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8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1773篇
林业   393篇
农学   579篇
基础科学   3800篇
  2624篇
综合类   2944篇
农作物   444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99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86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1.
强化栽培条件下干湿灌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干湿灌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采取干湿灌溉处理,在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比对照分别节水1.4%、12.4%、9.0%和11.2%;水分生产效率达0.93 kg/m3,比CK处理提高34.2%;干4~5 d之后,再复水4~5 d,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循环变化,有利于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大穗,穗粒致明显增加,单产平均提高6.9%.  相似文献   
212.
污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桶试验,研究了污水、稀释污水、再生水和清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中淀粉、蛋白质、氮、磷、钾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水质灌溉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中重金属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水定额相同时,4种不同水质处理,小麦籽粒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为污水>稀释污水>再生水>清水,且污水中粗蛋白质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水质处理;低灌水定额时,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2.71%,9.57%和1.14%;高灌水定额时,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2.22%、5.05%和2.12%.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与清水相比,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教远小于1.未形成污染.  相似文献   
213.
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促进有效的节水机制形成、灌溉工程老化、设施薄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论述了水价政策对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出改革水价以促进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树立可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4.
毛乌素沙地臭柏、油蒿细根生产动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北试实验地选取了七块样地,并依据建群植被外貌特征划分为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三类。用根钻对各样地一个生长季内的根系进行了五次取样,同时测量土壤水分、枝条生长长度、温湿度等一些气象因子。对活细根分级并称干重,发现臭柏、油蒿不同径级细根的季节动态不同,不同土层内相同径级的细根生产动态也不相同:①臭柏与油蒿D≤2 mm的细根生物量在4~5月份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随后增长格局各不相同。②臭柏灌丛中,1 mm相似文献   
215.
新疆阿拉尔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制约阿拉尔灌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子。在阐述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上,作者以田间水盐平衡模型为依据较深入分析了灌区土壤盐分动态、盐碱化趋势及其效应问题;其次,根据区域水盐平衡理论估算区域尺度上的灌排比并探讨了排水的出路问题;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灌溉农业和遏制灌区农业副效应目标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16.
新疆主要污灌区养分资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七个主要污灌地区养分含量的研究表明污灌区钾含量丰富,氮素含量不足,磷缺乏。库尔勒地区污灌时间最长,养分含量丰富;昌吉地区养分含量属中等水平,其它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养分缺乏状况。与新疆土壤普查资料对比,污灌后,土壤的C/N比差异不大9.86—13.85;供磷强度有所改善,均>1%;但供氮及供钾能力并没有显著改善,部分地区的供肥强度极低。相关性研究分析表明,土壤中大部分养分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只有全钾与之无相关性;其它养分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是部分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是由于有机质含量干扰所致。  相似文献   
217.
新疆污灌区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新疆污灌区土壤中Cu、Zn、N i、Cr、Pb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Zn、N i、Cr、Pb主要富集在0—20cm表土中。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均为安全级。新疆污灌表土中Cu、Zn、N i、Cr、Pb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比例低,其中Cu、Zn、Pb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18.
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梭梭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水浸提取和循环灌溉两种方法对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进行收集和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分析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循环灌溉收集的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35种化合物,包括酚醌类、醛酮类、醇类、酸类、脂类和胺类化合物;硅烷化处理后,主要增加部分强极性有机酸,如苯甲酸。水浸提取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的中性相组分共检测出27种化合物,但未检测到酚醌类化合物;碱性相组分共检测出23种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种类减少,烷烃类化合物种类增加;酸性相组分中仅检测到10种化合物,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占检出化合物总量的72.62%。收集梭梭幼苗根系分泌物循环灌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9.
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多水源联网优化调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丘陵地区灌溉水源分散、灌溉保证率低、农业缺水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将多水源联网工程技术与优化调度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多水源联网优化调度模型,大大提高了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灌溉保证率。采用该技术及其他节水措施后,威海井渠结合节水示范区全部耕地可得到灌溉,灌溉后的粮食产量由原来的9000 kg/hm2提高到11550 kg/hm2,示范区平均增产25%。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20.
对2000~2005年连续6年所获原始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从灌区工程状况、农户投资与收益、改革发展进程等方面,对灌区现行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农民用水者协会及未改制等各种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符合关中灌区实际的斗渠管理模式——农民用水者协会,增强受益农民对灌溉管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使农民从中受益,使灌区灌溉系统的管理、运行、管护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