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66篇
  173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秸秆还田是一种直接有效的秸秆资源利用方法。为了加快玉米秸秆还田后腐熟进程,充分发挥秸秆降解菌的作用,设计了集秸秆聚拢、排菌、镇压及覆土多功能于一体的玉米秸秆聚拢排菌覆土还田机。阐述了该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结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聚拢装置的运动轨迹,得到了影响秸秆聚拢性能主要因素的偏角和倾角的较优值。该机具有良好的作业稳定性,联合作业的效果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春小麦田间试验,设置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以传统耕作为对照,分析了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田间输沙量、风蚀深度、风蚀物粒径组成、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高度输沙量能敏感地反映不同耕作措施之间输沙量的差异。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立茬和残茬压倒处理0~30 cm高度输沙量分别减少17.4%~46.7%、21.7%~45.2%、24.7%~48.2%和10.7%~42.4%。风蚀深度传统耕作为1.22~1.44 mm,4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均为0 mm。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处理风蚀物粒径组成无显著变化,但<0.063 mm细粒占比有减小趋势。立茬处理20 cm高度风速显著降低24.1%~39.5%,其他保护性耕作措施风速降低不显著。综上所述,河西绿洲灌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土壤风蚀,立茬处理是相对较优的保护性耕作措施,适宜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黄河防洪,难在沙多。未来黄河的来沙情势事关治黄方略确定、流域水沙资源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布局与运用,是近年治黄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黄河来沙锐减,在此背景下,需要客观认识极端暴雨情景下的黄河最大可能来沙量,为黄河防洪减淤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沙量贡献率约91%的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为研究对象,以下垫面产输沙环境大体稳定、且暴雨偏多的2010-2018年作为现状下垫面,设计了"假定1933年暴雨重现"和"假定2010-2018年各支流的最大暴雨年在同一年发生"等两种极端暴雨情景,分别采用各支流最大暴雨年实测沙量相加和基于现状年各支流降雨-产沙关系的水文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现状下垫面在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可能来沙量。1933年是黄土高原近百年实际发生过的最大暴雨年;通过暴雨移植而成的"合成年"暴雨量级仅次于1933年,但输沙量和产沙量相当于实测值;两个暴雨情景的大暴雨落区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下垫面背景下,如果2010-2018年各支流的最大暴雨年出现在同一年,研究区的年输沙量将达6.2亿t,相应的区域产沙量为9.9亿t;基于现状下垫面的降雨-产沙关系,如果1933年大暴雨在研究区重现,研究区的年输沙量将达9.4亿t,相应的区域产沙量为12.4亿t。该文采用的两种极端暴雨情景,只能算得上是近一百年内的最大降雨,且未考虑坝库水毁排沙和极端暴雨出现在连续干旱年之后等不利情况,否则来沙量将更大。由此可见,即便是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已经大幅改善,且大量梯田和淤地坝建成投运,黄河防洪和骨干工程调度运用仍要做好应对大沙的准备。  相似文献   
74.
采用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对具有不同坡度的胸墙压坡段的泄洪闸出口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具有4种不同坡度的泄洪闸胸墙压坡段的流线、流速和压力,并对比分析了胸墙压坡段坡度变化对泄洪闸泄流能力、水流脱壁情况、负压分布区域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胸墙压坡段坡度的增大,虽然闸口的泄流能力减弱,但是出口水流的脱空长度和脱空高度变小,也即增大胸墙压坡段的坡度使得出口水流的脱壁现象减弱直至消失;胸墙压坡段内的负压最值及负压的分布区域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变小.在泄洪闸胸墙底缘压坡段的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平坡式链接,可通过合理的方式比选出适用于自身工程的压坡坡度,有利于提高消力池的消能效率,避免压坡段的空化空蚀,从而增强了工程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类似工程的优化设计及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控制和保护的重要设备.以LZZBJ9-10B型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为例,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互感器内部进行三维电场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感器内部电场集中分布区域在一次绕组的4个端角和二次绕组的左右两端,对一、二次绕组电场进行局部二维分析,得到绕组电场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分布点的位置,提出通过改变绝缘挡板的厚度避免主绝缘材料因电场分布不均匀而发生局部放电的有效措施,并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进行电场分析得到验证.研究结果为10 kV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坡地产流及产沙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紫色土丘陵区坡地产流及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1)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加而加快,在0.7~9.5 min之间变化;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变化复杂,在2.6~46.4 min之间变化,雨强是影响低坡度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的主要因子;(2)地表径流累积量与雨强、坡度均成正比关系,壤中流累积量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呈现出减小趋势;(3)地表径流雨后消退迅速,退水常数k(Barnes法)值为0.41~0.66,壤中流消退缓慢,退水常数为0.91~0.99;(4)同一降雨历时下,相对坡度而言,雨强是决定产沙量的主要因子,产沙量在23.4~972.3 g/(m2·h)之间变化;在同一雨强下,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就紫色土坡地而言,改良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实施因地制宜的水保措施,提高坡地土壤入渗率和持水量,使降雨径流以壤中流形式产生,能更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7.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羊产排污系数,在我国云贵高原牧区选择一家以半放牧半舍饲为饲养方式的规模化羊场,在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选择一家全舍饲的规模化羊场作为试验地点,对不同饲养阶段的贵州半细毛羊和湖羊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污系数方面,贵州半细毛羊的平均粪便量、尿液量、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铜(Cu)和锌(Zn)产污系数分别为0.97 kg·d-1·只-1、0.53 L·d-1·只-1、318.01 g·d-1·只-1、7.12 g·d-1·只-1、2.03 g·d-1·只-1、2.89 g·d-1·只-1、41.00 mg·d-1·只-1、0.76 mg·d-1·只-1、14.77 mg·d-1·只-1;湖羊的数值分别为0.99 kg·d-1·只-1、0.56 L·d-1·只-1、384.76 g·d-1·只-1、8.98 g·d-1·只-1、1.56 g·d-1·只-1、1.46 g·d-1·只-1、41.34 mg·d-1·只-1、0.38 mg·d-1·只-1、41.84 mg·d-1·只-1。粪便量与饲料量、尿液量与饮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排污系数方面,排污系数除受产污系数影响外,还与粪便量、粪尿中污染物浓度、饲养方式等有关。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的比值(排产比)与羊饲养方式和清粪方式有关,以全舍饲为饲养方式的羊场各污染物排产比均低于半放牧半舍饲羊场。因此,在不考虑成本和养殖规模的前提下,为了控制羊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首选全舍饲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究迷宫流道齿间角对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应用CFD流场和速度场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齿间角度分别为50°,60°,70°和80°时正齿型和斜齿型迷宫灌水器的流场和速度场随齿间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RNG k-ε模型和SST模型,标准k-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接近;正齿型和斜齿型迷宫灌水器通道内主要存在2处低速回流区,即齿型的左上侧低速回流区和右下侧低速回流区;相比于正齿型迷宫灌水器,斜齿型迷宫灌水器左上侧的低速区域较多,而右下侧的低速区域较少;随着齿间角度不断增加,灌水器内的流量不断增大,斜齿型迷宫灌水器内的流量增加受齿间角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正齿型迷宫灌水器的流量系数较大,但流态指数较小, 齿间角度为70°的正齿型迷宫灌水器的流态指数在所有灌水器中最小,其水力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9.
不同机械干清粪频次对生长猪舍内环境和粪污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刮板式机械干清粪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清粪频次对生长猪舍内环境和粪污排放的影响。选取216头90日龄、体重39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配在12个猪栏中,根据猪的排泄特征设置2种清粪频次作为试验处理(2次/d、3次/d),试验期间每个处理重复7次。结果表明:与日清粪3次相比,日清粪2次猪呼吸高度处与人呼吸高度处的舍内氨气(NH_3)浓度都有所降低(P>0.05),猪呼吸高度处的舍内CO_2浓度降低8.78%(P<0.01),均能满足猪舍空气质量要求;单位体重粪便收集量提高32.3%(P<0.05),单位体重污水收集量降低3.39%(P>0.05);与日清粪3次相比,日清粪2次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除TN外均有所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长猪舍运用机械干清粪系统清粪时采用2次/d的清粪频次可以满足猪舍空气质量要求和污水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80.
近交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防止衰退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交是指5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交配,在培育品种或品系过程中,常常采用近交以固定某些优良性状,或藉以增加某个优良种畜的血统。近交虽是育种工作中的一种有力措施,但使用不当就会出现近交衰退现象。因此,不能将其作为生产中的经常性措施,一般只在育种场采用,在商品场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