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96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百脉根总R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百脉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百脉根叶片为材料,比较异硫氰酸胍法、SDS-LiCl法及SDS-LiCl改进法提取总RNA的效果并探讨活性炭、抗坏血酸对R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异硫氰酸胍法所提取的百脉根总RNA降解严重,盐类去除不充分,该方法不适合百脉根总RNA的提取;SDS-LiCl法提取的总RNA有一定程度降解,加入液体抗坏血酸会降低百脉根RNA的提取质量;SDS-LiCl改进法提取的总RNA较为完整,有较高的纯度,在研磨过程中加入固体抗坏血酸能够提高百脉根总RNA的提取质量。活性炭对百脉根总RNA的提取无影响。[结论]研磨时加入固体抗坏血酸的SDS-LiCl改进法能提取出高质量的百脉根总RNA。  相似文献   
22.
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患病花鲈体表分离出了5株菌株,分别编号为Ⅰ、Ⅱ、Ⅲ、Ⅳ、Ⅴ。进行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输入到NCBI(http://www.ncbi.nlm.nih.gov/)中,利用BLAST 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5株细菌中,初步鉴定Ⅰ为野菊微小杆菌,Ⅱ为乙酰微小杆菌,Ⅲ~Ⅳ为巨型球菌,Ⅴ为细菌MM5。用5 株细菌分别感染健康草鱼,发现5株细菌均具有致病性,其中巨型球菌对草鱼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23.
龙晓芝  程方叙  王倩  杨言琛  罗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15-16116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年限的杭麦冬商品块根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确定其品质特征,为麦冬GAP质量控制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杭麦冬(3年生)主产区采用原位动态法,按照麦冬栽种后0.5、1、2和3年分别随机采集植株块根样品,将洗净的鲜块根微波杀酶-50℃恒温烘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处理麦冬块根的黄酮含量,并运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不同生育年限的麦冬块根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结果]不同生育年限杭麦冬块根的黄酮平均含量为17.68%~34.86%;随着麦冬植株块根生长发育进程增加,麦冬块根的黄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增长(P<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生育年限y1=-0.008x2+0.066x+0.046(R2=0.999),生育时间y2=-5E-08x2+0.047(R2=0.998)。[结论]麦冬块根生育年限与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的含量密切相关,杭麦冬主产区3年采收是有科学依据的,川麦冬道地主产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第2年夏秋高温潮湿易导致上年块根大量腐烂,只适宜于1年采收。  相似文献   
24.
鲈鱼与养生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鲈鱼的种属、营养成分、养生价值、代表性膳食及食用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全民养生保健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5.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oxolinic acid and oxytetracycline were examined in kuruma shrimp (Penaeus japonicus) after intra-sinus (10 and 25 mg/kg, respectively) and oral (50 mg/kg) administration. The shrimp were kept in tanks with recirculated artificial seawater at a salinity of 22–23 ppt. The water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25±0.6 °C. The hemolymph concentrations of both drugs after intra-sinus dosing were best described by a two-compartment open model. The distribution and elimination half-lives (t1/2 and t1/2β) were found to be 0.59 and 33.2 h for oxolinic acid and 0.45 and 24.7 h for oxytetracycline, respectively. The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t a steady state (Vss) and total body clearance (CLb) were estimated to be 1309 ml/kg and 28.8 ml/kg/h for oxolinic acid and 748 ml/kg and 22.7 ml/kg/h, respectively. The hemolymph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did not fit by the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method using one- and two-compartment model with first-order absorption in either of the drugs. The peak hemolymph concentration (Cmax), the time to peak hemolymph concentration (tmax) and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were found to be 17.8 μg/ml, 7 h and 34.3 h for oxolinic acid and 24.3 μg/ml, 10 h and 33.6 h for oxytetracycline, respectively. The bioavailability (F)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was 32.9% for oxolinic acid and 43.2% for oxytetracycline. The hemolymph protein binding in vivo was determined to be 36.7±8.5% for oxolinic acid and 22.9±4.8% for oxytetracycline.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在对照组(pH为8.4)、低pH胁迫组(pH为6.8、7.0、7.2、7.4、7.6和7.8)和高pH胁迫组(pH为8.6、8.8、9.0、9.2、9.4和9.6)的养殖水环境下,胁迫36 d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pH对刺参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pH 7.4~9.0范围内,刺参存活率为100%,随着pH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刺参存活率逐渐降低,当pH为6.8、7.0和9.6时,自第3天起,刺参处于过度应激状态,继而有死亡个体出现,至30 d时刺参死亡率为100%。不同pH显著影响刺参生长,刺参特定生长率随pH胁迫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当pH为9.0时,刺参出现负增长。各pH胁迫组刺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pH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低pH组中,以pH=7.4时刺参SOD和CAT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4.92±2.24)U/ml和(14.99±2.38)U/m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高pH组中,SOD和CAT活性分别以pH 8.8和9.0时最高,分别达到(72.90±1.10)U/ml和(15.68±0.8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pH在7.4~9.0范围内是刺参存活与生长的适宜水环境,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刺参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刺参的死亡。  相似文献   
27.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珠子参根茎多糖的工艺条件,为珠子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珠子参根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超声波提取珠子参根茎多糖的因素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在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提取功率90 W的条件下提取20 min,珠子参根茎多糖提取率为11.71%。【结论】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较高、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提取珠子参根茎多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赖氨酸水平对急性高温胁迫后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配制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28%(Ⅰ组)、0.64%(Ⅱ组)、1.19%(Ⅲ组)、1.89%(Ⅳ组)和2.23%(Ⅴ组)的5种刺参试验饲料,用以投喂体质量(1.55±0.01)g的刺参。56 d养殖试验(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18±1)℃)结束后,对刺参进行急性高温(28℃)刺激,1.5 h后测定其体腔液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高温刺激下,随着赖氨酸添加量的提高,刺参体腔液中的ACP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赖氨酸含量为1.89%时ACP活性最高,其AKP和T-AOC活性的变化趋势与ACP基本相同。CAT活性随着赖氨酸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赖氨酸含量为1.19%时CAT活性达到最大值,此后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赖氨酸能改善刺参体腔液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增强其对急性高温胁迫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存活率。刺参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添加范围为1.19%~1.89%。  相似文献   
29.
刘铁钢  赵文  郭凯 《北京农业》2011,(21):11-13
总结了刺参养殖中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相关元素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日本对虾的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以日本对虾为材料提取和部分纯化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6.5,在pH5.0-8范围内较高稳定性,最稳定的pH为7.0,最适温度为40℃,在40℃以下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在50℃以上迅速失活。该酶对不同的酚类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底物专一性,由高至低的趋势依次为三元酚、二无酚和单元酚。米氏常数Km值测定表明,该酶对邻苯二酚比DL-多巴有更高的亲和力。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