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90篇
林业   80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1113篇
  419篇
综合类   47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针对新疆落地红枣人工集条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研制一种与落地红枣捡拾机配套的红枣集条装置。重点设计避障系统和仿形机构等关键部件,确定盘刷、液压缸行程和仿形机构的工作参数,结合避障工况需求,设计扫盘避障液压系统并对液压元件进行计算选型。以盘刷转速、盘刷前倾角和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集条率和破损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集条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盘刷前倾角、前进速度、盘刷转速,各因素对破损率影响显著性顺序为盘刷转速、前进速度、盘刷前倾角;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最优水平组合为前进速度08 m/s、盘刷转速200 r/min、盘刷前倾角15°,此时集条率为97.54%、破损率为1.11%;在最佳参数组合下进行田间验证试验,集条率为96.64%,破损率为1.13%,试验值与理论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93%、1.77%,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2.
间歇灌,又称波涌灌,这种新的地面节水灌水技术的出现,使土壤入渗规律的研究分为土壤连续入渗规律和间歇入渗规律两方面的研究。间歇入渗条件下,土壤入渗规律除受连续入渗的影响因素制约外,还受构成其特殊灌水过程的灌水技术参数的影响。影响因素的增加,加之野外土壤条件的时、空变异性,决定了间歇入渗试验工作量大,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为提高成果精度和工作效率,笔者根据1991年冬季和1992年春季在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灌溉试验站进行的141组一维土壤连续和间歇单点入渗试验实践,介绍了用双套环入渗仪进行单点间歇入渗试验的方法,提出了提高土壤间歇入渗试验精度的可行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加压条件下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性能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研制的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运用均匀设计软件UST 1.0建立了大豆排种性能指标数学模型,分析气力条件下排种器设计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气力条件下,排种性能指标主要受气压和作业速度影响,气压范围为1.4~1.8 kPa时粒距合格率达到85%以上,满足8 km/h速度以上大豆精密播种;充种角和清种角变化对排种性能影响不显著,充种角和清种角优化区域与常压条件下排种试验优化结果一致:充种角为46.35°、清种角为55°;气流方向对排种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一种利用非接触式速度测量装置驱动排种器的工作原理.该装置用前后两个光电传感器来探测路面的反射光信号,根据两路信号的时间差得到相对速度,并用该测速装置来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排种器转动,以达到排种和速度同步的目的.此装置可以改善现有播种机靠地轮驱动时由于打滑造成的排种不均匀的问题,使排种更加均匀化.  相似文献   
105.
现有的蔬菜脱水设备生产能力较大,直接用于试验时,一次试验用料过多,更换加热方式麻烦,试验过程复杂.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小型蔬菜脱水试验台.该试验台体积小,一次试验用料少,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对该试验台的传动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及计算,同时还对其张紧装置和张紧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传动及输送装置结构合理、传动平稳且试验方便,为蔬菜脱水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苹果果实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果实袋的类型及性能是影响苹果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果实袋成型工艺及装置的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改进和提高果实袋性能的措施,满足了生产高质量果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棉种介电分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电分选是一种新型的种子分选方法,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分选效果好和可按种子活力进行分级的特点.电导率是反映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分选电压是影响介电分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讨电导率与分选电压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棉种介电分选的原理,并在不同的分选电压条件下对棉种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5次,所得数据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分选电压对棉种电导率有影响,且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间接地下滴灌导水装置规格参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灌水过程中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导水装置规格(直径,高度)参数求解模型,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滴头流量、灌水定额、土壤水力特性参数以及活动水位等因素对导水装置规格的影响。通过室内恒定水头积水入渗试验的设计和研究,定量化了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对导水装置规格参数模型的作用,并研究了导水装置内水位深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忽略导水装置内积水深度的动态变化对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影响时,与一维垂直入渗规律相似,导水装置内积水入渗累计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可用菲利普公式进行拟合,但在土壤类型一定时,间接地下滴灌的参数渗吸系数S和稳定入渗速率if还与土壤上方的积水面积有关。当滴头流量大于土壤入渗速率时,导水装置内开始产生积水,且积水深度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该模型的建立为间接地下滴灌导水装置规格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为满足青藏高原等牧区青草制辫机械化需求,参考赛络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青草制辫成型装置,实现草辫的加捻和合股。通过力学分析,得知青草制辫成型与草辫轴向移动速度、加捻滚筒旋转速度、加捻滚筒半径以及喂入量有关,并分析出稳定草辫的最终捻度和捻回角,与加捻滚筒转速及牵引辊线速度有关,与加捻时间和加捻区的长度无关。结合实际,提出将草辫承受的最大拉力作为评价草辫紧实度考核指标的一种方法,并对草辫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草辫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捻回角成正相关。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机生产率为427 kg/h,工作功率为0.428 k W,成型草辫堆积密度为143.3 kg/m~3,成型草辫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350 N,试验结果满足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吊杯式移栽机膜上成穴移栽时膜面穴口大的问题,建立栽植机构的运动模型,通过分析栽植器的运动轨迹特性得出,当栽植器的运动轨迹为余摆线,且余摆线环扣最大横弦的距离等于轨迹线与地膜交点间的距离,栽植器在上拔阶段水平方向零速度点两侧打开,有利于减小膜面穴口尺寸。通过仿真分析和膜上移栽番茄盘苗试验得出,运动轨迹特征系数λ对膜面穴口的纵向尺寸影响显著,对横向尺寸和倾斜率影响不明显。随着λ值的增大,穴口纵向尺寸先减小然后增大,在移栽频率为50和55株·min-1时,λ为1.093的穴口纵向尺寸分别为10.12 cm和9.49 cm,是最小值; 两种移栽频率条件下,随着λ值的增大,移栽株距分别从39.8 cm减小到33.5 cm和从39.1 cm减小到33.1 cm。该结论可用于指导吊杯式移栽机结构和工作参数的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