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4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747篇
农学   448篇
基础科学   267篇
  511篇
综合类   1091篇
农作物   265篇
水产渔业   283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近几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种群——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严重衰退,瘿瘤病就是其衰退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的进一步破坏,采用了多种防治措施和手段。运用物理去瘤法,即运用高压水枪喷射病瘤,以达到除瘤的目的。选取天日山景区的柳杉样本,通过测定分析5月、7月和12月供试柳杉的新梢长、瘤大小、瘤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原理、SPSS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性样本r检验和相对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物理去瘤法对瘿瘤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去瘤,处理组柳杉瘿瘤平均密度为1.76个·m^-1,平均直径为3cm。处理组的柳杉瘿瘤直径大小和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物理去瘤法能有效的抑制瘿瘤的蔓延,但从对柳杉生长量和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分析中发现,处理组的光合量子产量仅为0.406,低于对照组的0.682。初步认为,物理去瘤法有效地减少瘿瘤的数量和密度,能够防治瘿瘤病在柳杉群落中的蔓延,但却不能促进反而还抑制了柳杉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物理去瘤法对柳杉的影响利大于弊,即很好地抑制了瘿瘤的传播,保护了柳杉种群免受瘿瘤病的侵害,但它对柳杉的生理活性方面的作用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951—2010年中国南方主要熟制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为南方稻作区种植制度调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前人种植制度区划方法将南方稻作区分为16个水稻种植亚区,假设不同稻作制的作物品种搭配不变,采用水稻生育期气象生态模拟方法,利用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与理论生长季长度的比值,评价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域各亚区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利用ArcGIS对1951—2010年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的地理分布函数进行运算,获取了南方稻作区80%保证率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的10 km×10 km的空间分布数据;数据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稻作区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单季稻种植区水稻潜在生长季长度增幅大于双季稻种植区;研究区不同熟制水稻的理论生长季呈缩短趋势,单季稻种植区缩短天数大于双季稻种植区;水稻潜在生长季的延长和水稻理论生长季的缩短造成了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呈增加趋势。【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主要熟制水稻生长季可利用率呈增加趋势,合理安排熟制、提高复种指数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水稻生长季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水稻F8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长QTL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相同亲本衍生的不同群体的遗传图谱、QTL位置、QTL效应的异同,鉴定稳定表达的穗长QTL,以期增加对穗长遗传行为的了解,且有助于通过分子聚合育种手段改良穗长性状。【方法】以籼稻品种泸恢99和粳稻品种日本晴(基因组测序)为亲本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188个家系为研究材料,利用包含207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软件QTLNetwork 2.0,对水稻穗长QTL进行定位和效应分析,并比较分析F8、F2群体的QTL定位和遗传图谱异同。【结果】在F8群体中检测到7个与穗长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2、3、6、7、8、10染色体上,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3.38%—14.8%,总贡献率为52.5%。F8、F2群体在5条相同染色体上都定位到了穗长QTL,这些QTL所在标记区间物理位置大部分是重叠和包含关系。F8、F2图谱在定位标记数、标记的位置顺序、遗传距离、平均图距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结论】在F8、F2群体检测到一个稳定遗传的主效应QTL位点,位于第6染色体,并发现了4个尚未报道的穗长QTL。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激素种类、不同浓度等因素对省沽油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生根粉1号、2号的不同浓度(ABT,:50、100、200mg/L;ABT::50、100,200mg/L对省沽油硬枝扦插生根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成苗数、生根数及根长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用200mg/L的ABT。处理12h,并以纯菜园土为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处理所得的成苗率只有17.7%~42.3%。要想获得大面积育苗成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 ≥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 ≥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6.
油菜秸秆颗粒-石英砂在导向喷动流化床内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0.15 m、高1.04 m的有机玻璃导向喷动流化床内,观察了秸秆颗粒-石英砂二元混合物系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最小喷动流化速度随静止床层高度和秸秆颗粒在混合物中比例的增加而减小;流化气的引入有利于喷动,可使喷动气气速减小,但会使最小喷动流化速度增大。固体循环速率随静止床层高度增加先快速增加后增加趋缓,随秸秆颗粒比例的增加而减小,但秸秆颗粒的循环速率变化不大。随静止床层高度的增加,中心喷泉高度在0.092 m之前快速增加,0.092 m之后有小幅度增加,秸秆颗粒比例增加,中心喷泉高度减小。操作相图可分为固定床、局部喷动流化床、喷动流化床、带出床4部分,喷动流化区域随静止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秸秆颗粒在混合物中质量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提出了导向管喷动流化床最小喷动流化速度和中心喷泉高度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37.
通过现场测定养殖日龄为16~18d的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和全长,并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被测虾的中肠腺中部进行细胞计数,研究了斑节对虾体长与中肠腺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虾体长与中肠腺中部每个高倍视野的平均细胞数呈密切负相关(r=-0.947),公式为:C=330.362323e-0.087384L。对虾体长与体重密切相关(r=0.948),可用对数回归方程描述:lgW=-1.923578+3.082832lgL。对虾体长与全长密切相关(r=0.995),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187137+1.316705X。通过这些公式,中肠腺中部每个高倍视野的平均细胞数可由体长直接推算出或由体重和全长间接算出,使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的计算更加简单和准确。  相似文献   
38.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是中国南方主要的鲍养殖种类,近年来“东优1号”杂色鲍因较高的成活率优势已在产业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养殖.该研究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杂色鲍古雷群体和杂色鲍越南群体3个群体自繁与杂交后代的养殖性能进行跟踪,并对其杂种优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个群体自繁后代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3个组合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的双亲杂种优势率值均不高,且2个单亲杂种优势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9.
乌饭树组织培养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乌饭树喜酸、喜湿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试管苗移栽前后的一系列配套技术,摸索出最佳移栽程序,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40.
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NURBS曲面重建方法,针对数据点的分布不均匀性,进行非均匀B样条曲线控制点的反算,通过累积弦长法构造非均匀节点矢量,保证了曲面的插值精度和曲面重建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