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0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945篇
林业   600篇
农学   622篇
基础科学   1369篇
  1626篇
综合类   3662篇
农作物   324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980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67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578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甘蔗螺旋扶起机构的理论研究及虚拟样机仿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根据田间生长的甘蔗实际状况和固有的力学性能,用系统动力学的观点,建立了田间生长的甘蔗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探讨了扶起搅龙与甘蔗的作用过程以及其对收获过程的影响。对扶起搅龙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研究以及高速摄影试验,从理论上解释了仿真和试验结果。该文的研究为扶起搅龙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2.
为解决水分在土壤中横向扩散范围小和硝态氮淋溶等问题,以水分调节剂DY-ET100为供试材料,以清水、渴以友为对照,研究和对比了水分调节剂DY-ET100的添加对水分在不同土壤中的扩散情况及对硝态氮淋溶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中添加水分调节剂DY-ET100较清水处理番茄果实中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50%和20.51%;添加DY-ET100的处理使距滴头0~30 cm范围内的水分在土壤中分布更加均匀,滴灌时水分扩散半径较清水和渴以友分别增加22.53%和12.33%;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中较清水处理硝态氮累积量增加41.21%和18.83%;同时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损失量,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较清水处理硝态氮淋溶损失降低7.53%和8.07%。研究为水分调节剂的使用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23.
水土流失研究中尺度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空间尺度的大小对水土流失研究影响很大,尺度效应是地理分异规律和地理综合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随着尺度变大,研究对象内的综合性、概括性增强,研究对象之间的主导分异因子级别提高;随着尺度变小,研究对象内的分异性、多样性增强,研究对象之间的主导分异因子级别降低。在尺度变化的同时,水土流失规律、主要影响因子、评价方法等同时发生变化。水土流失研究的尺度效应,对水土流失与泥沙资料扩展应用,以及提高流域/区域等较大尺度水土流失量的评价与预测精度等尺度转换问题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4.
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分离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最大,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分离度和均匀度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证明,在城市景观中,不透水斑块重要值一定时,合理配置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可以有效调控城市降水蓄渗量.  相似文献   
825.
孙波  廖红  苏彦华  许卫锋  蒋瑀霁 《土壤》2015,47(2):210-219
根际是养分进入作物系统的门户,也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微域。根际界面过程决定了氮磷养分的供应强度和有效性,最终影响了氮磷养分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力。近年来,国内外在揭示农田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不同界面的养分转化、吸收和运输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影响土壤氮磷转化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子;研究了丛枝菌根系统形成的信号机制及其对氮磷吸收的基因调控机制;从信号网络、根系质子分泌和根构型的角度系统揭示了作物根系应对根际环境氮磷养分供应的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未来针对根际氮磷高效利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土壤-根系-微生物不同界面的协同机制和调控原理,在根际微域和土壤团聚体尺度开展微生物食物网及其关键功能微生物分布格局和演替规律的研究;揭示根构型对根系–微生物协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养分缺乏条件下根内质子分泌和关键转运蛋白对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调控机制;针对粮食作物,研究根系-微生物对话中已知信号物质(如独脚金内酯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和新的信号物质(小RNA)的网络作用机制及其对多养分协同代谢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气候、土壤、作物类型区,提出提高氮磷利用效率的根际生物调控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26.
不同碎石含量及直径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周蓓蓓  邵明安 《土壤学报》2007,44(5):801-807
由于成土原因或人类活动,一些土壤中含有不同含量及大小的碎石。碎石的存在改变了土壤的某些物理特性,入渗过程也因此受到影响。本研究采用定水头入渗试验装置,对7种不同碎石含量(0%,10%,20%,30%,40%,50%,60%)及4种不同碎石直径(0.2~0.5cm,0.5~1.0 cm,1.0~3.0 cm,3.0~4.0 cm)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室内研究,旨在分析碎石含量及直径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及其原因,为土石混合介质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7.
828.
[目的]对青海省玉树州高原暴雨型泥石流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此类泥石流灾害防治及风险减缓提供依据。[方法]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拉隆沟暴雨型泥石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形成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该泥石流主沟道长约3km,流域面积5.25km~2,纵坡比降212‰,高差约600m。物源区发育滑坡方量约为6.50×104 m~3,流域内冲出泥石流物质共约8.5×104 m~3,沟道内物源补给量2.0×104 m~3。[结论]青海省玉树州高原暴雨型泥石流的启动模式可总结为:滑坡—物源形成—固体物质起动—沟道侵蚀—泥石流形成。  相似文献   
829.
几种禾本科作物对铝的敏感性或耐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通过调查几种禾本科作物根的伸长,根尖的铝含量、铝诱导其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探讨作物耐铝(铝敏感)性及作物对铝毒害的抵御机理。结果表明,水稻、黑麦是耐铝的作物,而大麦、小麦(Scout 66)是对铝敏感的作物,玉米和高梁对铝敏感性较小麦弱。小麦和玉米品种间对铝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而高梁对铝的敏感性品种间差异性较小。铝能够诱导水稻、黑麦和耐铝的玉米及小麦品种的根系分泌柠檬酸和/或苹果酸。这表明铝诱导有机酸的分泌是它们抵御铝毒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830.
针对自然保护区重要过渡带管理危机,引入"协议保护"机制,解决其过渡带管理错位和不到位问题。结果显示:"协议保护"机制能有效激励社区农户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够缓解自然保护区过渡带生物多样性危机,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其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安全,弥补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体缺位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