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0篇
  免费   1009篇
  国内免费   2459篇
林业   2047篇
农学   1178篇
基础科学   1238篇
  7663篇
综合类   8096篇
农作物   332篇
水产渔业   366篇
畜牧兽医   769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209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1118篇
  2016年   1290篇
  2015年   991篇
  2014年   1146篇
  2013年   1354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578篇
  2010年   1195篇
  2009年   1179篇
  2008年   1008篇
  2007年   1148篇
  2006年   935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凹坑形表面土壤减阻率试验及界面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切向粘附动态试验台,测试并研究了土壤含水率为35.1%条件下,玻璃和有机玻璃凹坑形仿生非光滑表面和光滑表面与土壤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采用二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案,探讨当凹坑形非光滑表面和光滑表面在正压力和速度变化时,土壤摩擦阻力的变化规律,观察两种材料表面与土壤界面的动态变化,讨论试样表面形态与界面水膜及土壤摩擦阻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与光滑试样相比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玻璃试样减阻率为8.29%~24.65%,有机玻璃试样的减阻率为1.29%~8.18%。  相似文献   
22.
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应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洛伦茨曲线出现了“三近三疏”和基尼系数出现了“三增三减”的现象,这恰好与TM遥感解译结果相符,说明该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水域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对大通县退耕还林中高位山旱地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模式H(白桦 青海云杉)>模式J(青杨 中国沙棘)>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24.
通过解译1986、1996和2001年遥感图像,获得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土地覆被数据。将该地区土地覆被分为9种类型:水域、芦苇、林地、耕地、柽柳、柽柳芦苇、翅碱蓬獐茅、滩涂、建设用地,并将3 km宽的海岸带分为6个缓冲带,每个带宽0.5 km。运用ARC/INFO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渤海海岸线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主要结果如下:在空间上,1986年和2001年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距海岸线距离的增大而升高,两者呈直线关系;但在1996年,两者之间未呈现直线关系。在时间上,各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增加;除了优势度外,所研究的其他景观格局指标与距海岸线的距离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5.
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26  
该文依托1980~2002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资料,以农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农作物为例,对农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的时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中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与总播种面积均有不断提高与扩大的总体趋势,但在扩大过程中却有三次显著下降变化,在集约度下降时期(1984~1986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明显缩小,农地弃耕撂荒现象开始显著增加;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同农地利用过程中成本要求与土地要素纯收益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在时间响应上,由于农户要经过一个“观望-权衡-行动”的响应过程,从而往往滞后1~3年。  相似文献   
26.
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中国新建和将建的煤矿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生态脆弱的晋、陕、蒙区,生态环境压力大。正确预测采煤沉陷引发的人为加速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变化,可为生态脆弱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该文采用RS、GIS为手段进行信息提取和图形叠加,结合类比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研究了山西大同塔山矿采煤沉陷引发的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采煤后88.80%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陷。2)沉陷后土地年土壤侵蚀总量增加42.32~79.05万t,单位面积年侵蚀量增加了246.01~464.56 t/km2,侵蚀模数为2321.78~4335.64 t/(km2·a),部分地块沉陷后土壤侵蚀强度上升了一个等级。3)地表移动变形产生的裂缝、陷坑、塌方或小滑坡等,使农用地被分割而破碎、地块变小,其中,沉陷后旱地最小斑块面积为7.72 m2,有林地最小斑块面积为72.95 m2,灌木林地最小斑块面积为6.71 m2,疏林地最小斑块面积为75.79 m2,中覆盖度草地最小斑块面积为14.81 m2,低覆盖度草地最小斑块面积为9.44 m2。局部裂缝密集带,可造成土地毁坏。4)除工交用地和居民点用地外,原地貌沉陷后土地利用率,较原地貌降低10%的比例为14.05%,降低10%~20%(含10%)的比例为85.18%,降低20%(含20%)以上的比例为0.77%。  相似文献   
27.
改进微波装置辅助提取猕猴桃根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单因素试验、析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可以同时控制温度的微波装置辅助提取美味猕猴桃根中具有保肝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得到最佳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3%,温度47℃,时间为30 min,一次提取率可达85.13%。经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结合来安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测试数据、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数据、来安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来安县土壤图对来安县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来安县耕地质量评价数据库,完成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在1-9等,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为4.375等,比2021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028等。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主要分布在3-6等,占来安县耕地面积的80.86%,其中5等地占23.10%,其次为3等地占比20.97%,6等地占比19.08%,4等地占比17.71%。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以中科院科甜系列甜高粱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度盐碱地,从种植品种、肥料配比和有机肥类别三个方面进行试验,目的为了探索重度盐碱地甜高粱的种植技术,为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甜高粱的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种植资源评比试验:在重度盐碱地对科甜13(KT13)、22(KT22)、41(KT41)、42(KT42)、43(KT43)5个甜高粱种质资源进行资源评比,KT41产量最高,达到82.87 t/hm2,KT13其次,产量为66.28 t/hm2。(2)重度盐碱地肥料配比试验:底肥施加300kg/hm2复合肥和15t/ hm2有机肥(H1Y1)、30t/ hm2有机肥(H0Y2);300kg /hm2复合肥和30t/ hm2有机肥(H1Y2)均能显著提升重度盐碱地甜高粱产量,H0Y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3.16t/hm2,相比于对照增幅达到64%。(3)重度盐碱地有机肥类别试验:施加牛粪、有机肥和海藻肥均能提升重度盐碱地中甜高粱产量,在相同投入成本下,海藻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67.88 t/hm2,相比于对照处理增幅39.8%。综上考虑,在黄河三角洲重度盐碱地可选择KT13和KT41两个耐盐碱资源,底肥中施加15 t/hm2以上的普通有机肥或者牛粪同时配施复合肥,有机肥可选择微生物有效活菌数≥5亿/g的高品质海藻肥替代普通有机肥,进行甜高粱种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30.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推进,明确各地现状数据的工作日渐紧迫。以三调为基础的现状数据不能满足和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要求,所以在三调基础上科学准确的衔接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信息和现状数据,形成科学、准确的现状底图是保证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有效的基础。因三调数据与其他关联数据在坐标、分类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转换。本文在梳理三调工作分类和规划用途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以鄠邑区为例,对具体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