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3篇
  免费   873篇
  国内免费   848篇
林业   2699篇
农学   758篇
基础科学   380篇
  2772篇
综合类   5339篇
农作物   353篇
水产渔业   742篇
畜牧兽医   1106篇
园艺   299篇
植物保护   113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1086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839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度量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运用该方法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足迹1.8887 hm2,生态承载力0.4627 hm2,生态赤字1.426 hm2;此外,对宝鸡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反映出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2.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切入点。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严峻的地区 ,目前仍有 2 9× 10 4 km2 的土地有待治理 ,任务十分艰巨。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阻力是生态系统脆弱、经济系统贫困、科技文化水平落后、生态建设效益滞后、投资巨大等。提出的对策是稳定落实“退田还林”补贴政策 ,完善多元化的生态建设投资体系 ,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开发政策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 ,严格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等。强调排除阻力、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调整思路 ,在各项政策和措施上都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3.
以云南陆良、重庆丰都、陕西凤翔、新疆阿勒泰以及内蒙古达拉特为例,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对五县农用地质量等别特征及其差异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五县国家级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及经济等别与县域内标准耕作制度、农用地结构、土壤条件及灌排条件的相关关系,查明了农用地质量等别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以上述五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农用地等别总体偏低,农用地多为中等地和低等地,高等地分布较少,优等地无分布;五县之间等别差异较明显,农用地质量从优至劣大致顺序为陕西凤翔、云南陆良、重庆丰都、新疆阿勒泰、内蒙古达拉特;五县国家级农用地等别与标准耕作制度、土壤条件以及灌排条件密切相关,应根据不同生态脆弱类型区的主导限制因素,制定相应的农用地质量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4.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当前水资源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额济纳绿洲为例,采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采用阿维里扬诺夫方法估算绿洲植被生态需水。结果表明:现状2009年绿洲植被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4.72262×108m3。从地区分布看,东河上段、东河中段、东河下段、西河、两湖区和中戈壁的植被生态需水分别占绿洲植被总需水量的8.8%、2.8%、34.3%、46.3%、6.8%、1.0%。要将植被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规模,绿洲植被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7.12841×108m3。从地区分布看,东河上段、东河中段、东河下段、西河、两湖区和中戈壁的植被需水占绿洲植被总需水量的12.7%、4.5%、30.6%、39.6%、10.6%、2.0%。在现状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下,平水年和枯水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量。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目前实施的生态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我国水利风景区获得快速发展,景观设计与建设制约了水利风景区综合效益发挥。文中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目标与方法,并以白龙江腊子口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分析其景观构成,对其进行了景观生态设计。研究成果旨在为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提供理论指导与案例借鉴,以促进水利风景区科学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6.
We held interviews with 100 mango and cashew growers in Guinea, West Africa. Fewer than 20 questions dealing with the tree-inhabiting weaver ant Oecophylla longinoda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local context and related research conducted on farmers' knowledge in other countri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growers reported that ants protect their orchard from thieves. Apart from deterring snakes, about 46% of the growers mentioned that weaver ants reduce damage by fruit-eating bats; some reported that bats do dislike the smell of weaver ants. Whe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s and humans or conspicuous fruit bats is well understood, a quantitative appreciation of the effect of Oecophylla on small insect pests, such as fruit flies, is more complex. Despite the fact that 57% of the growers reported that Oecophylla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mango fruit quality, many classified Oecophylla as a pest due to its nuisance during harvest, and they requested the plant protection staff to help them with pesticide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程度。基于甘州区2001-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结合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借助GIS技术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甘州区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空间量化分析。研究表明:① 2008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的生态风险集中在耕地和未利用地,两者的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87.32%;② 甘州区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内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地类交错地带生态风险尤为显著;③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上升,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④ 甘州区2008年较2001年的土地综合风险指数有所上升,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8.
鼠类的"有害"或"无害"与其生境密切相关,文中以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的梭梭鼠害防治示范区和非示范区为调查样地,对比分析了两种生境中梭梭林的鼠害特征,进而探讨了沙漠区梭梭鼠害防治的生态阈值。研究发现:(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梭梭鼠害整体较轻。由鼠类引起的梭梭死亡率,非示范区平均为4.29%,示范区平均为2.12%。(2)梭梭的生长状况是吸引鼠类前来取食的因素。梭梭的基径、高度、冠幅与其冠下有效鼠洞数和鼠洞总数都成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其生长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鼠类危害的程度。(3)鼠类对梭梭基部的取食较轻,而对梭梭各级侧枝的取食不仅具有选择性,还受生境和自身种群数量的影响。梭梭基部的轻度危害比率大于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比率,而梭梭侧枝、一级侧枝、二级侧枝的危害程度与鼠洞总数呈显著相关关系,有效鼠洞数只与梭梭二级侧枝的危害程度呈显著相关关系。(4)单株梭梭整株危害程度与其冠下鼠洞总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当鼠洞总数>5个/株时,梭梭整株危害程度开始加剧,故该研究认为梭梭鼠害防治的生态阈值为鼠洞总数为5个/株。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能够统筹安排宝鸡市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确保生态安全提出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宝鸡市12区、县水资源的现状,应用洛伦兹曲线的基本原理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对2009年宝鸡市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和人口布局等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GDP、人口匹配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3527、0.4501、0.5472,可以认为宝鸡市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较好,而与GDP和人口分布匹配却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0.
生态因子在马铃薯甲虫地理分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忆冰  翟图娜 《植物检疫》1999,13(5):257-262
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通过探讨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地理分布与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马铃薯甲虫地理分布主要是由气候和寄主综合作用决定的,热量因子决定了该虫在纬度上的分布,寄主在其南界形成中起一定作用,而滞育是其适应气候和寄主季节性变化的最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