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6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552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515篇
基础科学   215篇
  737篇
综合类   2471篇
农作物   349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373篇
园艺   185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蒋明成  谢川  张莉  夏建国  欧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37-14041,14048
遵循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指标选取一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拟定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筛选指标,最终建立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ArcGIS地统计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土地整理前后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土地整理前项目区92.62%生态安全等级为Ⅱ级,7.38%为Ⅲ级,土地整理后生态安全等级全处于Ⅱ级;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幅度不大,土地整理前最低分值非常接近Ⅱ级与Ⅲ级的阀值,土地整理后分值靠近Ⅱ级的下限;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2.
樊永红  金湘  毛培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183-14184,14215
[目的]探讨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N6076次生代谢产物中红色组分的制备及其GC-MS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薄层层析色谱方法大量制备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N6076次生代谢产物中的红色组分,通过无水乙醇溶解、GC-MS检测以及化合物结构比对,分析其类别。[结果]该红色组分为醌类化合物,在WILEY、Nist和Nbs化合物库中均未发现与其结构完全相同的化合物。[结论]该研究为所得红色组分的NMR结构鉴定及结构与生物学效应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3.
对采集自我国12个不同分布区的105个野生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居群的14项穗部形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穗部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多样性指数(H′)在0.784~1.652,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6;居群总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36,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7.89%。14项穗部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多样性、居群总多样性以及变异系数变化不完全一致,居群内H′最高的为旗叶与穗基部长度(1.648),居群总H′最高的为小穗长(2.054),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第一颖芒长(58.932%),平均变异系数为31.22%,表明穗部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F检验差异极显著。引起居群形态差异的性状与种子产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穗长、穗宽、第一颖芒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第一外稃芒长、每穗轴小花数、第一颖长和第一颖宽。我国野生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是相关的,我国西北部是野生披碱草属牧草分布中心,也是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中心。此外,提出了我国披碱草属牧草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214.
低温胁迫下桂花品种的生理变化及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低温胁迫下12个桂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相对含水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并结合越冬表现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晚银桂、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等的耐寒性较强,硬叶丹桂和堰红桂的耐寒性差;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品种耐寒性强弱。对耐寒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指标间比较孤立,相关性不强,评价桂花品种耐寒性需要进行多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215.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216.
2种审评法对山东日照绿茶滋味品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佳佳  丁立孝  梁青  丁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4-13526
[目的]为不同季节山东日照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春、夏、秋不同季节山东日照绿茶滋味相关的主要生化组分含量,并采用滋味化学鉴定法与感官审评法2种鉴别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且对生化成分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2种审评方法均能对不同季节山东日照绿茶的滋味品质进行比较吻合的评定分级,春、夏、秋绿茶经化学鉴定法得分为107.1、85.5、91.0,经感官审评法得分为96.68、1.6、86.0,结果均是夏季绿茶滋味品质次于春、秋绿茶。夏季绿茶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及酚氨比分别是31.31%、4.56%和11.22,均高于春、秋绿茶,且存在极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含量2.79%,低于春、秋绿茶的4.40%3、.49%,存在极显著差异。夏、秋季绿茶口感苦涩醇厚,滋味品质明显次于春季绿茶。[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山东日照茶资源及茶产业的增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7.
对45份臂形草种质材料进行20个指标的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臂形草属材料的形态指标间差异极显著,且主成分分析说明最长茎伸展长度、节间长、叶长、叶宽等植株的数量性状均为第一影响因素,其形态变异明显,遗传表达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试材料可分为3类,本地材料明显为1类,引进材料分为2类。  相似文献   
218.
酸橙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是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柑橘属植物,其所含生物活性成分以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挥发油类化合物为主.目前,酸橙以加工中药材枳壳和枳实为主,而在食品资源开发方面极为有限.综述了酸橙果实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对大鼠等动物以及人的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抗肥胖、抗氧化和抗癌活性,旨在为酸橙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掌握玉溪红花大金元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水平及其协调性指标和烟叶质量的情况。[方法]对2009~2012年种植的红大烟叶1 685个样品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指标以及烟叶外观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玉溪市红大烟叶烟碱、总糖、氯、氧化钾含量水平基本在红塔集团要求的适宜范围,两糖差、非烟碱氮/总氮与红塔集团对烟叶质量目标要求的符合性较低,两糖差偏小,非烟碱氮/总氮偏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指标年度间和部位间存在差异,年度间下部烟叶变化较大,上部烟叶较稳定;部位间烟碱、氯、总氮从下部到上部逐渐升高;氧化钾、非烟碱氮/总氮、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从下部到上部逐渐降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年度间波动较小。感官质量以清甜香为主,总体以2009年略好,2012年略差。[结论]研究可为红塔集团卷烟工业主要原料红大烟叶的种植、烟叶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0.
薄荷和留兰香香气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薄荷(Mentha haplocalyx)、留兰香(M.Spicata)两种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的香气成分,采用动态顶空法采集两种植物释放的香气后,利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量色谱联用技术(ATD-GC/MS)对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薄荷香气中鉴定出44种成分,远高于留兰香的26种。这些物质分别属于萜烯、醛、酮、脂肪烃、酯、醇、苯形烃,及其他类物质。且留兰香香气释放量则显著高于薄荷,约为薄荷的1.6倍。在两种植物的香气中,萜烯类化合物数量和释放量均为最高,是香气的主要组成种类。d-柠檬烯和2-乙基-1-己醇在薄荷和留兰香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释放量,可初步推断它们是薄荷、留兰香香气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