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21篇
  34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目的]为利用纤维素制备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将预处理后的原料(干燥麦草浆)浸入一定量的乳酸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干燥至恒重,研究温度、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并分析麦草浆纤维素在乳酸介质中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温度高于30℃时,纤维素开始降解,且温度越高,纤维素降解越剧烈。温度和搅拌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和碘吸附值的影响较大,而乳酸用量对其影响较小。红外谱图和X-衍射图谱分析结果表明,60℃之前,麦草浆在乳酸介质中主要发生物理溶胀和少量的降解;超过70℃后,麦草浆除发生降解外,还可能伴随着化学反应,但纤维素的晶型未发生改变。[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在乳酸介质中的改性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2.
活性炭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62-11763
在改良1/2WPM培养基中加入0.6mg/LIBA和不同含量活性炭(0.05%、0.10%、0.15%、0.20%、0.25%)诱导蓝莓组培苗生根,研究活性炭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含活性炭0.10%~0.20%时,培养30d左右有根发生,培养50d后生根率比对照(不加活性炭)增加66.0%~91.8%;培养基中加入0.10%活性炭可抑制组培苗落叶,促进组培苗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113.
葡萄果实中莽草酸途径与多酚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莽草酸途径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葡萄果实类黄酮代谢与调控的研究现状,并对莽草酸代谢与葡萄多酚积累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4.
苹果果肉颜色及褐变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苹果品种在果实鲜切后果肉颜色变化及褐变程度,寻找抗褐变品种,选用40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果肉颜色和褐变多样性的研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肉颜色可分为黄、白、绿3种;初始色泽为黄色的切分1 h后大部分变为黄褐色;初始色泽为绿色和白色的,切分1 h后一般呈灰褐色,也有的呈黄褐色;苹果果实切分后褐变现象普遍发生,表型多样,品种间差异较大,而且成熟期越晚褐变渐轻。苹果品种华红、华冠是优良的抗褐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5.
‘长富2号’苹果果实类黄酮组成和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长富2号’苹果果皮和果肉中的类黄酮进行了测定,并对6个产地‘长富2号’苹果的类黄酮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皮含4类16种类黄酮,总含量810.12~1304.59mg·kg-(1黄酮醇占58.3%~73.1%);果肉含3类11种类黄酮,总含量79.87~124.88mg·kg-1(黄烷醇占67.5%~85.5%);果肉中各种类黄酮含量均很低,特别是黄酮醇,含量仅为果皮的0.1%~3.1%;6个产地‘长富2号’苹果所含类黄酮种类完全相同,产地间果皮黄酮醇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高达0.922~0.990;不同产地间类黄酮含量多有明显差异(P0.05),陕西白水样品果皮中类黄酮含量最高而果肉中最低,河北昌黎样品果皮类黄酮含量最低,山东牟平样品果肉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单果含类黄酮35.14mg,其中,果皮类黄酮占41.3%,果肉类黄酮占58.7%。  相似文献   
116.
葡萄品种资源裂果性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52 个鲜食葡萄品种(111 个欧美杂种,141 个欧亚种),分别在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采集果实,通过清水浸泡试验,了解比较其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葡萄裂果症状有环裂、纵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葡萄出现;欧亚种葡萄比欧美杂种葡萄裂果严重;成熟期裂果最严重;欧美杂种小果粒葡萄品种更容易裂果;果皮厚、果肉质地软的葡萄不易裂果。不同葡萄品种的裂果倾向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清水浸泡后葡萄发生裂果的情况,对葡萄裂果有了初步认识,为葡萄品种选择及葡萄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7.
为了降低邵武纸厂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马尾松硫酸盐法纸浆OD1/CEopD2漂白工艺过程中,进行了碱性木聚糖酶辅助漂白(X)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OD1/CEopD2漂白流程相比,碱性木聚糖酶用量为5.50 IU.g-1,在其它漂白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OXD1/CEopD2漂白流程,马尾松硫酸盐浆漂后白度由85.3%(ISO)提高至87.3%(ISO);在漂后浆目标白度为85%(ISO)时,与OD1/CEopD2漂序相比,OXD1/CEopD2漂序的D1/C段有效氯用量减少31%,漂白废水中AOX可降低25%。  相似文献   
118.
猕猴桃果浆中叶绿素和颜色的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猕猴桃果浆加工中叶绿素和绿色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0、80、90℃)和pH值(pH值3.3、6.0、8.0)对猕猴桃果浆叶绿素含量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热降解属一级动力学反应;在相同pH值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反应速率常数(k)降低,半衰期(t1/2)缩短;随pH值增加,叶绿素a的活化能(Ea)变化范围为14.69~66.02kJ/mol,叶绿素b为40.88~54.64kJ/mol,绿色值(-a*)为48.55~64.14kJ/mol;pH值3.3时叶绿素a、b的降解和绿色值(-a*)相关性较好。猕猴桃果浆加工中适量提高pH值可减少叶绿素和绿色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9.
为提高胡萝卜制浆的品质,以新鲜东方六寸参胡萝卜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萝卜浆中β-胡萝卜素含量。比较了热水热烫、蒸汽热烫、维生素C热烫、柠檬酸热烫等4种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胡萝卜浆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并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热烫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柠檬酸热烫为最佳热烫方式,优化得到的柠檬酸热烫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1.4%、热烫时间18min、热烫温度84℃。经验证在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质量分数23.59mg/kg,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建立的模型可用于工艺预测。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胡萝卜制浆的品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0.
Summary Flowering and true seed production from different order inflorescences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were evaluated in two experiments. The number of flowers per inflorescence, berry set, berry weight,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and seed weight generally decreased from primary inflorescences to tertiary inflorescences and inflorescences on lateral stems. The possible relation with carbohydrate distribution is discussed. Quality of the seeds produced from the different orders of inflorescences was a function of seed size; larger seeds showed better germination, emergence and seedling growth. Late harvest of berries increased berry weight and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from primary inflorescences. Application of additional nitrogen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did not affect flowering or differences between inflorescence positions in seed production, but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berry.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true seed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