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358篇
基础科学   553篇
  744篇
综合类   1430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31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仿形能力差、拾净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滚筒式残膜捡拾机。同时,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机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关键部件工作参数,旨在为残膜回收提供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42.
秸杆覆盖保墒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试验资料的计算结果为依据,研究了秸杆覆盖的保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条带状秸杆覆盖在产量、单位面积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率等方面,都比无覆盖和全覆盖优越,从而为生产部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叶芬霞 《中国沼气》2001,19(1):16-19
将用于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载体经好氧挂膜预处理,采用有机负荷递增法启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AAFEB)反应器,好氧预处理后的反应器比对照提前15天完成启动,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和耐水力负荷能力。这与污泥结构良好,持留能力强,污泥流失量小呈正相关。在反应器的稳态运行和再启动运行期间,反应器的主要运行参数与对照反应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4.
为提出缓解长江三峡库区秋冬季连阴雨导致的低温寡日照对中晚熟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采取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重庆柑橘主栽品种椪柑(Citrus sinensis(L.) Osbeck)、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O sbeck ‘Newhall’)和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cv Tarocco)为材料,开展柑橘果实成熟期杜邦特卫强地膜全覆盖(Full cover,FC)、半覆盖(Half cover,HC)地表覆盖处理,和未覆盖作为对照(CK),测定了树体不同部位的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 Tyvek?覆盖后纽荷尔脐橙和塔罗科血橙的通过显著降低了树体下部果实黄绿色差b的值,进而HC和FC下部果实外观品质a/b相对提高达到9.00%以上,同时下部亮度L也有显著提高;对覆盖后对椪柑外观色泽影响较小。对于果实的内在品质而言,椪柑和纽荷尔脐橙Tyvek?覆盖在90d时的树体下部的果实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均显著降低,且椪柑T/A相对于CK均达到10%以上;塔罗科血橙在150dFC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iled content,TSS)显著的提高,HC处理显著降低了TA含量,最终覆盖后果实T/A均达到10%以上。研究表明在地表覆盖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秋冬季节多雨寡日照对中晚熟柑橘品质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中晚熟柑橘品种果实品质,提高中晚熟柑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5.
侯爽  王帅  祁俊锋  徐进 《蔬菜》2020,(7):11-14
为筛选出易降解或易回收,对环境污染小,适宜在番茄生产中应用的地膜,研究了PBAT生物降解地膜与0.012 mm加厚型塑料地膜的差异性,以0.010 mm普通塑料地膜作为对照,对比了各种地膜的降解周期,以及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影响植株长势方面,3种地膜对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影响作物产量方面,覆盖0.012 mm地膜的番茄产量最高,其次是PBAT生物降解地膜,覆盖0.010 mm塑料地膜番茄产量最低;在地膜降解性能方面,PBAT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较强,0.012 mm加厚型塑料地膜韧性强,不易破碎,有利于后期回收利用,0.010 mm塑料地膜韧性差,不利于回收;建议生产中根据实际气候、土壤、作物等条件选择适宜的PBAT生物降解地膜或加厚型塑料地膜。  相似文献   
46.
以新疆膜下滴灌棉田为试材,研究氮磷减量与液体有机肥配施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11个处理:(1)常规施肥(NP);(2)80%常规施肥(80%NP);(3)80%常规施肥+低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LAA);(4)80%常规施肥+中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MAA);(5)80%常规施肥+高量氨基酸有机肥(80%NP+HAA);(6)80%常规施肥+低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LFA);(7)80%常规施肥+中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MFA);(8)80%常规施肥+高量黄腐酸有机肥(80%NP+HFA);(9)80%常规施肥+低量沼液有机肥(80%NP+LBS);(10)80%常规施肥+中量沼液有机肥(80%NP+MBS);(11)80%常规施肥+高量沼液有机肥(80%NP+HBS);分别在蕾期、花期、成熟期采集0~20、20~40 cm土层土壤,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有效养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蕾期时,80%常规施肥配施高量黄腐酸、沼液有机肥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pH值,并对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效果最好。(2)花期时,80%常规施肥配施高量沼液有机肥对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效果最好。(3)成熟期时,80%常规施肥配施高量沼液有机肥对降低0~20 cm土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新疆滴灌棉田应用80%常规施肥配施高量沼液有机肥效果最好,是新疆滴灌棉田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揭示还田玉米秸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在马铃薯田间定位试验中,设置了6个不同施氮水平(T1:0 kg·hm~(-2);T2:75 kg·hm~(-2);T3:150 kg·hm~(-2);T4:225 kg·hm~(-2);T5:300 kg·hm~(-2); T6:375 kg·hm~(-2)),研究其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主要发生在前90 d,在此期间玉米秸秆腐解较快,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腐解率分别为37.3%、40.3%、44.8%、45.0%、50.8%、48.4%,以T5处理为最高,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T1~T6处理的玉米秸秆碳、氮释放率分别为48.2%~56.6%、33.8%~44.4%,T5处理下秸秆的碳、氮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秸秆磷、钾的释放率分别为43.1%~49.2%、90.5%~93.0%,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还田150 d后,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52.7%~55.8%,养分释放表现为KCPN。综上所述,连续施氮可以显著促进还田玉米秸秆前期的腐解及碳氮的释放,但对磷钾的释放无明显影响,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针对党参覆膜移栽无机可用的问题,结合西北黄土高原旱区党参垄畦覆膜、种行覆土抗逆栽培模式,设计了一种具有开沟、播苗、起垄、整形、覆膜、种行覆土功能的党参种苗移栽机。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确定了尖角长翼型开沟器、整形镇压、膜上覆土等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参数,解析了核心部件作业机理。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垄畦覆膜、种行覆土党参种苗移栽机埋苗率为4.1%,露苗率为2.6%,栽植合格率为92.0%,栽植深度合格率为87.5%,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5.9%,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6.3%,生产率约为0.14 hm~2·h~(-1)。田间性能试验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新疆有着全中国最大面积的盐碱地和加工番茄的种植基地。在新疆开展两年试验以研究加工番茄在氮盐交互下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获得适宜新疆盐碱地种植加工番茄的合理施氮量和土壤盐分范围,为新疆扩大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和合理施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技术途径。【方法】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基地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3166为试验材料,2017年试验共设置4个土壤含盐量水平:1.5、4.0、7.0和10.0 g·kg -1及4个氮素水平:201、166、131和96 kg·hm -2,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去除10.0 g·kg -1的土壤含盐量,增加5.0 g·kg -1的土壤含盐量和不施氮量处理。试验测定和分析加工番茄的荧光叶绿素参数、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在氮盐交互下,加工番茄荧光参数及产量等指标均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绝大多数的荧光参数及产量受土壤盐分的主导作用较氮素强,在同等氮素水平下,7.0 g·kg -1和10.0 g·kg -1的土壤盐分对加工番茄荧光指标抑制程度最大;低盐分水平下,166 kg·hm -2的中等偏高的施氮量对加工番茄的荧光指标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施氮201 kg·hm -2的处理;在中等偏高的盐分水平下,96 kg·hm -2的低氮对加工番茄的最好,其次为不施氮水平。加工番茄的鲜果产量总体上符合“盐高产低”的规律,但低氮高盐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同盐度的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逐渐增大,糖酸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低盐处理,盐分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远高于氮素,二者交互对加工番茄的品质并无显著性影响。通过图形叠加分析方法,得出了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结论】在盐碱程度偏高的土壤可通过少施氮素来提高加工番茄产量;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为N:98.12—119.60 kg·hm -2,S:3.57—5.58 g·kg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