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39篇
基础科学   6篇
  351篇
综合类   746篇
农作物   31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4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从筛选出的46对在华山新麦草与小麦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中选出7对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对20个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系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发现:出现了11个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类型,说明在这20个附加系中包括了华山新麦草7个同源群的附加系,并探讨了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交及其后代衍生过程中发生华山新麦草染色体间重排的可能。  相似文献   
62.
1989年进行了小麦、玉米施用CWV-22的苗期砂培试验。结果表明,在10~15mM NH_4~+的培养介质中,CWV-22能与小麦、玉米根系形成联合体;同Sp7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4.6%,6.7%,20%和34%,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6.5%,2.2%,30%和17%,同不施菌的比较,施用CWV-22的小麦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6.4%,9.6%,34%和43%,玉米株高、叶数、干物重和吸氮量分别增加21%,9.3%,16%和20%。  相似文献   
63.
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调查和试验查明,天水地区种植的重要品种77-69和成良5号、6号已丧失抗条锈性,引致这些品种丧失抗锈性的原因主要是条中29号小种及其相近致病类型的出现和发展,山区低温为引致变异的重要诱因。提出成良5号、6号应停止种植,77-69高产可在川区控制使用,并提出了抗性比较稳定的品种。  相似文献   
64.
小麦叶片在干旱条件下的膜损伤与脂质过氧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干旱强度的加剧,用传统方法测得的小麦叶片中TBARS的含量不断增加;但在排除了糖类物质干扰后,TBARS含量却随干旱强度的增加而稍有下降。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及乙烷释放速率在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干旱刺激生成的同时促进了SOD、CAT及GR的活性。干旱条件下小麦叶片膜透性的增加与脂质过氧化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5.
黔花4号小麦对白粉菌411菌株的抗性遗传研究表明,以感病品种1426为杂交亲本时,其抗白粉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而以感亲绵阳15号或友谊麦杂交时,其抗性表现则受2对显笥基因控制。在黔花4号×1426的高代衍生品系中,CH248和CH264品系为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性,而CH33和CH270则为2对基因控制。本文还讨论了不同遗传背景下和同一组合不同品系间所携基因不同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6.
通过CS/Th.elongatum和CS/Th.besarbicum两个双二倍体与黑麦和粘果山羊草的可杂交性,分析了中国春(CS)的隐性kr基因在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下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偃麦草种Th.elongatum和Th.besarbicum中可能存在抑制CS隐性kr基因在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中正常表达的遗传因子,其抑制效应因与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杂交的父本不同而异。同时,Th.elongatum和Th.besarbicum两个种中的抑制因子的抑制效应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7.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的培养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68.
对在陕西省和安徽省审定的冬小麦品种西农109进行栽培技术措施探索,为其在关中地区乃至黄淮南片冬麦区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于2018-2020年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地农作物试验示范基地开展,通过探索不同播期、播量以及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对冬小麦西农109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调控影响,综合分析得出:10月10日播种、157.5 kg/hm2的播量与144~168 kg/hm2氮肥水平栽培措施更适宜西农109小麦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69.
华北低丘山区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的根系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株行距为3 m×8 m的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的根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吸收根的根长密度和根系直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核桃单作的总根长密度比核桃间作的高7%左右,且在各个土层中吸收根的根长密度都高于核桃间作,而二者的总根生物量和根系直径则差异较小。决明子单作的根系直径比间作决明子的大27.73%,但二者的根长密度和根生物量则差异不大。在核桃-决明子复合模式中,核桃总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均占复合模式总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在水平方向上,决明子在树行南侧2.5、4.0 m位置根系分布最多,而树行南北1.5 m范围内则较少;核桃根系则主要分布在树行两侧1.5 m范围内。垂直方向上,核桃在30~80 cm土层中的根生物量和吸收根长分别占其总量的64.79%和61.17%,而59.54%的决明子根系分布在0~20 cm土壤中。  相似文献   
70.
【目的】克隆小麦籽粒胚乳14-3-3基因,并进行体外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籽粒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有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插入限制性酶切位点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发育的小麦胚乳14-3-3基因,克隆测序后转入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进行纯化。【结果】从开花后灌浆13-15 d的小麦品种济麦22籽粒胚乳中克隆到1个14-3-3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为非ε型,含1个77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259 aa,分子量约29 kD。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的14-3-3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最高达98%,编码蛋白氨基酸长度也一致(260 aa左右);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30 kD,分子量大小与根据核苷酸序列推导的编码蛋白一致。从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氨基酸长度、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分析都说明克隆到的基因为14-3-3基因,并准确插入表达载体,得到了高效正确表达。将克隆的基因插入pET29c载体,热激转化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P,得到了高效表达,但主要以包涵体形式(80%)存在。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可溶性重组蛋白利用S-蛋白琼脂糖树脂得到纯化的蛋白,包涵体重组蛋白经变性溶解、复性后,也利用S-蛋白琼脂糖树脂得到了高度纯化的重组蛋白。【结论】利用RT-PCR技术从发育的小麦胚乳中克隆到1个14-3-3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经过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