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81篇
  603篇
综合类   1148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e adsorption quantities of methane on anthracite and its cha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measured by using volumetric niethod. The corresponding adsorption formula-is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diffusion acti-vation energies of methane in the anthracite and its char are 14.3 kJ/mol and 26. 3 kJ/mol.It issuggested that the diffusion process of methane could be the flow through the micropores in the an-thracite and its char.  相似文献   
22.
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而提升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3.
Adsorption, incubation and soil-column experiments with bentazone [3-isopropyl-1H-2,1,3-benzothiadiazin-4(3H)-one 2,2-dioxide] were carried out in ten different soils from the marches surrounding the Doñana National Park (Huelva, SW Spain). Adsorption isotherms for the different soils showed a good fit with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Bentazone was poorly adsorbed in all the soils studied, with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Kf values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tained between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constant values (Kd) calculated at an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of 200 μg cm−3. The low adsorption and non-degradation of bentazone on these soils suggest that the herbicide readily percolates through soils to reach the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s. The mobility of bentazone through three soil columns was also studied. The mass balances carried out showed that bentazone was totally eluted from the soil columns. The theoretical model applied to explain bentazone leaching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eems to be suitable for soil columns with a uniform water-flow rate.  相似文献   
24.
束丝藻(Aphanizomenon)是一种丝状固氮蓝藻,具有入侵性且易暴发有害水华。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下束丝藻的扩张已然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现象,其广泛分布在温带、热带水体中,因其能合成藻毒素和异味物质而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功能,威胁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束丝藻耐低温、喜低光,在偏碱性、低氮高磷水体中增殖较快,并凭其固氮、储磷以及释放藻毒素、形成群体胶鞘等独特生态策略使其在种间竞争以及群落结构演替中获得较大竞争优势,成为优势种群。鉴于束丝藻的危害性和扩张性,本文从束丝藻的生理生态特性、分布特征、竞争优势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等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束丝藻种群竞争优势形成机制,有效防控束丝藻水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对农林废弃物菠萝皮进行化学改性处理,以去除大气中的TVOC有害气体,减轻大气污染的同时实现废弃物的多次循坏再利用,为吸附剂的研究与空气净化提供借鉴。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以及单因素实验对皂化改性菠萝皮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吸附条件优化;对渣粒径、温度和加入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吸附等温、动力模型拟合试验探究机理;通过BET、SEM及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横向对比试验与其他材料对比吸附效果并探讨吸附剂的重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与氢氧化钠体积比为1:2.8,浸泡时间为6 h,离心时间为13 min,预测值Ymax=8.2759%;渣粒径60目、温度22℃、加入量3g为最佳单因素条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26),吸附状态为多分子层多位点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57),即以化学吸附为主的物理化学双重吸附过程;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孔隙率升高,表面褶皱增多,且酰胺N-H基团、-OH等有效基团参与吸附;横向对比试验证明吸附效果在1%水平上显著优于其他四种吸附材料,即改性菠萝皮>硅藻土>活性炭>竹炭>树脂,且至少可重复利用7次以上。  相似文献   
26.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改性菠萝皮渣吸附Cu2+的因子进行优化,得出在浓度60 mg/L、加入量1.2g、pH=5、时间2h、温度40℃时,改性菠萝皮渣有最大吸附率YMax=91.8%。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吸附可能以单分子层吸附占优势。吸附速率模型研究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的动力学行为。活性炭对比试验表明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优于活性炭。扫描电镜下改性菠萝皮渣表面显示粗糙和多褶皱。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相结合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7.
杨树根际土壤磷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滨海脱盐土壤上11年生1-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69杨根系活动能抑制根际土壤对磷的吸附,抑制能力与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相关,当培养溶液起始磷浓度为30 mg/L时,抑制能力最大,根际、非根际土壤磷吸附量之差为-15.57 mg/kg;I-69杨根际、非根际土壤磷恒温吸附数据都能很好地用一元 Langmuir方程、Freund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拟合,其中一元Langmuir方程拟合最好;根际土壤磷吸附容量参数Xm,k, k1,k2的值明显低于非根际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它们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
29.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30.
改性纤维素的吸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作为天然生物基材料来源广泛,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在吸附方面的应用一直作为研究的热点。笔者介绍了纤维素基本结构,综述了纤维素化学改性方法以及改性纤维素对水体污染物吸附能力的提高。重点从改性纤维素良好的吸附性、吸附机理以及对水体中金属离子和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性展开叙述。提出了改性纤维素可应用于土壤当中,以期为土壤改良、作物高产提供全面的科学解释;同时改性纤维素可与肥料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缓因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