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4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457篇
基础科学   274篇
  639篇
综合类   1921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结果](1)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生产功能从低等级快速增加到高等级;随着生产功能飞速增长,生活功能经历增长—下降—增长;生态功能经历下降—恢复;“三生”功能在空间上分布较均衡。(2)耦合指数和发展指数均快速增长,耦合指数增长速度超过发展指数。(3)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基本协调和轻度协调发展到较高协调和高度协调;空间上从有一定差异发展为较均衡。[结论] 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三生”功能快速增长,从差异大逐渐向共生融合、有序发展演变,影响现状“三生”功能的主要是生活和生态功能的部分指标,经过一段时间高水平的发展之路,逐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水平,未来才能达到高耦合—高级发展—高度协调的阶段。  相似文献   
99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部署的新一轮农村改革任务,对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新疆昌吉州663户农户主观感知数据,通过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模糊评价模型测度改革综合绩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改革综合绩效各维度之间耦合协调性。农户主观感知视角下新疆昌吉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为比较满意,改革各维度绩效测算结果由高到低进行顺位排序为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主体改革、配套改革;农户对主体改革评价认为政策落实程度较好,并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但配套改革中股权流转、股权质押贷款与集体经济发展未发挥出全部作用;改革在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等方面较为突出,不存在“偏科”倾向;改革综合绩效5个维度之间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5个维度之间相互作用性较差。此外,针对农户对改革综合绩效中所反映的问题从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优化股权流转制度、完善产权交易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对其他省份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93.
穗条农艺性状对油茶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进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育苗,研究了其穗条的农艺性状,即不同木质化程度和部位对嫁接育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木质化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低,仅为53.17%,半木质化以上的当年生接穗,无论是顶芽、中部芽还是下部芽,嫁接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选择完全木质化接穗的顶芽生长表现最佳,其次是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中部芽和半木质化的顶芽,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下部芽和未木质化接穗的嫩芽最差。  相似文献   
994.
设置5、10、15目3个不同粉碎度的椰糠基质,按照椰糠∶蛭石=3 V∶1 V进行复配,以草炭∶蛭石=3 V∶1 V为对照,通过研究基质的理化性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pH、电导率)及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椰糠基质粉碎度。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的粉碎度中,10目粉碎度的处理最有利于黄瓜穴盘苗的生长。植株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生长状态,壮苗指数、根冠比、干质量,以及幼苗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较其他两个处理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5.
以河北省唐山、秦皇岛等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排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农民对新民居建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地农民是否知道所在村整体发展目标、是否担任过村干部、家庭收入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得到的主要启示是: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积极性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民的新民居建设满意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最近邻体列联表法和计算主要树种混交度的方法,研究亮叶水青冈天然次生林不同树种的种间分离特征。结果表明:1)亮叶水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的数量占优势(比例达69.89%),正分离种对较少(比例为29.88%),负分离种对极少(仅为0.23%)。星座图清晰显示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随着亮叶水青冈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大,亮叶水青冈与其他树种发生正分离的种对也增加;随着亮叶水青冈径阶增大,与其他树种的分离关系逐渐接近自然状态,即以随机毗邻为主,正分离次之,负分离不存在。3)群落的平均混交度较高,取值集中在0.5~0.75,说明整体上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亮叶水青冈的混交度值为0.34,处于弱度与中度混交之间,趋向于聚集分布;茅栗、四照花等主要伴生树种的混交度在0.75左右,可以视为强度混交。种间分离类型比例和主要树种混交度的取值分析均说明该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7.
为开发和利用苦瓜多糖,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成熟度苦瓜中多糖的含量差别;比较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及苦瓜渣粉中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对同一种样品利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为28.00%和29.25%,苯酚硫酸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可作为苦瓜中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测定不同成熟度苦瓜的多糖含量,发现苦瓜成熟度越高,多糖含量越低,说明苦瓜生理成熟阶段,苦瓜多糖是重要的呼吸基质之一;利用冻融法制备的苦瓜汁粉多糖含量为31.25%,苦瓜渣粉多糖含量为28.64%,说明冻融法获得的苦瓜汁没有起到完全分离苦瓜多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有限群的阶和它的度数型分别对对称群S45和S46进行了刻画,得到了:对称群S45和S46均可3-重OD-刻画.  相似文献   
999.
包可翔  李雨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15-17516,1751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寻找烟叶最适宜的采收时间,适度提高烟叶成熟度.[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对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各设置3个不同采收时间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期对烟叶的等级结构和经济性状及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随着采收期的推迟,烟叶的上中等烟比例、黄烟比例、均价先升高后下降;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余味同样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综合表现来看,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采收期均以处理2质量最佳,即打顶后14 d采收下2棚叶、打顶后28~ 35 d采收中部叶、打顶后49 ~ 56d采收上2棚叶质量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烟叶品质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以引进的7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不育系为材料,通过自交鉴定其育性稳定性.试验分为2组,一组是从7月8日开始,用4个优良自交系做保持系分别与7个不育系中下部果枝花蕾杂交,重复3次,即每个优良自交系给不育系授粉3次;另一组是将7个不育系的中上部果枝花蕾进行人工捆花,使之完全自交,15~20 d结束.结果表明,10G0021不育系中上部果枝花蕾完全自交的可育株率、成铃率均为0.00%,不育度为100.00%.其余的6个不育系可育株率为4.35%~10.29%,成铃率为0.81%~2.67%,不育度为97.33%~99.19%.对完全自交不育的中下部杂交铃可以放心采摘,反之,怀疑是可育株的统统不采摘,这样更进一步保证了不育系所制杂交种的纯度.说明所引进的不育系的育性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不育度.最后阐述了识别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