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455篇
基础科学   274篇
  639篇
综合类   1920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亚东  焦健  苏德荣 《草地学报》2017,(6):1287-129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紫花苜蓿营养生长期调亏滴灌对其节水效果的影响,增加其产量的作用。在北京对分枝期苜蓿品种"皇冠"进行调亏程度和调亏历时对其生长的研究。结果发现,秋播苜蓿进行调亏灌溉应把握适当的调亏度,在调亏度达60%FC、调亏历时为14d时,土壤水分对苜蓿形成干旱胁迫;在调亏度达80%FC时,光合同化物更多向苜蓿地上部分配,同时适当增加调亏历时改变苜蓿根系形态可塑性,有利于其根系伸长生长,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适当的将调亏度与调亏持续时间分别维持在80%FC左右和14~21d,更能实现北京地区苜蓿节水促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重庆市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统计年鉴》数据,选取粮食、蔬菜、油料、猪肉和水产品等5个指标,利用相关农业、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盈余度计算方法,对重庆市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重庆市粮食、蔬菜和猪肉产品的供给能力处于稳定的状态,水产品的供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油料产品缺口不断扩大;5大功能区之间的盈余情况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保障农产品供给,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3.
采用206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遵糯4号鲜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密度和播期范围内,随二因素升高,鲜穗数先升后降。综合考虑,密度在55 500~64 500株/hm2、播期在4月12—18日水平区间内,有利于遵糯4号鲜穗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可食性酪蛋白膜对食品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草莓、马铃薯、鸡胸肉为材料,研究不同可食性酪蛋白膜处理对其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值、TBA值和正己醛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涂膜组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含量最高,脂溶性涂膜组次之,水溶性涂膜组稍高于对照组;马铃薯涂膜组比对照组的氧化程度低;鸡胸肉涂膜与未涂膜样品感官明显不同,抗氧化作用明显。由此可知,酪蛋白涂膜液优于涂膜对食品的保鲜效果,脂溶性涂膜效果优于水溶性涂膜,涂膜食品保鲜技术具有较佳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5.
天气衍生品是为了规避天气风险给天气敏感行业带来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兴起的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通过衍生合约对天气风险进行分割、重组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不同于传统金融衍生品,天气衍生品的价值取决于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本文在分析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最常见的天气期货和天气期权的运作机制及其精算定价。  相似文献   
26.
Although pork producers typically aim to optimize growth rates, occasionally it is necessary to slow growth, such as when harvest facility capacity is limited. In finishing pigs, numerous dietary strategies can be used to slow growth so pigs are at optimal slaughter body weights when harvest facility capacity and/or access is restored. However, the impact of these diets on pork carcass quality is largely unknown.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ietary strategies to slow growth in late finishing pigs and evaluate their effects on carcass composition and pork quality. Mixed-sex pigs (n = 897; 125 ± 2 kg BW) were randomly allotted across 48 pens and assigned to 1 of 6 dietary treatments (n = 8 pens/treatment): (1) Control diet representative of a typical finisher diet (CON); (2) diet containing 3% calcium chloride (CaCl2); (3) diet containing 97% corn and no soybean meal (Corn); (4) diet deficient in isoleucine (LowIle); (5) diet containing 15%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from soybean hulls (15% NDF); and (6) diet containing 20% NDF from soybean hulls (20% NDF). Over 42 d, pen body weights and feed disappearance were collected. Pigs were harvested in 3 groups (14, 28, and 42 d on feed) and carcass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harvest group, 1 loin was collected from 120 randomly selected carcasses (20 loins/treatment) to evaluate pork quality traits. Overall, ADG was reduced in CaCl2, Corn, and 20% NDF pigs compared with CON pigs (P < 0.001). However, ADFI was only reduced in CaCl2 and 20% NDF pigs compared with CON (P < 0.001). Feed efficiency was reduced in CaCl2 and Corn pigs compared with CON (P < 0.001). Hot carcass weights were reduced in CaCl2 pigs at all harvest dates (P < 0.001) and were reduced in Corn and 20% NDF pigs at days 28 and 42 compared with CON pigs (P < 0.001). In general, CaCl2 and 20% NDF diets resulted in leaner carcasses, whereas the Corn diet increased backfat by 42 d on test (P < 0.05). Loin pH was reduced and star probe increased in CaCl2 pigs compared with CON pigs (P < 0.05); no treatments differed from CON pigs regarding drip loss, cook loss, color, firmness, or marbling (P ≥ 0.117). Overall,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several dietary strategies can slow finishing pig growth without evidence of behavioral vices. However, changes to carcass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were also observed, indicating qualit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diets to slow growth.  相似文献   
2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逐渐升高,将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利用2003?2016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观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南麓高寒灌丛生长季(5月?9月)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生长季有效积温(growing season degree days,GDD)的响应,对于研究气候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生长季的月GPP、GDD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都在7月或8月达到峰值,在5月达到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具有较高变异性,但整体上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2003?2016年整个生长季GPP与GDD的均值分别为507.11 g·m?2和975.93℃。在月尺度和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通过比较生长季每个月GPP与GDD的关系发现,5、9月的GPP与GDD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在7月相关性最为显著(P<0.01)。整体上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与热量条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2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爆发后,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一度下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液态乳制品销售量于4月后开始恢复为同比正向增长,此后乳制品消费总量加快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低温鲜奶消费一枝独秀。近年来,我国低温鲜奶消费呈加速增长趋势,2020年同比增幅达25.6%,增速创历史新高。总的看,近年来在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三大因素推动下,低温鲜奶消费持续较快增长,而疫情下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大大助推了这一进程,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建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大奶源生产基地和冷链设施建设,构筑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文章主要是对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物流方式进行探究,结合现在我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大胆的预测,并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运输技术的网络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量和感受,乳制品消费的新鲜化和休闲化是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营养鲜活、口感轻柔的巴氏奶,在我国乳制品液态奶品类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加码低温赛道抢占市场。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消费市场趋势,从而确定探究新消费下的巴氏奶行业问题。从巴氏奶市场发展现状入手,集合巴氏奶在国家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为发展背景优势。通过分析巴氏奶在乳品市场中的规模,发现其增速提高和占比增大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增长吸引各大乳品企业争先布局低温市场。为了避免盲目入局,本文继续分析了巴氏奶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述巴氏奶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围绕新消费下的特点,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以期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