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95篇
基础科学   7篇
  226篇
综合类   566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太空诱变技术对哈密瓜杂种一代种子进行诱变,经田间植物学和生物学观察,发现出现变异,得到了主蔓连续着生完全花、没有雄花的哈密瓜新型资源。  相似文献   
142.
诱发温度敏感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发的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体中,发现有4个突变体的叶色表达与温度有关。突变体W4、W11在高温(30~35℃)叶片呈白色,在低温下(20~25℃)表现为黄色或浅黄色。35℃时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0.0219和0.0536mg/g鲜重,而在25℃时分别上升到0.2410和0.3431mg/g鲜重,增长幅度达10倍左右。相反,突变体W17和W25在低温下表现为白色,高温下转为浅绿色。在25℃时叶绿素含量分别只有0.0813和0.0172mg/g鲜重,在35℃时分别上升到1.0570和1.1367mg/g鲜重,增长幅度高达90倍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对照2177S的叶绿素含量在同一数量级内变化。在生长过程中,上述突变体的叶片均可转换成黄绿色或绿色,并开花结实。在25℃下生长到3.5叶期时,W4和W11的叶绿素含量已接近2177S的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的88.6%和81.1%。但W25在20℃及以下温度生长时,叶片始终呈白色,不发生转换,从而表现出条件致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3.
陈贤  关文灵  杨磊  杨德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070-1073
采用测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Eerhert和Russell分析模型对7个番茄品系进行了果实营养品质性状[维生素C、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糖酸比]上品系稳定性(可预测性和环境敏感性)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太空诱变品系YH02-2和YH02-6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品质也较为优良,可作为优良的品系大面积推广。同时探明这7个番茄品系的营养品质中糖酸比性状不受环境干扰,表现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品系的遗传特性,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系相对较多,有机酸含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系相对较少,反映出番茄果实营养品质性状遗传机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4.
DNA损伤,修复与突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分子是生物细胞中易受辐射损伤的敏感分子或称靶分子。a射线,X射线,r射线、紫外线等辐射因子对DNA结构造成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细胞突变、癌变甚至死亡。电离辐射诱DNA损伤主要有碱基损伤、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等。  相似文献   
145.
通过筛选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的敏感抗生素最低致死浓度,采用NTG对出发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再结合透明圈法,经过透明圈初筛和多次摇瓶复筛,从180个纳他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摇瓶发酵单位达770.06 U/mL的3-54-NTG-16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100%。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秋水仙碱处理湘潭矮脚白二倍体小白菜,经选择淘汰,变异后的植株植物学性状、解剖学结构以及细胞学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植株生长发育迟缓;叶、花器、单株增大增重;叶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气孔增大;花枝数减少;种子大而少.二倍体矮脚白小白菜经秋水仙碱诱变后,已初步育成四倍体(矮脚白小白菜)品种.  相似文献   
147.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续3年对某鸡场禽流感感染鸡群进行跟踪监测,对使用疫苗前与使用疫苗后不同时段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进行全序列分析,研究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同亚型灭活疫苗的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使用第1次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后8个月分离该病毒株,其HA基因仅有1个氨基酸发生变异;继续使用该疫苗第2年分离的该病毒株,其HA基因有20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48.
高秆隐性杂交稻(e-杂交稻)的育种技术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7  
 用核辐射直接诱变杂交稻B系和R系 ,获得长穗颈高秆隐性eui突变体 ,继而育成长穗颈不育系 (eA)和高秆隐性恢复系 (eR) ,并组配出带有eui基因的高秆隐性杂交稻 (e 杂交稻 )。研究结果表明 ,eui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平均为 0 .10 % ,变幅为 0 .0 2 %~ 0 .4 7% ;依不同B系遗传背景和不同剂量而异。eui基因存在遗传多型性 ,发现了eui2 (t)新基因。eA系穗颈节显著伸长、异交潜力明显提高。e 杂交稻株高增高 3~ 10cm ,早熟 2~ 3d ,粒重增大 ,有增产的潜力。就不用 (少用 )赤霉素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9.
辐射诱育柑桔无核品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干种子选育出的7号无核甜橙(9个株系)和8号无核甜橙(5个株系)的花粉育性和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两品系PMC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Ⅰ有高频率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后期到末期出现较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以及低频率的多极分裂、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异常现象。这一结果说明,辐射诱发的染色体联会消失和结构变异(倒位、易位)引起PMC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致使两品系花粉高度不育,表现出无核性状。研究结果还表明,两品系的无核性状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0.
本研究对成团泛菌低分子脂多糖(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LPSp)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估。本研究采用一次限量法,用昆明种小鼠进行LPSp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了解LPSp的急性毒性;采用新西兰兔分别进行LPSp急性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急性眼刺激性试验,了解LPSp的皮肤和粘膜刺激性;采用豚鼠进行LPSp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了解LPSp的致敏性;应用平板掺入法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考察LPSp的遗传危害。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LPSp对小鼠经口一次灌胃的LD50大于5000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别;LPSp急性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以及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皮肤刺激和眼刺激积分均为0分,LPSp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无急性刺激性;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中,LPSp在各观察时间点的皮肤变态反应积分均为0分,其致敏率均为0%,说明LPSp对豚鼠无致敏性;LPSp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呈阴性(P〉0.05);LPSp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亦呈阴性,LPSp各剂量组的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LPSp对小鼠经口毒性极低,属实际无毒级别,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无明显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对所试菌株和小鼠体细胞无诱变性和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