小麦/玉米垄沟套作种植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垄沟部位(垄顶、垄底和沟中)施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水条件下,施肥部位对垄沟套作水分分布影响不显著,但土壤硝态氮的分布差异较大;垄顶施肥和垄底施肥处理下,由于水肥异区,其垄上小麦生长带的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有效地减少了硝态氮向土壤深层淋溶,而后期沟内玉米生长带的水氮处理相同,因此其硝态氮分布差异较小;在相同灌水条件下,垄沟套作可以有效降低水分流失,减少氮肥损失,因此较传统平作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且以垄顶施肥和垄底施肥效果最显著,小麦产量较平作分别增加11.47%、10.81%,玉米产量较平作分别增加18.87%、22.70%。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提高芜湖地区荷斯坦牛的受胎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奶牛场多年生产记录,研究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芜湖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气温对奶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湿度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胎次和年单产水平对奶牛受胎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由于热应激,奶牛的受胎率会明显低于其他季节,秋季的奶牛受胎率最高.胎次越高的奶牛受胎率越低,青年奶牛的受胎率最高;年单产水平越高,奶牛的受胎率越低.[结论]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奶牛的受胎率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