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75篇 |
免费 | 475篇 |
国内免费 | 10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11篇 |
农学 | 1683篇 |
基础科学 | 373篇 |
1305篇 | |
综合类 | 3368篇 |
农作物 | 538篇 |
水产渔业 | 327篇 |
畜牧兽医 | 651篇 |
园艺 | 479篇 |
植物保护 | 3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296篇 |
2021年 | 305篇 |
2020年 | 338篇 |
2019年 | 396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478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501篇 |
2013年 | 548篇 |
2012年 | 705篇 |
2011年 | 661篇 |
2010年 | 546篇 |
2009年 | 484篇 |
2008年 | 403篇 |
2007年 | 434篇 |
2006年 | 380篇 |
2005年 | 345篇 |
2004年 | 256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167篇 |
2001年 | 177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芒果是热带、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芒果采收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旺盛、采收难度大,采后运输、贮藏过程中易遭受真菌的侵染,成为限制芒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防治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芒果采后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对炭疽病、蒂腐病和曲霉病3种芒果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危害、病原菌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并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展望,为芒果采后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为了提高沃柑贮藏期的保鲜效果,同时确保安全用药。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测定沃柑果实在不同贮藏期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药物残留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对单果包装沃柑果实贮藏期保鲜效果及农药残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经50%抑霉唑乳油250倍液+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2000倍液+200mg·L-12,4-滴钠盐处理后的沃柑果实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d时好果率可达到99.67%,且果皮和果肉中的双胍辛胺、2,4-D、抑霉唑的残留量在安全间隔期14d时均下降到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83.
锥栗贮藏温度对淀粉降解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个不同锥栗品种在1,5,10℃等不同温度下贮藏120 d,并研究了贮藏过程淀粉含量的变化和淀粉降解速率,将降解速率与贮藏温度、品质变化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了锥栗贮藏方程。根据该方程,淀粉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试验范围内,低温度效果比高温度效果好。锥栗的品质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84.
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对碳贮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的测定,结果表明毛竹林地3个土壤层次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特征为>5 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占总团聚体的比例为26.39%~42.38%;其次为1~5 mm含量,占14%~18%;<0.25 mm的含量最小,占2.31%~6.73%。毛竹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值为0.90 mm,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毛竹林地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与0.25~3.15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与>3.15 mm和<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关不显著。毛竹林地0~20 cm土壤层中,分布在>5 mm和3.15~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比例分别为14.86%和11.26%,低于20~40 cm和40~60 cm土壤。这也说明,长期集约经营毛竹林后,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5.
柳杉人工林采伐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初期土壤有机碳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25年生柳杉人工林(对照)采伐后形成的柳杉人工幼龄林、经济林、苗圃地、皆伐迹地、农耕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初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除经济林外,苗圃地、柳杉人工幼龄林、农耕地和皆伐迹地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8%,28.1%,37.8%,40.1%;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储量排序为:皆伐迹地(214.2±17.0 t C/hm2)>经济林(191.3±13.4 t C/hm2)>柳杉人工幼龄林(173.5±15.1t C/hm2)>苗圃地(171.9±9.2 t C/hm2)>农耕地(132.7±12.1 t C/hm2),分别比对照(272.9±21.8 t C/hm2)减少了21.5%,29.9%,36.4%,37.0%,51.4%。人工林采伐后形成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减小的程度与采伐后紧接着采取的人为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86.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sequesters large amounts of carbon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aintaining terrestrial soil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GRSP variation in 1-m soil profil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and characteristics,soil properties,and climatic conditions,hindering GRSP-related degraded soil improvement and GRSP evaluation.In this study,we sampled soils from 1-m profiles from poplar(Populus spp.)shelterbelts in Northeast China.GRSP contents were 1.8–2.0 times higher in the upper 40 cm soil layers than at 40–100 cm.GRSP-related soil organic carbon(SOC)sequestration in deeper soil layers was*1.2 times higher than in surface layers.The amounts of GRSP-related nutrients were similar throughout the soil profile.A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er layers,soil properties(pH,electrical conductivity,water,SOC,and soil nutrients)explained the majority of the GRSP variation(59.5–84.2%);the second-most-important factor in GRSP regulation was climatic conditions(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altitude),while specific shelterbelt characteristics had negligible effects(<5%).Soil depth and climate indirectly affected GRSP features via soil properties,as manifest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GRSP is important for carbon storage in deep soils,regardless of shelterbelt characteristics.Future glomalin assessments should consider these vertical patterns and possible regulating mechanisms that are related to soil properties and climatic changes. 相似文献
87.
88.
为探明循环喷油量对小型农用柴油机冷起动特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寻求其临界温度下的最佳循环喷油量,该研究以一款直列双缸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模拟舱整机试验平台,通过多次预试验测得海拔2000 m下,该机不开启预热装置能够成功起动的临界温度为-5 ℃。在此工况下,采用3次喷射方式,通过改变主喷油量研究循环喷油量对该机冷起动特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或较小的循环喷油量均会导致柴油机冷起动时间增加,甚至起动失败;随着循环喷油量增大,冷起动时间先减小后增加,循环喷油量为20 mg时冷起动时间最短,且HC、CO排放峰值均最低,分别为12984和3008 mg/L;增大或减少循环喷油量均会导致HC和CO排放峰值增加。循环喷油量较大时,CO排放峰值显著增加,并且峰值出现时刻提前。改变循环喷油量对NOx排放峰值有较大影响,循环喷油量为30 mg时NOx排放峰值最小,为368 mg/L。综合考虑,海拔高度2 000 m,环境温度-5 ℃工况下该柴油机起动的最佳循环喷油量为20 mg。研究结果可为柴油机冷起动特性和排放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9.
Salinity and Orobanche or Phelipanche spp. infection are important crop stress factors in agricultural area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alt stress on Phelipanche ramosa seed germination and its attachment onto Arabidopsis thaliana roots. We also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both stresses 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gulated by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e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Cl delayed P. ramosa seed germin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strigolactone analogue (GR24). A similar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A. thaliana plants.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salt‐treated A. thaliana seedling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P. ramosa attachment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plants, 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alt sensitivity and the ability of P. ramosa to infect A. thaliana plant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 synergystic effect of both salt and P. ramosa stresses was observed on the cold‐regulated (COR)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reated A. thaliana seedlings. Our data clarif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asitic plants and their hosts under abiotic str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寒地大豆霜冻害演变特征,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5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6年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和大豆发育期资料,基于作物霜冻害等级气象行业标准,采用数理统计和墨西哥帽小波法分析大豆乳熟期轻、中、重霜冻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并统计分析研究区各站霜冻害发生年份的产量增(减)状况。结果表明:1971-2016年,黑龙江省西北部、三江平原西北部及牡丹江半山区等地为寒地大豆乳熟期霜冻主要发生区域。大豆乳熟期轻度、中度、重度霜冻害在1971-1980年发生范围最广、发生频率最高,2011-2016年发生范围及频率最小。寒地大豆乳熟期霜冻害发生存在3~5年短期振荡周期和20年左右的中期振荡周期。1971-2016年,霜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以负效应为主。对典型站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乳熟期霜冻害出现日期越早对产量的负效应越大。霜冻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霜冻等级及出现日期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对寒地大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