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88篇
  190篇
综合类   4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黄山风景区步道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步道作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旅游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尤其以步道两侧土壤环境受影响最为显著。在黄山风景区内选择7条主要步道,设置14条调查样带,每条样带按照距游道远近依次选取5个连续样方,每个样方的面积设置为1 m×1m。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比较等方法并建立土壤影响指数模型来探讨旅游活动对黄山风景区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结果显示:旅游活动对土壤的硬度、pH值、有机质、全磷、全钾等因子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其受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距步道4m内;由于游客访问比例不同,不同步道受影响的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以玉屏景区和北海景区受影响较为严重,天海景区和西海景区次之,上山道和下山道受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2.
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与生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生境质量"可持续机制,以天津市郊区武清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In VEST模型对其进行Habitat Quality模块水平数值测度,研究京津都市圈发展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1)1980—2018年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导,但耕地面积下降明显,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快速增长,未利用地面积大幅缩减,林地和草地占比较小。2)武清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剧烈,耕地转移面积最大,林地和草地集中向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水域集中转向耕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面积较大,未利用地转换面积较小,但转移概率最为剧烈。3)武清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增长了2.87%,具体表现为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水域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保持正向增长,耕地变化速率呈现负增长。4)总体上,武清区呈现出"城扩耕缩"、"人进草退"的态势,但局部年份也有"草进水进"的转态;武清区生境质量处于中等级,但中等级面积趋于下降,低等级生境质量面积趋于上升,较低等级面积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较高和高等级生境质量区面积趋于扩大;生境质量低值区以武清城区为核心集中分布,且零星分布于武清区东北、西北地区;生境质量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武清区东部。研究表明: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加强跨区域都市圈建设中,应当严格保护大都市郊区生态源地,统筹调控大都市郊区生态安全分区,推进大都市郊区生态廊道和全域生态节点建设。  相似文献   
43.
上海浦东地区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上海市浦东农业区蔬菜样品进行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高低依次为叶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大棚蔬菜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田.对蔬菜硝酸盐含量评价结果表明:大棚部分叶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严重;杭白菜、空心菜、毛菜、苋菜与青菜已达三级污染水平,其中毛菜三级污染指数达1.28.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大小为叶菜类〉豆类〉茄果类〉瓜类,其中生菜、毛菜、扁豆、空心菜和苋菜超标,占样品总数的13.9%.  相似文献   
44.
2005年对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白蚁种类调查采集,共获得82份白蚁样本,经鉴定为2科4属17种白蚁。其中以散白蚁属最多,63份标本中有14种散白蚁,占标本总数的76.83%,散白蚁普遍危害城镇房屋木构件,农村房屋蚁害率达80%以上;土白蚁采到8份标本,均为囟土白蚁,占总份数的9.76%,危害多种林木和土质堤坝;乳白蚁采到10份标本,占总份数的12.20%,乳白蚁是世界灾害性蚁种,对房屋危害的破坏性极大;黄翅大白蚁在人类经营活动少的荒岗林地发生危害,主要危害杉树,也在土坝内筑巢,影响大堤的蓄水和安全度汛。总结了白蚁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以期为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协调重庆市南岸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用文献资料法,对南岸区土地资源利用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利用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评价了南岸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南岸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模式、环境友好型城镇土地利用模式、工业土地利用环境友好模式。提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以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6.
以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例,研究了ETM+影像TN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确定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相关性的波段,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ETM+影像的光谱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忻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且中部地区小于四周。  相似文献   
47.
[目的]为尽快制定合理保护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供有利的证据。[方法]以2008~2010年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孔隙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和pH、阳离子交换量与腐殖酸组成,研究旅游业开发对武夷山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呈现波动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结论]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并没有受到旅游业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张爽  万敏  李光兵  何遂  彭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91-9794
[目的]分析北碚区气温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北碚地区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51~2010年气温观测资料,运用EOF、线性趋势等分析方法对北碚区近60年来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气候特征。[结果]近60年北碚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温速率为0.045℃/10a,其中秋季增温最为明显,而夏季呈减温趋势;1~7月平均温度呈逐渐升高趋势,8~12月呈逐渐降低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区气候呈现西部地区温度较高、中部较低的分布状况;全区平均温度异常空间分布主要有全区一致偏高(低)型、南北反向型和东西反向型。[结论]该研究为有效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应用1991、1999、2006年3期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在Con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确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研究了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1991~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鼎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净增52.6×106元,增加率为5.17%,基塘用地的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生态系统单项功能服务价值中,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娱乐文化服务价值在增加,气体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服务价值在减少。  相似文献   
50.
简述了生态足迹方法,对生物资源消费帐户和化石能源消费帐户的涵盖范围进行了界定。根据1990~2005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供给及供需差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总量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生物资源消费所占比例较化石能源存在绝对优势,化石能源足迹增长速度快于生物资源足迹,但生态足迹总量的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的需求远远超出了该区的生态承载力,但其土地利用强度并未超出支撑土地利用系统消费性功能持续产出的生态环境阈值,从而说明花都区生态环境系统仍然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