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54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46篇
基础科学   172篇
  1416篇
综合类   1901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327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39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应用中药增乳Ⅰ号进行了产后调理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羊草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受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GOT、ALP、钙、磷和血糖浓度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方剂能够改善产后奶牛体况,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对预防多种产后疾病具有一定意义,适宜于奶牛产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40头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n=10),试验组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45、60和75mg/kg大豆黄酮,在试验前及试验开始后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颈静脉采血,测定4组奶牛血清钙、磷和葡萄糖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1组中血清钙、磷和葡萄糖变化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仅血清钙在第30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第10天和20天时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0天时血清钙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糖水平仅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两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发情行为比较观察,结果发现,波尔山羊发情期三个阶段,发情初期、发情末期,尤其在发情盛期的行为没有关中奶山羊的明显,发情持续时间为26.00±8.98hr,短于关中奶山羊的40.93±8.39hr(P<0.0.1)。公羊试情结合阴道检查是准确鉴定波尔山羊发情的主要方法。本研究还提出在培育、引进或利用波尔山羊品种时,应兼顾繁殖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了奶牛日粮中添加牛得喜(SCCNCMl077)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的影响。实验选用了50头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52kg,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下降了0.09%、0.07%,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代谢性疾病给奶牛饲养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搞好奶牛的饲养管理 ,减少代谢病的发生 ,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是当前奶牛代谢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病的危害、病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Moringa oleifera (MO) as a partial substitute of alfalfa hay on milk yield,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dairy cows. MO was harvested at 120 days post‐seeding. Fresh MO was cut, mixed with chopped oat hay (425:575 on a DM basis), ensiled and stored for 60 days. Sixty healthy Holstein dairy cows were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groups: NM (no MO or control), LM (low MO; 25% alfalfa hay and 5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or HM (high MO; 50% alfalfa hay and 100% maize silage were replaced by MO silage). 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35 days. The LM and HM diets did not affect dry matter (DM) intake, milk yield or milk composition (lactose, milk fat, milk protein and somatic cell count). The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DM and NDF was lower for HM group than NM group.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LM and NM groups. The HM group had low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igher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urea than the NM group.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alfalfa hay (≤50%) and maize silage with MO silage had no negative effects on milk yield, in vivo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r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lactating cow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