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2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林业   953篇
农学   539篇
基础科学   199篇
  1435篇
综合类   3022篇
农作物   341篇
水产渔业   395篇
畜牧兽医   488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32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转化方法培育无抗性选择标记转基因水稻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的转化方法培育无抗性选择标记转基因水稻的效果,以4个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比较了用农杆菌介导的双菌双载体和双T DNA单载体两种共转化技术的共转化频率及随后获得的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转化子的效率。结果表明,在双菌双载体介导的转化中,4个水稻品种的平均共转化频率为10.1%,其中55.6%的共转化植株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在单载体双 T DNA介导的共转化中,平均共转化频率为45.0%,从其中600%的共转化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获得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基因植株,即双T DNA单载体法的去选择标记的效率(270%)要较双菌双载体法(5.6%)高。  相似文献   
42.
Many studies of land-cover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cultural landscapes have used historical maps as a source for information about past land-cover. All transformations of historical maps onto modern coordinate systems are however burdened with difficulties when it comes to accuracy. We show that a detailed land survey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may enable transformation of an old cadastral map directly onto the present terrain with very high accuracy. The detailed resulting map enabled us to locate remnants of semi-natural grasslands and man-made structures with continuity from 1865 and to test hypotheses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changes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land-cover change 1865–2002 was decrease of arable fields, and addition of three new land-cover classes: horticultural, orchard and abandoned areas. Of the 330 man-made structures present in 1865, only 58 remained in 2002, while 63 new structures had been built after 1865. We found that semi-natural grasslands with continuity since 1865 were situated on ground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production capacity than mean 1865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man-made structures with continuity since 1865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areas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production capacity than the 1865 mean, situated in significantly steeper terrain but not further from the hamlet. Our study illu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digitised and accurately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adastral maps combined with detailed field surveys for analysis of land-cover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相似文献   
43.
通过放牧梯度试验,研究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5种优势植物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探讨大针茅(Stip grandis)对放牧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个体水平,中轻度放牧对以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为代表的丛生禾草株高影响较小,对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黄囊苔草(Carex korshinskyi)和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为代表的根茎型禾草株高影响较大,植物株高的降低与个体地上生物量减少呈显著正相关。种群水平,大针茅种群生物量对放牧的响应迟缓,羊草、米氏冰草、糙隐子草和黄囊苔草种群生物量的减少与多度减少呈显著正相关。群落水平,大针茅的耐牧性使其成为资源重配的获益者,轻中度放牧干扰下,其地上生物量的补偿生长缓冲了放牧对群落的影响,对维持群落生产力与功能稳定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4.
豫西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豫西山区栾川县2005年、2010年、2014年3期Landsat TM影像,运用监督分类与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提取2005—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并以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为基础,结合栾川县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进行了修正,估算了栾川县14个乡镇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栾川县的耕地、林地、草地变化不显著,建设用地面积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2)2005—2010年栾川县生态服务价值大幅度增加,到2014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额则降回至2005年水平;(3)各地类生态服务总价值敏感系数均小于1,由大到小排序为林地、水域、草地、耕地,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高,耕地最低,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指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5.
姜晓群  林哲艳  时钰  赵晋灵  李昂 《草业学报》2020,29(11):151-164
当初步遏制草地退化后,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对草地管理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更好地通过草畜平衡和生态补贴实现生态保育和牧民利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长达90年的美国公共放牧地政策可以为我国调整和优化草地管理政策提供借鉴。美国经验表明,实现草地生态保育需要在社会共识、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牢固地树立和实现草地的多重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进一步地,公有的草地产权制度是保障草地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法律前提,非牧产业发展是实现草地多重功能的经济基础,精细的行政管理是实现草地生产生态平衡的技术保障,多种利益主体参与是实现草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活力来源。美国草地管理制度发展的曲折反复,也说明了生态管理政策的失效和调整,禁牧和监管强度的张弛反复,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诉求和博弈消长,都是草地治理中的正常情况。我国草地治理也可能经历复杂曲折的过程。在下一阶段,草地产权的优化、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牧民利益和生态保育目标的协调,是实现我国草地可持续治理的核心要务。  相似文献   
46.
由资源转换成资产再转换为资本的做法简称三资转换。贵州省凤冈县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会,积极探索三资转换工作,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凤冈县的三资转换工作提供参考,在凤冈县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三资转换的路径和成效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三资转换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三资转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替代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从直接和间接价值2个方面评价了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每年为5.62×108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3.29×108元,净化水质价值为5.69×107元,保持水土价值为5.64×107元,固碳制氧价值为6.11×107元,净化环境价值为4.13×107元,林果产品等直接经济价值为1.75×107元.  相似文献   
48.
乡村作为以农林渔牧经营为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人的活动为主导,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制约与补偿,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本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乡村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景观作为乡村生态基础设施的营造路径。通过梳理复合生态系统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的自然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辨析其空间范畴、要素与功能、权属与生态权益等基本框架,厘清乡村生态景观营造的基本脉络和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市崇礼区石窑子乡为例,构建涵盖韧性评估、保育修复、价值转化、管控能力的乡村生态景观营造路径,针对林草交错地区的乡村生态条件和村庄发展特点,进行生态景观的韧性评估,划分林草植被恢复、农林机制重塑、村庄聚落人居3个区域,并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和生态管控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优化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方法,为乡村生态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9.
广谱拮抗菌B96-II的分子鉴定及GFP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R方法扩增的广谱拮抗菌B96-II的16S rDNA经序列测定和BLAST同源序列比较,结合传统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了B96-II分类地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氯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NW33N-gfp-B96-II-N)通过原生质体法转化B96-II,获得表达GFP的4株标记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室内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GFP标记对B96-II的广谱抑菌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瓜类蔬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瓜类蔬菜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基因型、外植体类型,部位与生理状态、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碳源及其他添加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以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瓜类蔬菜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