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林业   860篇
农学   714篇
基础科学   661篇
  594篇
综合类   2345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播种数量对烤烟漂浮育苗用工及烟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贤仁  邹焱  李再军  廖勇  周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56-12057
[目的]为降低育苗用工和提高烟苗素质,对烤烟漂浮育苗不同播种数量条件下的用工量及烟苗素质进行研究。[方法]设计3种播种数量(每穴播1粒、每穴2粒和每穴3粒包衣种)的烤烟漂浮育苗试验。[结果]在漂浮盘上每孔播1粒烟草包衣种的成苗素质要好于播2粒和3粒的,且其出苗率达96%以上。在人工播种情况下,播1粒包衣种用工量分别比播种2粒和3粒包衣种省工32.2%和41.7%,同时省去了间苗用工量。[结论]漂浮育苗每孔播1粒包衣种能提高烟苗素质,同时还能明显减少播种和间苗用工,从而达到育苗省工降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2.
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徽两优6号的特征特性和在凤台的产量表现,并概述其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基于已有徽两优6号的选育、试种、示范和推广试验结果进行概述。[结果]徽两优6号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任命为超级稻。该品种具有形态优良,抗倒性强;实粒数多,灌浆速度快;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米质优,食味好。2009年在凤台县的抽查调查表明,有效穗数平均为262.80万穗/hm2;穗粒数平均为197.1粒;每穗实粒数平均为168.5粒;结实率平均为85.5%;千粒重平均为28.0 g;理论产量平均为12.40 t/hm2。要获得高产,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肥床旱育秧技术和大田栽插管理。[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徽两优6号在凤台及在条件相似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红腺忍冬外植体灭菌与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红腺忍冬外植体消毒灭菌和芽诱导效果的因子,为开发红腺忍冬组培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腺忍冬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10、12、14、16min)、外植体取材季节(春、夏、秋、冬)、茎段直径大小(O.79、0.51、0.27cm)和处理部位(未木质化、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分别进行腋芽诱导。【结果】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的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为41.19%;未木质化茎段的芽诱导率最高,为41.36%;春季和秋季是比较理想的取材季节,外植体的芽诱导率分别为41.61%、39.42%;以平均直径为0.79cm的茎段进行初代培养,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41.81%,芽平均高度为2.35cm,平均叶片数为6.06张。【结论】选择未木质化、直径大小为0.79cm左右的茎段,在春季和秋季取外植体,以0.1%升汞加吐温灭菌14min,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外植体芽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994.
膜孔灌灌施条件下硝态氮迁移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自行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测试膜孔灌灌施条件下硝态氮的迁移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肥液连续入渗过程中,硝态氮浓度锋运移与水分湿润锋是一致的;随着距离膜孔中心距离的增加,NO3-N含量减小,在湿润锋位置处土壤NO3-N含量急剧减小到本底值;进入再分布过程后,土壤水分运移速度减慢,整个湿润土体内的含水量分布更加均匀;再分布1~7天内,硝态氮含量略有下降,再分布10天后,硝态氮反硝化作用增强,径向处的反硝化作用弱于垂向处,硝态氮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5.
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等方面,研究“文椰2号”椰子外果皮中5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文椰2号”椰子外果皮中50%乙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2+的络合能力和脂质体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因此,椰子外果皮中50%乙醇提取物是一种抗氧化功效较强的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中央各部门、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为企业服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各级部门、组织的共同责任。企业科协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力量。该文通过对企业科协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做法,为促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997.
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石油醚浸泡法及CO2超临界萃取法对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进行提取,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0.75%和0.28%.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产物化学成分的异同.石油醚浸提浸膏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超临界萃取浸膏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脂肪酸和脂肪醇类物质是树仔菜浸青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98.
覆膜处理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覆膜对稻田主要杂草的影响,研究比较稻田覆膜和化学除草2种方法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稻田覆膜在收获前10d对稻田常见杂草稗草、莎草、鸭舌草、野荸荠、丁香蓼的株防效分别为90.0%、92.6%、100%、83.3%、100%,比常规栽培模式施用除草剂的防效分别高出20.0、40.7、23.1、16.6、33.4个...  相似文献   
999.
新型性诱粘虫板对保护地番茄蚜虫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蚜虫的行为反应,运用蚜虫性信息素(+)-(4aS,7S,7aR)-荆芥内酯和(-)-(1R,4aS,7S,7aR)-荆芥醇两种物质引诱有翅成蚜,分析研究保护地蚜虫的消长规律和对天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荆芥内酯和荆芥醇体积比为1:2时诱蚜效果最佳,较普通黄板多诱杀47.86%,且优于质量分数10%的吡虫啉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9.06%.同时分析发现性信息索粘虫板不仅不杀伤天敌,且处理区蚜虫天敌21 d后还增长了27.6%,表明性信息素粘虫板不仅能提高和完善普通牯虫板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 a major co-product from the corn ethanol industry, has high feed value for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ratio of wet distillers grains (WDG) and condensed distillers solubles (CDS) add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termin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DGS. Effect of changing this ratio and the influence of moisture content on glass transition behavior of DDGS was studied. Five prediction models were evaluated to explain the glass transition of DDGS. The mixed trends in the result indicated the complex behavior of DDGS particles and revealed that both moisture content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mpact the glass transition behavior of DDGS. Onse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20 to 30 °C depending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Kwei equation predictions were better than the predictions by Gordon-Taylor equatio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DDGS can be mathematically explained by combin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protein, fiber, glycerol, and sugar percent.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gave a better prediction of onset and midpoint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DDGS and this might be due to the accurate mapp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