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15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8篇 | |
综合类 | 40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17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低浓度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和5.0mg/kgCd(NO3).24H2O处理柱花草根系土壤,制成菌液,以不加镉的土壤菌液为对照,涂布计数得出2.0和5.0 mg/kg的镉浓度属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浓度。再从其中分离出20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1#和8#、2#和13#、9#和18#为同一菌种,鉴定结果 1#、11#、16#为噬菌胞属(Cytophaga),2#、7#、20#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3#、1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4#为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5#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6#为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9#为根瘤菌属(Rhizobium),10#、14#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15#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17#为德克斯氏菌属(Derxia),19#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MTT法检测吸光度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免疫组化法鉴定角蛋白-18的表达。【结果】酶消化法相比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细胞具有耗时短,获得量高等优点,MTT法绘制的生长曲线符合一般生物学特性,呈"S"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角蛋白-18阳性表达。【结论】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培养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利用放线菌1306、1342、1384的发酵液对蒙自枣树根际土壤线虫进行致死性研究,并根据谢辉分类系统,对致死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342发酵液的5个稀释倍数在48 h后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了50%以上,杀线活性级别达到A级;菌株1384的100%、80%、20%发酵液在48 h后杀线活性级别为A级,40%、60%发酵液在48 h后杀线活性级别为B级;菌株1306的40%、60%发酵液在48h后杀线活性为B级,其余3个稀释倍数的杀线活性为C级。所以,3种放线菌发酵液中,1342和1384对线虫的致死性较好。对致死的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它们分别是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孤独滑刃线虫(Aphelenchus eremitus)、螺旋拟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helicus)、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细尾盘旋线虫(Rotylenchus tenericaudatus)、多带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ultici nctus)等。 相似文献
34.
旨在确定我国部分养鸡场的鸡出现甩头、精神萎靡和肿头综合征是否由禽偏肺病毒(aMPV)引起,本研究从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发病蛋鸡和肉鸡场采集鼻甲骨、气管和肺等样品,首先利用aMPV特异性的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将RT-PCR检测阳性样品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利用G/F基因序列分析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鉴定病毒的亚型,最后将分离株感染SPF鸡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采集的220份样品中,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3份鼻甲骨样品在228 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将阳性病料接种Vero细胞盲传5代后,细胞出现变圆、聚集和融合等aMP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表明成功分离到3株aMPV,将其分别命名为SD2001、SD2002和HLJ2101。G和F基因同源性分析显示,来自蛋鸡的SD2001、SD2002和来自肉鸡的HLJ2101分离株的G和F基因与其他B亚型aMPV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较高,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93.4%~98.6%和95.6%~100.0%,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88.7%~97.8%和97.6%~100.0%;而与A、C和D亚型的G和F基因同源性较低,核苷酸的相似性分别为27.1%~61.8%和66.8%~74.8%,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16.1%~36.7%和72.5%~86.5%,这些结果表明,SD2001、SD2002和HLJ2101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进一步利用B亚型aMPV特异性的阳性血清进行IFA检测,接种SD2001、SD2002和HLJ2101的Vero细胞均可以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信号,进一步证实3个分离株属于B亚型aMPV。选择SD2001感染3周龄SPF鸡进行了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SPF鸡感染后3~6 d出现精神萎靡、甩头和流鼻涕等症状,鼻甲骨、气管和肺也出现病理性损伤,其发病率为90%(18/20)。3株B亚型aMPV的分离不仅有助于明确我国部分养鸡场出现肿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同时也证实B亚型aMPV流行毒株对鸡有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结果为我国家禽疫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可导致仔猪严重腹泻,死亡率极高,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免疫接种是预防TGEV感染有效手段,TGEV疫苗开发对防治TGEV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制备纯净种毒是疫苗株基础。本试验通过细胞培养、病毒培养、间接免疫荧光、RT-PCR、理化试验、中和试验、纯净度检测等试验技术对TGEV自主致弱毒株HR/DN1进行系统特性,结果表明,该病毒理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均与TGEV相符,且该病毒具有繁殖滴度高、传代稳定、病毒纯净等特点,符合种毒制备基本条件,为开发TGEV疫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镉对柱花草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和5.0 mg/kg Cd(NO3)2·4H2O处理柱花草根系土壤,制成菌液,以不加镉的土壤菌液为对照,涂布计数得出2.0和5.0 mg/kg的镉浓度属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浓度。再从其中分离出20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1#和8#、2#和13#、9#和18#为同一菌种,鉴定结果1#、11#、16#为噬菌胞属(Cytophaga),2#、7#、20#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3#、1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4#为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5#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6#为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9#为根瘤菌属(Rhizobium),10#、14#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15#为固氮菌属(Azotobacter),17#为德克斯氏菌属(Derxia),19#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相似文献
37.
对10个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生化成分、乌龙茶制茶品质、遗传相似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①参试种质为灌木型或小乔木型,树姿直立或半开张,中叶类。发芽密度中或密,1芽2叶生育期在3月中旬至下旬,芽叶色泽有黄绿色、紫绿色、紫红色3种类型,茸毛少。叶片大小为中叶,叶型有卵圆、椭圆、长椭圆3种类型,叶质均柔软。②参试种质间1芽3叶长、1芽3叶百芽重、花冠直径、花瓣个数、果实大小、种径大小均无显著差异。③参试种质生化分析样品水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均无显著差异。④FT104、FT516、FT528乌龙茶加工品质优,可作为育种材料利用。⑤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3处可将参试种质分为4类,其中 FT102和 FT516为第1类,FT1031为第2类,FT1032为第3类,其他7个种质为第4类。 相似文献
38.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简化测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原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方法。探讨了利用扫描仪代替传统的分光光度计 ,通过一次性采集样液的色度值 ,同时测定多个稻米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 ,并自动确定其所属等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显色液的色度值与直链淀粉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980 ) ,所提出的新型直链淀粉含量简化测定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等特点 ,为GB/T 17891— 1999 《优质稻谷》在粮食收购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大豆耐低磷指标筛选与耐低磷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对大豆耐低磷指标的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筛选与大豆磷效率耐低磷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选取了41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耐低磷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相应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2 μmol/L(LP)和1 000 μmol/L(NP)处理下22个品种根尖酸性磷酸酶(RAPA)的耐低磷系数(1.922 9~35.201 1),32个品种LAPA的耐低磷系数(1.048 2~4.465 5),9个品种株高的耐低磷系数(0.923 1~1.000 0),17个品种干物质量的耐低磷系数(1.000 0~2.125 0),28个品种全磷含量(P%)的耐低磷系数(1.083 2~6.757 3),18个品种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1.005 4~3.308 6),不同基因型品种中耐低磷系数差异大;②RAPA活性与相应品种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率之间耐低磷系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55、0.72、0.43);③RAPA活性和株高、干物质量、磷利用效率等磷效率相关因素的耐低磷系数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高度、中度和非耐低磷型品种。上述结果说明RAPA活性耐低磷系数可作为影响磷效率耐低磷性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大豆耐低磷品种的筛选及分子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40.
一种新的鱼类种质鉴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与鱼类种质鉴定相关的一种新的鉴定方法———养殖鱼类血清转铁蛋白鉴定法。该方法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分别通过蛋白质指纹图谱分析、基因频率分析、铁离子定量分析以及蛋白质酶解与原位分析等四个方面对鱼类种质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