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林业   337篇
农学   415篇
基础科学   111篇
  580篇
综合类   1823篇
农作物   366篇
水产渔业   328篇
畜牧兽医   408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70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稻秧田不施或少施基肥和苗肥,培育青色、青黄色健壮秧苗,适当增加大田插本数,可以显著减少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增加产量。在对照区平均丛发病率12.8%,平均单产435.5kg/亩情况下,秧田不施肥,大田每丛插2本苗的丛发病率可控制在1%左右,亩产增加100kg上下。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复方制剂促免增重颗粒对云岭黑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12月龄云岭黑山羊40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促免增重颗粒组、四君子散组、强壮散组分别在精料中添加促免增重颗粒、四君子散和强壮散,预饲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在正试期第0、30和60天采样,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促免增重颗粒对云岭黑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表明促免增重颗粒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 was diagnosed, and the presence of Aphanomyces invadans confirmed, from an outbreak of clinical disease in wild‐caught bony bream (Nematalosa erebi) from the Darling River near Bourke,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during 2008. This confirms a significant extension of the agent beyond its historical range.  相似文献   
104.
贵州黑马羊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取在农家组建核心群、基础群的开放式选育路线,制订初步淘汰标准、综合选择指数,指导整群淘汰、选种选配。结果发现,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9.77 kg±5.51 kg、25.18 kg±5.67 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0.08kg±7.73 kg3、4.90 kg±6.56 kg;选育后基础群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6.59 kg±3.68 kg、24.09 kg±4.60 kg,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35.33 kg±4.09 kg3、2.16 kg±6.83 kg;产羔率达152.33%。经t检验,选育后核心群周岁公母羊、基础群周岁公母羊、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选育前的平均体重(P0.01)。无角对有角是显性,山羊间性与无角存在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究黑土区坡耕地不同生物炭应用模式(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的综合效益,以东北黑土区坡度为3°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8年,设置不加生物炭的常规处理(C0)和生物炭施加量分别为25 t/hm2(C25)、50 t/hm2(C50)、75 t/hm2(C75)、100 t/hm2(C100)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施炭量以及施炭年限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生态效益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土能力,在施炭量为50 t/hm2时,连续施用2年,土壤蓄水保土效果最佳;连续施用3年,土壤结构最为理想;施炭量为100 t/hm2时,连续施用4年,土壤肥力最佳。在经济效益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作物节水增产性能及其经济产值,施用1年、施炭量为75 t/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连续施用2年、施炭量为25 t/hm2时,生物炭边际生产力最大,施炭量每增加1 t,产量增加1...  相似文献   
106.
黑土区调亏灌溉条件下大豆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土区存在的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问题。2013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农垦分局红星农场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条件下的大豆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按结荚-鼓粒、开花-结荚、鼓粒-成熟、分枝-开花、出苗-分枝、播种-出苗阶段依次递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之间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耗水量为62.5kg/盆时,水分利用效率先出现最大值,耗水量达84.76kg/盆时,产量(52.9g/盆)最高,最高值出现时间较水分利用效率偏后。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Jensen模型的黑土区大豆水分生产函数。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大豆节水灌溉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生物炭对东北草甸黑土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添加生物炭对东北草甸黑土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以5种生物炭体积比(0、2%、4%、6%、8%)施入土壤后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采用土壤的VAN GENUCHTEN模型和MUALEM理论,推导出添加生物炭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相对导水率和水分扩散率方程,并用试验校验理论推导结果。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土壤的饱和度随基质吸力的变化接近无添加的土壤;当基质吸力低于2 000 cm时,添加生物炭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当基质吸力高于8 000 cm时,土壤的含水率不一定增加;水平土柱吸渗试验表明,生物炭能够抑制土壤水分的水平扩散;数值模拟降雨后的土壤含水率与田间实测数值相比误差小于13.3%。研究可为东北黑土区农业水土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蒜总酚质量比为11.15 mg/g,含水率为27.41%,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比分别为7.87 g/(100 g)和36.09 g/kg。在0.06~0.18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黑蒜的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1.4倍以上,说明黑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工艺相比,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但极显著地缩短了黑蒜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功能性蒜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条斑型玉米圆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首次明确陕西省发生的玉米条斑型叶斑病是玉米圆斑病的一种症状类型,由玉米生离蠕孢(Bipolaris zeicola)3号生理小种引起。供试品种豫玉22、农大108、农大3138、东单7号、沈单10号、沈单16号、户单4号、新陕资1号、高农1号和陕单9号都对3号生理小种表现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不显著。此菌在PDA、PSA、OMA、CMA、WA和Czapek上均可生长,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温度为5~35℃,最适菌落生长温度为25℃。分生孢子在5~40℃均可萌发,低于5℃高于40℃萌发率极低,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孢子在pH 3~11均可萌发,萌发最适pH为5。在自来水中分生孢子可以萌发,蔗糖和葡萄糖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概述,并展望下一阶段防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