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6篇
  70篇
综合类   344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策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5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其中政府指标是首要评价指标,起着对"农转资"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苹果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高光效高干疏散型优良树形",采用"脱掉裙子,摘掉帽子,打开天窗"的改形技术,配套综合管理措施,解决苹果低产低效园改造中树密枝多、通风透光差的问题,以实现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伍贤华  王晖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176-177
针对娄底市"城中村"的现状,分析了娄底市"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城中村"改造的体制障碍,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城中村"改造失去动力,"城中村"改造的资金严重匮乏等,并从科学编制改造规划、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及解决土地产权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娄底市"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
通过问卷、电话询问等方式,对贵州省5所高校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学历、继续教育、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等进行了调研,并对其现状和转型之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5.
以‘魏可’葡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表达载体上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pCAMBIA2301)对影响‘魏可’葡萄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农杆菌介导‘魏可’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卡那霉素质量浓度5 mg·L-1,羧苄青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1。采用此体系对‘魏可’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9株抗性苗。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有4株通过了PCR检测,1株通过了RT-PCR检测,初步证明nptⅡ基因已经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将PCR产物回收,经测序验证nptⅡ基因完全整合进入‘魏可’葡萄基因组中。对CK及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株系进行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发现PCR呈阳性的株系均比CK抗Kan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6.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灌条件下不同氮肥的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施入铵态氮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膜孔中心垂向表层0~5.5 cm内变化,再分布15 d土壤铵态氮损失了68%,再分布20 d铵态氮基本完全转化;随再分布时间的延长,硝态氮的含量在土壤表层10 cm范围内逐渐增加,在10 cm以下,硝态氮的含量7 d前先增大再减小,7 d后一直增大。施入硝态氮肥后,硝态氮含量7 d内变化很小,7~10 d内明显减少,10 d以后减少缓慢。施入尿素后,土壤中铵态氮在5 d后达到峰值,20 d后下降至土壤的本底值;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20 d后达到最大值;土壤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均沿着远离膜孔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7.
薛丽君  孙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78-8380
针对山东省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对山东省特有的情况提出建议,即搭建农业高校与风险投资方接口平台;建立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资本形成机制;树立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典范。  相似文献   
78.
小麦茎生长点转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躲避转基因技术对组织培养的过分依赖,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尝试了一种对生长点直接进行转化的方法,并初步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具体做法是:将种子萌芽,然后剥去胚芽鞘暴露出生长点,再用玻璃纤维制作的小刷子将生长点刺伤,最后用带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进行侵染处理。用携带hph-GUS基因的LBA4404农杆菌,侵染处理1~11日龄幼苗(生长点),共培养7d后检测新生芽中GUS的瞬时表达情况;侵染1~2日龄幼苗(生长点),取长成植株的2~3朵小花进行GUS稳定表达检测。又用携带BADH和npt Ⅱ基因的AGL1农杆菌菌株侵染1日龄的幼苗(生长点),在含:100mg/L卡那霉素的蛭石中进行选择。结果表明,GUS的瞬时表达率随被处理幼苗的日龄增加而降低,以2日龄幼苗为最高(10.7%)。用花序检测GUS的稳定表达,被侵染受体为1日龄幼苗时的表达率高于2日龄的幼苗。蔗糖的存在并不提高GUS基因在花序中表达的频率。不过花序表现为GUS阳性的植株后代,经PCR检测后并没有证实GUS基因存在。用AGL1菌株进行转化,获得了13.6%的抗卡那霉素的绿色植株,但只有3株呈现PCR阳性,且只有1株结了实。  相似文献   
79.
对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进行了块状改造(6个样地)和带状改造(4个样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改造模式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pH值、全氮、全钾、全磷、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状改造的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G_3(15 m×15 m)、G_1(5 m×5 m)、CK(对照)、G_4(20 m×20 m)、G_6(30 m×30 m)、G_2(10 m×10 m)、G_5(25 m×25 m);带状改造效果,由优到劣依次为S_3(14 m)、S_2(10 m)、S_1(6 m)、S_4(18 m)、CK(对照)。当块状改造面积为225 m^2、带状改造带宽为14 m时,改造效果最佳,并且随着改造强度的逐步加大,改造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单军  季荣 《土壤》2008,40(6):863-871
土壤有机C是维持全球C平衡过程中的重要C库,其降解和转化在地球化学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有机C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4C示踪技术由于在测定目标化合物的转化速率和定位代谢产物和残留物分布上的优势,近年来在土壤有机C稳定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3种典型土食性大型土壤动物,白蚁(Isoptera:Termitidae)、甲虫幼虫(Coleoptera:Scarabaeidae)和蚯蚓(Oligochaeta:Lumbricidae),对土壤稳态有机C降解转化的14C示踪研究结果及相关的微生物作用。食土白蚁和甲虫幼虫的极端碱性(pH10~12.5)肠道段和肠道内的特殊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促使这两种动物可以选择性地降解和矿化腐殖酸中的稳态多肽等组分,进一步提高腐殖酸的腐殖化程度。食土蚯蚓体内含有高活性的纤维素酶,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虽然木质素在蚓粪中能发生降解,蚯蚓也能降解植物树叶,但是食土蚯蚓能否降解或选择性降解稳态土壤有机C的研究还极少。大型土壤动物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及酶,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动物降解和腐殖化有机C的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如何以及这些酶的来源还不是很清楚。文中总结了目前对大型土壤动物转化土壤有机C认识上的不足,并对一些优先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