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13篇
林业   318篇
农学   455篇
基础科学   274篇
  639篇
综合类   1920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7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It was observed that farmed eels could be rendered unconscious and insensible instantaneously by passing an electrical current through fresh water. The general epileptiform insult on the EEG was characterized by a tonic/clonic and an exhaustion phase. After stunning, the ECG (electro‐cardiogram) revealed fibrillation. The electrical stunning parameters were on average 194 ± 4 V and 0.636 ± 0.040 A/dm2 for 1.6 ± 0.4 s. Within a confidence level of 95%%,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animals with a reliable EEG (n = 29), at least 93% of all eels are effectively stunned in fresh water by an average current of 0.636 ± 0.040 A/dm2. The behaviour of groups of five eels, which were able to move freely in the water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stunning with 50 V and 0.17 A/dm2. After 3‐s stunning, two eels were turned upside down. They changed to a normal position after 10 and 13 s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all eels were very active in swimming behaviour and stopped swimming after 75 s. When stunned for a longer duration, all eels were turned upside down and stopped breathing for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In the last experiment the eels were stunned in fresh water (500 μS) with a voltage of 200 V for approximately 1 s, which was followed by 50 V for 5 min. As soon as the stunning started the water was de‐oxygenated by flushing nitrogen to kill the eels by suffo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unconsciousness and insensitivity. The oxygen saturation decreased from 74 ± 10 to 23 ± 11% at 22 °C. After stunning no brain activity and no responses to pain stimuli were observed on the EEG. The heart rate increased (P < 0.05) after stunning,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nly 1 out of 18 eels returned partially from upside down to a normal position 2 h after stunning; however, the eel did not respond to pain stimuli in behaviour. The developed stunning procedure can be recommended for humane slaughter of 50‐kg batches of eels.  相似文献   
112.
范妍  尹金华  黄旭明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469-2473
以荔枝品种糯米糍和怀枝为对比材料,研究新荔枝品种岭丰糯的果实抗裂性、留树保鲜性和耐贮性。结果表明:岭丰糯的田间裂果率显著低于糯米糍,从果皮厚度和果皮钙含量的角度分析了岭丰糯相对糯米糍更为抗裂的原因,发现抗裂的岭丰糯果皮厚度和钙含量均显著大于糯米糍。此外,推迟12 d采收岭丰糯、糯米糍和怀枝果实(从7月3日推迟至7月15日),发现岭丰糯果实并未脱水失鲜,果实鲜重反而有所提高,假种皮可溶性固形物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糯米糍和怀枝果实全部褐变腐烂,说明岭丰糯具有比较长的留树保鲜期。在室温下,岭丰糯果实烂果率也低于糯米糍,脱水速度低于糯米糍和怀枝,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与影响因素,为统筹边境地区城乡发展与促进国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构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采取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中国边境9省(区)2008—2018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①2008—2018年中国边境地区城镇化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总体上土地城镇化高于人口城镇化。②乡村振兴整体指数由2008年的0.273上升至2018年的0.756,边境城乡统筹推进力度加大,省域乡村发展差距不断在缩小。③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程度由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转变,按照两系统的协调程度情况将边境9省(区)划分为优化提升型、调整进步型与重点突破型。④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种内外部力量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政府决策起到关键引导作用,互联互通扮演“催化剂”角色,产业结构提供重要内生“造血”力量,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具有外部“输血”作用。[结论] 应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分区分级分类制定发展战略、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和激活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动力等方面促进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变化环境条件下干旱绿洲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一直广受关注。玛纳斯河流域分布着新疆最大、最典型的绿洲农耕区,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无疑应基于对种植结构和需水满足度(供水量/需水量)时空演变规律的了解。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并通过区域调查和调研,该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分类,建立流域地物遥感识别模型,分析当地2000-2020年种植结构的变化过程,探讨种植结构变化与膜下滴灌棉花水分供应状况和需水满足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GEE平台,融合简单非迭代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可快速、准确识别流域地物,总体精度约90%;近20年,流域种植作物始终以棉花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受益于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抑盐等功效,中、下游盐碱荒地不断被开垦为棉田,致使其面积以每年约101 km2的速度增长,但棉田面积增长与灌溉水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棉花需水满足度显著下降,尤其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下游灌区及需水旺盛的夏灌期,2020年流域下游棉花夏灌期需水满足度已降至约46%,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势在必行。研究可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为探讨滋味物质在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规律并揭示其释放机制,该研究以氯化钠、蔗糖和谷氨酸钠分别为鱼糜凝胶咸味、甜味和鲜味的代表滋味物质,通过感官评价、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和模拟咀嚼释放等方法,分析滋味物质在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人体对咸味的感知逐渐降低而对鲜味的感知逐渐增强,并当交联度大于42.2%时,咀嚼破碎显著提高了鱼糜凝胶咸味和鲜味的感知(P<0.01)。氯化钠和蔗糖的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而谷氨酸钠的释放则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交联度的增加,鱼糜凝胶在模拟咀嚼过程中氯化钠和蔗糖的释放量先降后升,分别在交联度为42.2%和51.5%时取得最小值(4.54和3.38 mg/g);而谷氨酸钠的咀嚼释放量则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钠和蔗糖在鱼糜凝胶中的释放主要与网络结构和化学作用力相关,谷氨酸钠的释放主要与凝胶质地、凝胶持水性和化学作用力相关。综上,滋味物质在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行为受滋味物质种类、凝胶质地以及凝胶与滋味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且凝胶在咀嚼过程中较高的破碎程度增强了滋味物质的释放与感知。  相似文献   
116.
陈斌    徐尚昭    周阳阳    王宏志  叶永钦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344-351
为了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对宜昌市近15年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宜昌市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面积占比最大,且各时期占比均在71%以上;(2)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呈现西北—西南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安全区集中分布在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不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当阳市等低海拔地区;(3)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风险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4)宜昌市“三生空间”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北、西南山区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以及制约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及其耦合协调性,故需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格局、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宜昌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宁夏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宁夏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空间耦合关系,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统计调查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程度、空间耦合关系以及分异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海原县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空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集聚性特征,生态脆弱性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的河川河谷区以及海拔高、地形起伏大的南部地区; 从贫困程度来看,海原县中度贫困及以上的行政村比例为55.72%,表明研究区整体贫困程度较深,重度贫困和极度贫困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坡度和地形起伏大的南部和西部地区; 从生态与经济耦合关系来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协调同步发展比例为10.71%,失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经济落后型行政村数量最多,且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原县东部和南部等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满足小型啤酒坊、酒店及家庭对自酿鲜啤酒的生产需要,研制了一种与小型啤酒生产线配套使用的麦芽辊式破碎机。通过solidworks建模运动仿真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生产效率高,破碎效果好,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安全性好且整机振动小,噪音低。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9.
以聚砜为原材料制备了氯甲基化聚砜,重点研究了无毒的三甲基氯硅烷与聚砜进行的氯甲基化过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法与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选用极性较强的二氯甲烷为溶剂,35℃下反应60 h,PSF重复单元与SnCl4摩尔比为1:2时,氯甲基化取代度最高达到1.25 mmol/g。此实验方法取代度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在实验室进行。本研究对于革新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方法,促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0.
李凡修  艾俊哲  戴捷  邹吉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86-12787,12790
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设置偏少、校外实习基地短缺及实践导师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的相关对策,以期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