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134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在为期3a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kg·hm-(2低L)、9000kg·hm-(2中M)、13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大小为中、高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提高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在宁南半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212.
采用时空互代法,在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内选取营造果园和修建梯田两种坡耕地改造模式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非活性有机碳(NLOC)及碳库管理指数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土壤碳库各组分随改造年限显著增加。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总体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改造为果园后,TOC,LOC和NLOC表现规律不一,但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CPI和CPMI随年限波动式上升,其后CPI逐渐趋于稳定,而CPMI开始缓慢回落,30a时仍较坡耕地增加。研究表明,通过工程和营造果园可以提高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使土壤经营和管理趋于科学化,土壤质量向良性发展。相关性分析说明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碳库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主要肥力因子相关性极其密切,可以作为反映坡耕地改造过程中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13.
海拔梯度对川西高寒土壤轻组分有机碳动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土壤活性有机碳主要组分之一的轻组分有机碳(LFOC),对高海拔和高纬度低温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西南亚高山—高山海拔梯度上(3 250,3 438,3 672,3 852,4 098 m)对亚高山森林土壤均质化后进行原位培养,研究高寒土壤中轻组分有机碳在海拔梯度上的响应特征与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拔升高及低温季节均有利于土壤LFOC积累,而生长季节是土壤LFOC的消耗时期;在同一采样时间的同一海拔高度上,表层(0—10 cm)和表下层(10—20 cm)土壤LFOC含量总体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其中在低温季节中后期的11月和3月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14.
土壤有机物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的养分来源和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结果被用来表征土壤有机质的特性。研究了日光节能温室栽培年限对土壤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日光温室土壤总有机碳、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均极显著增加,各种有机碳组分随日光温室栽培年限变化趋势稍有不同,中活性有机碳和高活性有机碳随栽培年限变化的相关性最高,其次为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最低,表明施肥引起日光温室土壤中累积的有机碳易被转化和植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15.
以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试验处理为:CK(不施任何肥);NK(施氮钾肥);NPK(施氮磷钾肥);NK+PM(施氮钾肥+猪粪);NPK+RS(施氮磷钾肥+稻草)。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中的活性有机质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连续种植25年水稻后,CK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碳库管理指数)下降。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各组份的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MI以NPK+RS处理上升最大,NK处理最小,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较单施化肥更明显。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的增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增幅,水稻产量与CMI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CMI是评价施肥制度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16.
根据文献资料,详细阐述了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原理、影响DGT技术测量的因素和它的应用特性,同时回顾了DGT技术问世以来在土壤中的应用实例,并认为DGT技术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提供了可行可靠而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7.
绿肥还田在稻作生态系统的效应分析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强盛  薄雨心  余坤龙  刘晓雪 《土壤》2021,53(2):243-249
绿肥种植利用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也是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为中国粮食稳定和绿色增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稻栽种之前的绿肥还田耕作模式就是将绿肥植物体直接耕翻于稻田中作为肥料或是将绿肥植物体沤堆成肥再施用于稻田土壤,这不仅能够培肥稻田土壤、增强土壤供肥能力和减少稻季化学肥料施用,而且能够减少稻田周年化...  相似文献   
218.
The benefits of manure as a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plants and to improve soil quality are well-known. Monitoring of manure application is needed if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to be prevented. In particular, the availability and accumulation of phosphorus (P) has to be subject to rigorous monitoring. This study aims to both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resin method in extracting inorganic labile P in soils under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dairy liquid manure (DLM), and verify the influence of DLM on the recovery of applied P and soil legacy P. To realize our objectives, two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a no-tillage system with annual DLM application on sandy clay loam (sandy Oxisol) and clayey (clayey Oxisol) soils. Treatment consisted of DLM applications (0, 60, 120, 180 m3 ha−1 year−1), independent of mineral fertilizer.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0–5, 5–10 and 10–15 cm layers after 10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al. A single extraction with resin underestimated inorganic labile P; however, successive extractions were able to take up 43% and 26% of the total P in sandy and clayey Oxisols, respectively, whereas in a single extraction the take-up was 17% and 8% from the same soils, respectively. The resin method was more effective in extracting P from the sandy Oxisol. Thus, when interpreting soil P contents for fertilizer planning, the soil tex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LM application decreased P recovered from applied P, ranging from 54% to 83% (sandy), and 43% to 67% (clayey), and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soil legacy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