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33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5 毫秒
271.
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阐述了种植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高原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利用价值,并对如何利用这类资源来改良温带玉米的抗病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行了经验性讨论。  相似文献   
272.
Lysimeter study about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n yield, water balance, and solute leaching in the dry region of the Uckermark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a lysimeter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n yield, seepage rate, and solute leaching in the dry region of the Uckermark (Northeast Germany) from 1992 to 1999. The crop rotation included sugar beet, summer barley, pea, and winter wheat with fertilization of 280 and 400 kg N ha—1 within the crop rotation. Additionally to the mineral fertilization, sugar beet was fertilized with the sugar beet leaf or slurry. The average annual seepage rate was 13.7 mm, the nitrogen leaching was 4.3 kg N ha—1, and the phosphorus leaching was 0.008 kg P ha—1.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were negligible and insignificant. The amount of the precipitation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yields. Furthermore, results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on yield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73.
木槿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开发潜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是集药用、食用、观赏、绿化、纤维原料价值于一身的木本植物。本文通过对木槿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价值的论述,挖掘木槿植物资源极具市场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4.
为了明确高产优质小麦‘烟农999’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以高产优质冬小麦‘烟农999’为材料,研究了秸秆还田和非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冬小麦的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农999’籽粒产量各处理大小顺序为:N240>N300>N180>N120>Ns180>Nck,生物产量表现的规律性与籽粒产量基本一致。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以及产量三因素。适宜的施氮量范围为180~240 kg/hm2时,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较高,说明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较好。2个品种相比较,‘烟农999’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均高于‘济麦22’,分别提高5.1%,4.0%。‘烟农999’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济麦22’,分别提高4.18%、28.8%。  相似文献   
275.
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日益扩张提供后备空间.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对城市和城市周围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经济要素的流转方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及时掌握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76.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系统研究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引起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特点,可为喀斯特地区政府建立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制定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典型的喀斯特山区黔南州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取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和间接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不同地类的碳排放系数及碳排放量,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林地为黔南州主要地类,10年间,林地面积增加最多,面积增幅为25.24%,其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从2009年的56.60%提升到2019年的70.89%;园地面积增速最快,增长2.24倍;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猛,10年间面积增长89.53%;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幅达87.72%;耕地面积减少亦较大,减幅为26.47%。10年间黔南州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地类发生转移变化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3.63%,草地、耕地、未利用地是主要转移地类,耕地、林地转移到建设用地和转移到园地面积均较大。10年间碳排放量净增加235.93万t,建设用地碳排放系数从2009年的3.254 3 kg/(m2·a)增加到2019年...  相似文献   
277.
基于Meta分析华北冬小麦高产高效协同提升灌溉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单点实验,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比性较差,且难于获得区域结论。本文通过检索搜集获得186篇大田实验文献,共1876对观测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明确了灌溉对华北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区域、降水年型、土壤质地和施氮量水平下灌溉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明确了不同情景下华北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的最佳灌溉量。研究结果表明,与生长季内不灌溉相比,灌溉使华北冬小麦总体增产32.0%~38.3%,水分利用效率降低27.3%~30.1%。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150mm的西北区域灌溉增产幅度(39.6%~53.5%)高于降水量>150mm的东南区域(24.3%~27.1%),灌溉后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幅度(32.4%~37.5%)高于东南区域(22.0%~24.3%)。冬小麦高产高效的生长季内最佳灌溉量西北区域为150~180mm,东南区域为120~150mm;干旱年、平水年和湿润年均为灌溉两次效果最佳,且最佳灌溉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和开花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最佳总灌溉量均为120~150mm;壤土条件下灌溉对冬小麦增产效果最佳,黏土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幅度最小,沙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四种土壤质地下冬小麦最佳灌溉量分别为60~90mm、120~150mm、180~210mm和150~180mm;施氮量在120~240kg·hm−2时,灌水80~140mm增产节水效果最佳,其中灌水110~140mm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更高,而灌水80~110mm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综上所述,华北地区冬小麦在湿润年型下拔节和开花期灌溉,平水年型下拔节和孕穗期灌溉,干旱年型下拔节和抽穗期灌溉,总灌溉量为120~150mm,可实现高产节水,若该区域为壤土,同时施氮120~240kg·hm−2,冬小麦可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 关键词:华北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升|Meta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