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6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篇 |
农学 | 455篇 |
基础科学 | 15篇 |
266篇 | |
综合类 | 533篇 |
农作物 | 236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101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渭北东塬旱地小麦耗水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应用土壤水分平衡法对渭北东部旱地小麦耗水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291.5-365.9mm,水分平均满足率为64.9%,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小麦产量与农田蒸散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应用抗旱制剂等旱作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42.
种植密度是影响青稞抗倒伏和秸秆饲用特性的重要因子。以抗倒伏品种昆仑14号和倒伏品种门源亮蓝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种植密度对这2个品种生长发育、抗倒伏特性和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的抗倒伏和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昆仑14号根长、根体积、根数和根干重先增后降,茎粗和壁厚依次下降;门源亮蓝根系和茎秆相关指标则随种植密度增大而下降。昆仑14号抗倒伏相关指标先增后降,但整个生育期未发生倒伏;门源亮蓝各指标均显著降低,诱发倒伏现象提前发生,致使倒伏率增大、倒伏程度加剧。昆仑14号茎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化学成分含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后降,门源亮蓝各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饲喂价值随密度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综合抗倒伏特性与秸秆饲用特性,昆仑14号最佳种植密度为375×104株hm-2,门源亮蓝粮饲兼用时适宜密度为300×104~375×104株hm-2。 相似文献
43.
藏羊对严酷的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很强,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畜种之一,开展藏羊与低海拔绵羊脑血管形态的比较研究,可为探讨藏羊的高原适应性机理奠定基础.研究以高原藏羊—欧拉型藏羊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滩羊脑为试验材料,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运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二者脑动脉系统的结构特性开展研究.比较发现,藏羊和滩羊脑动脉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同,但藏羊的大脑后交通动脉、上颌动脉的管径显著比滩羊粗,其它脑动脉管径平均值也略大;藏羊脑硬膜外异网显著长于滩羊;藏羊主要脑动脉中的侧支更发达,伸展较长,细小分支更丰富.藏羊有相对发达的脑动脉系统,利于向脑组织有效供血,可能是藏羊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构特征之—. 相似文献
44.
抗病品种Sultan-5及其突变体与白粉菌小种A6互作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接种36h后,抗感品种中白粉菌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的频率及侵入频率无显著差异。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过敏性反应细胞明显增多,过生反应与Mla-12基因型的大麦品种对白粉菌的小种专化抗性有关,用DAB(地氨基联苯胺)观察到H2O2在乳突和过敏性反应细胞中积累。接各h后在初生芽管的乳突以及接种15h后在附着胞下面的乳突有晕圈处有H2O2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不同浓度的硅对干旱胁迫下大麦萌发的影响,综合评价各处理下大麦幼苗的抗旱性,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分别在种子发芽前使用硅溶液浸种(A处理)和在种子发芽的培养过程中向发芽盒里加硅培养液(B处理)两种方式处理新啤6号大麦种子,两种方式均设置0.0、0.5、1.0、1.5和2.0 mmol/L Na2SiO3·9H2O浓度水平,研究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发芽指标、形态指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A处理下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芽鞘长、根数、根和芽的鲜重与干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根芽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发芽率无显著变化。B处理下0.0和0.5 mmol/L Na2SiO3·9H2O浓度下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1.0~2.0浓度区间内根芽比随硅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他各指标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1.0 mmol/L Na2SiO3·9H2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明叶面肥对高海拔地区青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青稞不同生育期施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利丰硼3种营养型肥及氨基酸水溶液生物型肥,研究其对青稞产量、生育期及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4种叶面肥对青稞产量的构成因子均有促进作用,营养型叶面肥中以利丰硼增产效果最为显著(P0.05);氨基酸水溶液肥中以苗期、孕穗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P0.01)。[结论]在确保外部营养正常供应的基础上,分别在灌浆期和孕穗期各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液叶面肥对青稞植株的生长及产量的增加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7.
根据鉴定得到青稞类钙调素蛋白基因CML19的序列设计引物,以青稞叶片的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和分析,进一步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ML19,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诱导外源蛋白质表达并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得到CML19的CDS序列全长为447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4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6.46ku,理论等电点(pI)为4.40,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176,不稳定系数为49.59,存在典型的EF手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CML19与山羊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核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初步阐明青稞CML19基因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制备抗体、探讨CML19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草害是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系统观察大豆田杂草消长规律,对大豆播后不同时期人工除草的保产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大豆田杂草有两个发草高峰,出现时间分别在大豆播后18~30天和37~48天。大豆田杂草防除临界期为大豆播后18~30天,在此期内除草一次,保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9.
5199是一抽穗期比一般早熟大麦品种早20d左右的特早熟棱皮大麦,对4个杂交组合6个世代(F1、F2、B1、B2、P1、P2)的抽穗期挂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的出苗至抽穗天数及有效积温至少受3对效应大小不同,且存在互作效应的主效基因控制,迟穗性对早穗性呈部分生,基因累加效应起主导作用,5199的特早穗性受3对存在隐生上生效应的隐性基因控制,与其它主要目标性状无明显的负向关联。 相似文献
50.
利用醇溶蛋白凝胶电泳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的33个小麦品种进行电泳分析,得出的各品种的电泳图谱及电泳模式证明,小麦种子醇溶蛋白凝胶电泳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多态性和特异性,是用作品种鉴定的好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33个小麦品种的电泳图谱和电泳模式,制出了小麦品种鉴定检索表。与同工酶法相比,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少,简便易行,不损伤种子发芽力。对大麦的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用于大麦品种鉴定也是可行的。文中对该方法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