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2篇 |
免费 | 268篇 |
国内免费 | 53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2篇 |
农学 | 405篇 |
基础科学 | 190篇 |
434篇 | |
综合类 | 2022篇 |
农作物 | 213篇 |
水产渔业 | 81篇 |
畜牧兽医 | 1376篇 |
园艺 | 122篇 |
植物保护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203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274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249篇 |
2012年 | 381篇 |
2011年 | 421篇 |
2010年 | 314篇 |
2009年 | 261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60篇 |
2006年 | 196篇 |
2005年 | 125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为原料,利用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酸粥中分离鉴定、筛选出的性状优良的乳酸菌,人工接种发酵生产酸粥。通过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的研究,确定发酵酸粥生产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的混合谷物作为原料(混合比例1∶1∶1∶1),以干酪乳杆菌NSZL-1和鼠李糖乳杆菌NSZL-2为发酵剂(NSZL-1与NSZL-2的混合比例为2∶1),接种量为5×106cfu/g,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制得的酸粥酸度适口,谷香味突出,具有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992.
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沼气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玉米秸秆和鸡粪混合物为原料,在20、25、30、35、40℃下按不同干物质配比及初始发酵浓度分别进行厌氧发酵,分析不同物料配比、发酵温度、初始发酵浓度对发酵过程中pH值、累积产气量和TS产气量的影响,并对影响沼气发酵的各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初始发酵浓度和发酵温度是影响产气量的重要因子,鸡粪与玉米秸秆2∶1、初始发酵浓度为20%时沼气产量最大;发酵温度在35℃左右时,各处理均能达到最优发酵效果;各因子对沼气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温度>初始发酵浓度>配比。因此,适当调整发酵温度以及初始发酵浓度将会有效提高沼气发酵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3.
枸杞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科学利用枸杞提供依据。[方法]以枸杞鲜果为原料,经液态深层发酵,即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造果醋饮品,并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酒精发酵周期为6 d,醋酸发酵周期为9 d。经过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糖含量12%,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30℃;醋酸发酵最佳工艺组合为:初始酒度6%,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80 r/min。经发酵后熟、过滤澄清、灭菌装瓶后可酿制出色泽紫红、果香突出、品味柔和的高档次枸杞保健果醋。[结论]经该工艺制得的枸杞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水果香味,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营养保健型饮品。 相似文献
994.
A. Ratriyanto R. Mosenthin D. Jezierny M. Eklund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0,94(6):788-796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graded dietary inclusion levels of betaine on ileal and total tract nutrient digestibilities and intestinal bacterial metabolites in piglets. A total of eight barrows with an average initial body weight of 7.9 kg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the four assay diets with two pigs per treatment in four repeated measurement periods. The assay diets included a basal diet based on wheat, barley and soybean meal alone, or supplemented with a liquid betaine product at dietary levels of 1.5, 3.0, or 6.0 g betaine per kilogram diet (as‐fed). Ileal digestibilities of dry matter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increased both quadratically and linearly, and ileal digestibility of glycine increased linearly as dietary betaine level increased (p < 0.05). Furthermore,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of crude protein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p < 0.05) and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ies of most amino acids tended to increase quadratically (p = 0.06 to p = 0.11)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betaine level. Moreover, there were linear increas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st bacterial metabolites which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for ileal d ‐lactic acid and for faecal diaminopimelic aci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etary betaine supplementation stimulates bacterial fermentation of fibre in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bacterial degrad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the large intestine.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97.
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DFG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不同化学物质处理方法结合琼脂打孔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蛋白酶、酸碱、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等因素对其抑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培养基培养的DFG菌株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4cm;发酵液经100℃处理30min,抑菌率仍达65%;对酸碱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紫外线照射和反复冻融后性质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蛋白酶K不敏感,可用有机溶剂对短短芽孢杆菌DFG菌株抑菌物质进行部分萃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奠定基础。[方法]以产油酵母菌Y1为试验菌株,分别以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铵、硝酸铵和硝酸钾为氮源,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株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Y1菌株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葡萄糖的最适浓度为85 g/L,100 ml摇瓶装液量为25 ml,液体种子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为160 r/min,温度为28℃,培养21.5 h菌体生物量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对产油酵母菌Y1的液体摇瓶产脂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时核心发酵层的判断以及对该发酵床土著微生物的分布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深度垫料对养猪土著微生物发酵床稳定期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分别从发酵床的表层和深30、40、50、70cm处取垫料样品后测其温度、pH值、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并从中分离纯化出22株菌,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表层垫料温度显著小于其他4层(P〈0.05),并且随着深度加深垫料温度依次降低;表层垫料pH值显著高于其他4层(P〈0.05),其中30、40cm处垫料pH值相等,50、70cm处垫料pH值相等,40、50cm处垫料差异显著,整体呈下降趋势;表层垫料自由水、硝态氮和粗纤维含量与30cm处垫料含量差异不显著,从整体上看,30、40、50、70cm深垫料的自由水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表层活菌数显著(P〈0.05)小于30cm深处垫料活菌数,30、40、50、70cm深垫料的活菌数依次降低。结果表明,30cm深处为该发酵床的核心发酵层,地衣芽孢杆菌为该发酵床的主要土著菌种。表层垫料的各项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大,其所存在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属。40cm深处所分离的菌种主要为乙酰微小杆菌。50、70cm深处除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外还分离出其他多种微生物。稳定期土著微生物发酵床各层的菌种分布主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